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生独立的原发癌灶称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一侧乳腺发生乳癌后,对侧乳腺发生癌的机率为正常女性的5~7倍,其中同时发生的双侧乳腺癌占乳癌患者的1~3%,先后发生的双侧乳腺癌占5~10%。由一侧乳腺的原发癌转移到对侧乳腺为转移性双侧乳腺癌,不属本文讨论范围。我们把两侧乳腺癌的发生时间相隔<6个月定为同时发生,>6个月为先后发生。材料与方法我院自1972~1985年收治乳腺癌457例,  相似文献   

2.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800年Nisbrt首先描述了双侧乳腺发生癌的病例。近来许多作者就双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规律、形态特点、予后及处理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双侧乳腺癌的种类: 双侧乳腺癌为乳腺多发癌的一种,分别发生于两侧乳腺。可分为下列三种形式:1)两侧乳腺同时发生独立的原发性病灶,称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癌;2)两侧乳腺相继发生原发性病灶,时间先后不同,称非同时性(或异时性)原发性双侧乳癌;3)由一侧原发灶转移至另一侧,同时或非同时性均可,为转移性(继发性)双侧乳癌。通常所指双侧乳癌,仅限于前两种原发性  相似文献   

3.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rcinoma,BPBC)是指同时(双侧乳腺癌发生时间间隔≤6个月)或先后(双侧乳腺癌发生时间间隔>6个月)发生在两侧乳腺的独立的原发癌.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21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bilateralprimarybreastcarcino ma ,BPBC)指同时 (双侧乳腺癌发生时间隔 <6个月 )或先后 (双侧乳腺癌发生时间间隔 >6个月 )发生在两侧乳腺的独立的原发癌 ,由一侧乳腺的原发灶转移到对侧乳腺的不属于BPBC。本文就我院收治的三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予以讨论。1 临床资料例 1:女性 ,4 7岁 ,1997年 9月行右乳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导管浸润癌 ,ER (+) ,PR (+)。术后FAC方案化疗 6周期 ,继续服TAM 3年。 2 0 0 1年 9月因左乳肿块再行左乳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单纯癌 ,腋LNMO/5、ER(± )、PR(…  相似文献   

5.
我国女性乳腺癌多原发灶的前瞻性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应用全乳腺次连续切片方法,对236个女性乳腺癌标本进行研究。本组乳腺癌多原发灶发生率为19.9%(47/236)。76%多原发灶的直径≤1cm,70.7%为非浸润性癌。83%的多原发灶分布于主原发癌相邻或相同象限。双侧原发乳腺癌、阳性肿瘤家族史、囊性增生病和/或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程度与多原发灶发生关系密切;主原发癌为乳头状瘤病癌变、导管癌早期浸润、粘液癌、腺癌或ER阳性者,较多出现多原发灶,而髓样癌、硬癌及大汗腺样癌则缺乏多原发灶。  相似文献   

6.
BRCA基因是家族性乳腺癌的易感基因,已经明确的有BRCA1和BRCA2,是否存在“BRCA3”是目前研究的热点。BRCA相关乳腺癌有特殊的临床病理学特征。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接受预防性双侧乳腺或卵巢切除能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单纯保乳术不适用于BRCA相关乳腺癌,应该考虑行双侧乳腺切除或保乳术联合双侧卵巢切除。BRCA基因可能是某些人群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乳腺癌多见为单侧,双侧乳腺癌相对少见。双侧乳腺癌又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是指两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原发癌灶,是多源癌的一种类型。我院近4年收治了3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乳腺癌多见为单侧,双侧乳腺癌相对少见.双侧乳腺癌又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是指两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原发癌灶,是多源癌的一种类型.我院近4年收治了3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传芳  吴翠环 《肿瘤防治杂志》2004,11(10):1044-1045
目的:探讨乳腺癌癌旁组织病理变化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方法:将162例乳腺癌病理组织及乳腺癌癌旁组织连续切片制作成标本.HE染色.所有病理切片均由病理教研室教授专人阅片。得出病理诊断。结果:乳腺癌最多见的癌旁病变是乳腺腺病(78.40%).其次为乳腺导管扩张症(30.86%)。乳腺囊肿病(14.81%),乳腺组织增生(6.17%)。本组病例中乳腺非典型增生41例.占25.31%(41/162)。结论:乳腺癌并非孤立的局部病变,而是在乳腺致癌因素作用下逐渐发展而成。对各种乳腺疾病要定期复查,积极治疗,尤其对乳腺非典性增生患者要进行追踪或防癌治疗。  相似文献   

10.
曹伟  章骏 《实用癌症杂志》2002,17(5):550-551
双侧乳腺癌包括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和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转移性癌。由于病理上大多数双侧乳腺癌均表现为浸润性癌 ,故区分原发性和转移性有一定困难。阚秀等[1 ] 提出从肿瘤发生部位、组织类型、原发性病变、生长方式加以鉴别诊断。我们以此为标准 ,对 10例双侧乳腺癌 (其中 8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2例对侧转移性乳腺癌 )结合文献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外科从 1990年 1月至 2 0 0 2年 2月共收治乳腺癌 716例 ,其中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8例 ,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病例的1.1% (8 716) ,对侧转移性乳腺癌 2例 ,占同期收治乳腺癌…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多原发癌的发病率日趋增多,其中以乳腺癌伴发乳腺外多原发癌比较常见。本文就我院所见44例加以分析。资料分析在1956~1980年间我院收治乳腺癌3,529例中,同时或先后发生其它部位原发癌者44例,除消化道肿瘤中有5例系经钡餐透视确诊外,39例均经病理证实。一、发病率本组发病率为1.25%(44/3,529)。44例中包括二原发癌41例,三原发癌3例,除2例为同时发生外,42例为先后发生,其中乳腺癌先发38例,乳腺癌后发4例。二、部位最多为女性生殖系统,次为消化道,分别占50.0%和25.0%(表 1)。三、年龄及月经史  相似文献   

