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风后尿失禁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风后尿失禁多为肾阳不足,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而艾灸具有温补元阳,健脾固肾之功效。因此近年来,艾灸疗法在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方面取得了肯定疗效。文章从单纯艾灸、艾灸结合针刺、中药等方面介绍了艾灸为主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6,(3):351-352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中风恢复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治疗、康复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改良Rankin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经艾灸疗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肢体功能症状改善明显,ADL评分为54.31±6.79,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1.21±0.6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艾灸疗法能较好改善中风恢复期病患者肢体功能,促进肢体功能较好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3.
偏瘫是中风病最常见的后遗症,推拿疗法对其康复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文章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从推拿疗法对中风偏瘫康复的有效性及其在中风偏瘫康复中的具体两个方面,将近年来推拿疗法在中风偏瘫的临床治疗与康复中的应用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围刺疗法配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偏瘫后肩关节痛与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为中风偏瘫患者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2016年5月期间,在该科接受治疗的49例中风偏瘫后肩关节痛与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电针、艾灸、以及火罐进行治疗,而干预组患者则采取围刺疗法配合康复运动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刺疗法配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偏瘫后肩关节痛与功能障碍患者,能有效的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年来应用针灸与康复中的运动疗法相结合,治疗中风后尿潴留32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艾灸结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康复治疗)。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下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痉挛指数CSI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rthel指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较单纯康复疗法为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结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对照组)。采用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CSI量表、Barthel指数(Bl)评定、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PRO量表)分别评定痉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CSI量表、PRO量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Barthel指数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痉挛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较单纯康复疗法为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拔罐在中风偏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A组采用艾灸,B组采用拔罐,C组采用艾灸配合拔罐治疗,对3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的上下肢肌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与A、B 2组患者相比,C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效果更好(P0.05);C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3.3%)高于A组和B组。结论艾灸配合拔罐对中风偏瘫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还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风自古是难治疾病,现代多重视药物治疗。艾灸治疗中风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可以有效改善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现代也不乏临床研究。古代医家重视灸法在中风病防治中的作用。本文通过整理、归纳、总结古代和现代对艾灸治疗中风的经典与文献,进行古代和现代的对比论述,介绍艾灸在急性中风中的应用,说明艾灸的特色及有效性,同时提出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深入研究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0.
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出现限制了患肢再学习随意运动的能力,是偏瘫康复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综合近10年来针灸在治疗本病中的运用情况,发现针灸包括毫针、电针、艾灸及针灸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对本病均有良好的疗效;也指出对针灸治疗本病研究方法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回顾并总结了以蒙医艾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30例患者,认为蒙医艾灸疗法能缓解该病的症状,延缓病程的发展,积极及尽早地用蒙医艾灸疗法治疗此病可以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2.
中风是临床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其有低龄化的发展趋势。在中风病的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对中风恢复期的治疗,中医疗法的优势地位越来越显突出。现作者对近10年有关艾灸疗法在中风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报道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医学理论与实践的飞速发展,针刺也逐渐从传统针刺疗法向与一些现代康复医学新理论与新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在对于中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之中,针刺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同。近年来,笔者运用针刺结合康复疗法治疗69例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首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运用艾灸疗法治疗脑卒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目前临床应用以个人经验为主,理论阐述也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概之。南京中医药大学张建斌教授以大脑功能重塑为视角,秉承"澄江针灸学派"创始人承淡安教授灸治中风的学术思想,着重于艾灸的整体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灸治中风的操作技术进行规范研究,认为"促通灸"是现代针灸诊治脑卒中的特色技术,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在临床典型案例介绍如下。1促通灸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光明中医》2021,36(4)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中医偏瘫痉挛状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现代康复训练)与观察组(现代康复训练+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应用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 本文介绍了艾灸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在厥证、中风、霍乱、癃闭等内科急证中的应用,充分肯定了艾灸对这些急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中风患者通过针灸治疗并结合康复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针灸推拿治疗。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中风患者的早期的康复治疗中,康复疗法治疗与中医的针灸治疗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26例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26例中风患者,通过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疗法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语言和吞咽功能进行康复治疗。结果:26例患者,急性期以常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恢复期在治疗的同时予以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中风恢复期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可减轻残障,促进功能恢复,使患者重新获得生活和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足下垂是中风主要后遗症之一,因其导致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难以短期内康复,成为了中风病康复治疗的重要课题。大量研究表明,中医针刺配合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中风足下垂患者的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然而,尚无疗效客观、定量、科学的针刺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将传统中医康复疗法与现代医学检测技术相结合,探究表面肌电图在针刺治疗中风后足下垂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为传统针刺疗法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艾灸治疗中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电子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共检索文献157篇,最终有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运用CLEARNPT评价系统对其进行质量评估。结果对纳入的5篇文献(417例患者)中分析得出艾灸疗法对中风抑郁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性较高。结论艾灸在治疗中风抑郁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纳入文献整体质量较差,今后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艾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