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1月18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在广东省中山市颁发2011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北京大学医学部韩济生院士获此殊荣,以表彰他在针刺原理研究、疼痛医学和神经科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成就,同时获奖的还有呼吸病专家、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  相似文献   

2.
本报讯 2002年11月30日下午3时30分,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吴阶平院士从医60周年庆祝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等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3.
2002年11月30日,来自全国各地400多位医学界人士在人民大会堂隆重纪念吴阶平院士从医60周年。这充分体观了人民对吴老的崇敬心情和深深的爱戴。吴老194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从此以后的60年从医生涯中,他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始终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严谨的学风、精益求精的医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我国医疗卫生、医学教育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我国医学界杰出的代表,享誉海内外。 在纪念吴老从医60周年之际,《中国医院》杂志社全体同仁不忘吴老对我刊的关心和支持,在《中国医院》创刊之时,吴老亲自为《中国医院》杂志题写刊名,并在创刊号上撰写了题为“百尺竿头 再进一步”的文章,寄托了吴老对我国医学事业和后辈们的期望。为表示深深的谢意,在纪念吴老从医60周年之际,我刊在本期刊登了多年来与吴老风雨同舟的老战友林钧才老写的“倍受周总理信任的医学家”一文,文章揭示了吴老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
成长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都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阶平教授从事临床、科研和医学教育60余年,是我国泌尿外科的开拓者,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吴阶平院士治学的严谨态度和崇高的人格是医务工作者与医学生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郭应禄院士1956年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系统外科教研组工作,后师从于吴阶平院士继续深造。从医40多年来,他坚持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出色地完成了教学和科研工作。他领导的泌尿外科研究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是我国泌尿外科领域国家级重点学科。他明确提出“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超是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倡 “诚实、奉献和拼命干”。也许是时代赋予他的使命,赶超,似乎是他生命乐章中最为突出的旋律。他认为没有“超”,是赶不上世界先进 水平的。超,就是开拓,就是创新,就是站在泌尿外科的前沿,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赶超,让他收获累累硕果,不愧为泌尿外科领域的临床医学家;同时,他也不遗余力地为培养医学人才运筹帷幄,不愧为我国杰出的医学教育家。文详见第4版《学会人物》。  相似文献   

6.
<正>12月2日,2016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典礼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本年度吴阶平医学奖授予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以表彰他对中国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中医药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名誉会长韩启德为张伯礼校长颁奖。评审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张伯礼教授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40余年,参加国家中医药现代化顶层设计和实施工作。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阐释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取得了系列突出成果,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据《科技日报》报道,11月24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在北京宣布,将2016年吴阶平医学奖授予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以表彰他对中国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中医药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吴阶平医学奖是中国医学界最高规格的个人奖项,这是本奖项首次颁发给中医药领域的专家。评委会表示,张伯礼院士是中医内科学专家,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30余年。带领团队连续承担了3个国家"973"项目——方剂配伍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通过多学科协同攻关,开拓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3月9日,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中华泌尿外科杂志》隆重举行了吴阶平院士追思会,以寄托广大医学同仁对吴老的哀思和缅怀。  相似文献   

9.
张心湜,男,籍贯:河北省高邑县。泌尿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外科学院院士。编著书籍30多部,发表论文200多篇。曾获吴阶平奖、台湾泌尿科医学会杰出贡献奖、台湾泌尿科医学会终生会员奖、美国泌尿科医学会华人分会终生成就奖等多项奖励。  相似文献   

10.
本报讯 为了弘扬吴阶平教授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优良作风和杰出贡献,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在社会各界的倡议和支持下,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经卫生部、民政部批准成立,于2002年2月28日在北京饭店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是我国著名医学专家、教育家,是中国泌尿外科的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泌尿外科和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1995年被美国泌尿外科学会推选为唯一有贡献的国外荣誉会员。  相似文献   

11.
吴阶平(《首都医科大学学报》顾问)吴阶平,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第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欧美同学会会长。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名誉校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  相似文献   

12.
在黎介寿院士、黎磊石院士从医60周年的庆贺之日,作为黎磊石院士的学生能有幸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代表他的弟子们向两位先生致贺,感到无尚荣光!老师丰厚的人生经历,坚定的理想信念,辉煌的学术成就给后来人留下了闪光的人生精髓,成为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3.
本报讯 为了弘扬吴阶平教授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优良作风和杰出贡献,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在社会各界的倡议和支持下,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经卫生部、民政部批准成立,于2002年2月28日在北京饭店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是我国著名医学专家、教育家,是中国泌尿外科的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泌尿外科和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1995年被美国泌尿外科学会推选为唯一有贡献的国外荣誉会员.  相似文献   

14.
<正>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联合推出的《郭应禄传》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医院名誉院长、著名微创医学专家郭应禄院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泌尿外科事业的继承者、引领者与开拓者,其从医从教60多年的心路历程恰恰是新中国泌尿外科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基层乡镇到国际舞台的浓缩与写照。郭应禄院  相似文献   

15.
2月23日,2007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首都医科大学教授、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汪忠镐院士获此殊荣。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韩启德院士为汪忠镐院士颁奖。  相似文献   

16.
行业动态     
盛志勇、郑静晨获2013年昊阶平医学奖 11月30日,2013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创伤外科学专家盛志勇院士、灾害救援医学专家郑静晨院士荣获本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孙立忠、果德安、杨跃进、段钟平共4位专家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相似文献   

17.
为了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医学教育上的应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便捷、高质量的在线服务,由中华医学会和美国礼来亚洲公司经过3年共同努力建成的中华医学会-礼来网站(www.cma-Lilly.com)于2002年6月17日在中华医学会举行正式开通典礼。本网站的成功建成和开通得到了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中华医学会部分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仟委员及学会各部门领导共60余人参加了开通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丽院院士吴阶平教授,中国科协副主席:吴阶平基金会理事长韩启德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宗淑杰教授,礼来公司亚太区总裁及中国区总裁司瑞哲先生和萧凯仕先生,网站董事长黄庆荣教授到会并发表讲话,对网站的顺利开通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卫生部部长张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医生》2005,7(17):63-63
9月10日,首都医科大学教师节庆祝大会上传出喜讯,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首届吴阶平桃李奖。他们分别是:儿科专家胡亚美教授、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教授、内科专家翁心植教授、儿外科专家张金哲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首都医科大学首届院长、88岁高龄的吴阶平院士出席大会,并为首批获得吴阶平桃李奖的4位院士和获吴阶平优秀教师奖的7位教授颁奖。  相似文献   

19.
吴阶平医学教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吴阶平文集》下卷为基本资料,从对吴阶平长达50余年的医学教育经历中,探讨了他的医学教学思想,尤其是对他的“教本领”与“学本领”以及改变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等思想进行了分析提炼,并结合吴阶平创办北京第二医学院的教学实践,对其医学教学思想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吴阶平文集》下卷为基本资料,从对吴阶平长达50余年的医学教育经历中,探讨了他的医学教学思想,尤其是对他的“教本领”与“学本领”以及改变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等思想进行了分析提炼,并结合吴阶平创办北京第二医学院的教学实践,对其医学教学思想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