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综合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儿进行监测和护理。结果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病和围生期窒息密切相关。4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加强监护,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正确治疗、及时抢救和综合护理是保证患儿生命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气胸的患者的护理方案。方法通过对64例患有胎粪吸人综合征合并气胸的新生儿的治疗和护理观察,依据相关的护理诊断标准观察其疗效和护理结果,得出类似病例的一个护理对策。结果64例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气胸的新生儿患者有42例得到治愈(65.6%),13例好转(20.3%),9例因病情严重死亡(14.1%)。结论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气胸的护理对策包括:产前预测、产房复苏护理、气道冲洗、吸氧护理并发症防治及护理、出院指导等都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依据临床患儿的情况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6,(9):100-102
目的探讨评价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患儿手术室抢救中应用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手术室中行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共968例,选取其中发生窒息的患儿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保温、清理呼吸道异物、建立有效循环、诱发呼吸及药物抢救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挤压胸廓并结合喉镜直视声门下吸引气道异物。分析所有患儿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并比较两组患儿抢救成功时间、成功率及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NACS评分为(36.11±1.53)分,对照组NACS评分(32.54±1.02)分,两组患者NACS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min内抢救成功39例,占70.91%,相比对照组4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10min及11~20min两组抢救成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min两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0min,两组Apgar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发生原因主要有脐带因素、早产及妊娠合并征,抢救时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辅以挤压胸廓结合喉镜直视声门下吸引气道异物可有效提高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浆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干预组为10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尿蛋白和提高血浆蛋白,从而减轻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症状,可帮助患儿早日出院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治疗与急救护理。方法:对38例惊厥患儿给予畅通呼吸道、氧气吸入、退热止惊、病因治疗等急救和护理措施。结果:38例患儿中1例好转出院,1例要求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其余3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惊厥患儿,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是避免脑水肿、脑损伤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百日咳综合征并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与护理。方法 23例百日咳综合征并支气管肺炎的患儿,经过合理治疗,抗生素选用头孢类或红霉素,给予镇静剂,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吸氧,必要时拍背吸痰。对于病情危重者给予心电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并有针对性的根据年龄、临床分期进行精心护理,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痉咳期的护理、饮食的护理、窒息的急救等。结果 23例患儿均痊愈或好转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经过精心合理治疗、密切观察与抢救和护理,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12月~2005年8月47例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配合和护理效果.结果47例患儿经护理人员和医生的紧密配合及恰当的护理,治愈出院43例,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及时发现和处理患儿出现的痰多、气促、呼吸困难现象、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恰当的氧疗和综合的观察护理能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临床分析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40例,给予复苏前护理、复苏中护理、复苏后护理等三个方面的护理工作,分析Apgar评分与抢救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抢救护理后,10例重度窒息患儿经过5 min的快速复苏,Apgar评分为8~10分,30例轻度窒息患儿经过5 min的快速复苏,Apgar评分为8~10分,抢救成功率为100%.结论 针对新生儿窒息预防,应强化孕期保健与胎儿监护,处理好高危妊娠,加强护理,以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88例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的进行临床护理分析。结果 88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死亡3例,均死予胎粪吸入综合征。其他85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观察,我们体会到及时抢救和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总结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护理配合要点和护理体会。方法对6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呼吸、给予心肺复苏、合理药物应用、注意保暖等抢救措施。结果 65例窒息新生儿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均抢救成功,Apgar评分为8~10分,抢救成功率100%。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监护,及时发现并快速给予有效的抢救措施,配合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738-739
目的探讨了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抢救多发伤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了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措施。结果 32例患者治愈出院,20例患者成功脱离危险期,病情稳定,康复迅速,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即可出院,4例患者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及时、科学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是减少严重多发伤患者病死率,促进患者恢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抢救应对及观察护理。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我科共收治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300例,其中男婴210例,女婴90例,对他们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严密监视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出合理的抢救应对措施,并对所有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 300例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治愈290例,死亡8例,放弃治疗2例,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16±5)d。结论基层医院应加强对呼吸暂停早产儿的病情的观察,并对呼吸暂停现象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而且在抢救过程中加强护理,从而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宫外孕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达到积极抢救、减轻心身伤害,促进康复,减少不孕症的发生的目的。方法对患者住院期间的全程观察、急救及护理,健康教育,出院随访。结果观察护理效果良好,宫外孕危象观察具有临床意义,预防性急救及时,提供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70例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呼吸道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 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6.8±15.5)d.55例患儿治愈,5例患儿二次住院,9例行修补术后治愈,1例患儿自动出院.结论 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有效的干预护理,能显著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沐舒坦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130例早产儿随机分组,观察组67例应用沐舒坦30mg/(kg·d),4次/d。对照组63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NRDS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NRDS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沐舒坦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先兆早产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干预措施有:提供心理支持、加强产科培训、预防早产、饮食指导、健康宣教、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促进胎肺成熟,做好接产准备。结果60例先兆早产患者48例孕足月生产,12例早产。其中2例早产婴因吸入综合征和6例新生儿黄疸转新生儿科治疗,经跟踪观察,转科的患儿1例死亡,7例治愈,其他母婴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先兆早产患者,正确的治疗手段及合理的护理干预,是预防早产、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的关键;对不可避免的早产,给予适当的处理能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王莉 《中国当代医药》2012,(28):139-14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8.5%,对照组痊愈率为73.1%,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9例感染后出现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给予氧气雾化吸入,间断吸氧、吸痰,抗感染,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配合完成各项检查,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加强呼吸道护理,减少耗氧量,预防肺部感染,重视用药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 经积极治疗和全面护理,19例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 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必须高度重视其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及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围产期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其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126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母孕期情况及临床并发症。结果感染、胎膜早破、妊高征、多胎妊娠为发生VLBW和ELBWI主要因素,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暂停、肺出血、颅内出血、感染、贫血、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早产儿慢性肺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ROP)为其常见并发症,其中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感染、颅内出血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体重越低,并发症发生率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加强高危妊娠监测管理,预防早产,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监护管理,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是提高VLBW和ELBWI的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探讨对其的预防手段、抢救方法及护理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新生儿窒息案例的发生原因,针对分析所得到的原因找到预防其发生的方法、发生后的抢救方法及复苏后的护理要点。结果 61例患儿中60例均抢救成功,58例无并发症且顺利出院,抢救成功率98.4%。2例患儿抢救成功,但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患儿因家属强烈要求,遂转院。结论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复苏后的护理应结合患儿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作好产前预防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