12.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少见,国内报道发病率为0.4%~2%,较国外为低。我院1978年~1991年手术治疗乳腺癌158例,经病理证实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仅2例,本组发病率为1.2%,现报告如下。例1.女性,57岁。首次因左乳腺外上象限肿块1个月,直径1.5cm。于1981年9月1日行区段切除,术中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立即施左全乳单纯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乳腺单纯癌。第二次因右乳腺外上方肿块2个月,直径2.5cm。于1988年5月13日行区段切除,术中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立即施右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清理: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例2.女性,26岁,因双侧乳腺外上象限肿块2个月,直径各为2cm。于1991年6月24日行区段  相似文献   

13.
乳腺X线实质分型的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714例各型乳腺X线实质类型随诊2~8年(中位数4.8年)的结果,在此期间共发生乳腺癌25例,相对集中于首次摄片检查为Ⅳ_c、Ⅲ_c及Ⅱ_B的各组,其发生癌的机率分别为:14.29%、10.34%及4.17%,再次证实了该三型X线实质类型有较大的潜在发生癌的危险。另外,在随访过程中还发现低危型的Ⅲ_B及Ⅳ_B型乳腺可转化为高危型的Ⅲ_c或Ⅳ_c,从而在此基础上发生乳腺癌,此种乳腺X腺实质类型的转化常发生于>46岁的妇女,因此,在本组25例乳腺癌中,当其发生乳腺癌时,有23例发生于Ⅲ_c及Ⅳ_c型乳腺腺。  相似文献   

14.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指双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生独立的癌症病灶,是多发癌的一种类型。根据发病间隔时间的长短又分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synchro-n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sBPBC)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metachron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mBPBC),但是到底以多长的发病间隔时间为标准进行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的划分,国内外尚未统一。目前国内多以6个月为界[1],而国外报道的分界点则覆盖0~60个月[2-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33例BPBC患者,对划分sBPBC和mBPBC的间隔时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是指双侧乳腺同时(间隔<6个月)或先后(>6个月)发生独立的原发癌灶,分别称为同时性或异时性原发双侧乳腺癌。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及一侧乳癌术后生存期的延长,双侧乳癌的发病率也呈增加趋势。本文报告我院近三年收治的10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10/183),均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占同期乳癌住院手术患者的5.46%,其中同时性双侧乳癌1例,异时性9例。结合文献复习对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发病率、病因及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自1972年至1989年,共收治乳腺癌984例。其中双侧性乳腺癌14例(1.4%),均为女性。同时性5例(0.5%),异时性9例(0.9%),间隔时间为10个月至15年8个月,平均为5年8个月。年龄在30~64岁,平均43.4岁。全部病例两侧乳癌病灶均经病理证实。作者认为对单侧乳癌治疗后患者应长期密切随访,对高危患者在对侧乳腺出现可疑病灶时应及时做活检。双侧乳腺癌的预后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受累情况、治疗是否及时、正确,两侧病灶同时或异时发生及间隔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双侧乳腺癌经及时、积极、合理治疗后,预后并不差于单侧乳腺癌。  相似文献   

17.
双侧乳腺癌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腺是多原发恶性肿瘤的高发器官 ,最常见的是对侧乳腺。由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提高 ,双侧乳腺癌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为探讨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 ,现将 1980~ 2 0 0 0年我院 1880例乳癌中2 2例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2 2例均为女性 ,首发癌年龄 2 6~ 6 3岁 ,中位年龄 4 6岁 ,绝经前 14例 ,双侧乳腺发病间隔时间 0~ 13年 ,平均 3.94年 ;其中同步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3例 (发病间隔时间≤ 6月 )。 13例间隔时间在 5年以内 ,4例超过 5年 ,2例 10年以上。TNM分期 (表 1)及手术情况 (表 2 ) 表 1 TNM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逐年增长,已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原发多发性肿瘤患者增加,乳腺肿瘤也不例外,所以有必要对原发多发性乳腺癌进行深入的研究。 Nisveb于1800年首次报道1例原发多发性乳腺癌。Velpean于1838年也曾提到相继发生的双侧乳腺原发多发性癌。根据国外统计资料,双侧乳腺癌的发病率约为0.8~19.6%。显然,这种较大的差别在于作者对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表现的认识不同,诊断方法不同,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与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68例女性患者均经ABVS和钼靶X线检查证实存在乳腺肿块,其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评估指标均在4到5级。经由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取得标本,进行病理检查证实。其中乳腺癌62例;乳腺良性病变6例。将ABVS和钼靶X线检查的诊断资料进行数据收集并对比分析。结果:ABVS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6.76%;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76.47%;二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91.18%。尽管使用ABVS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稍高于钼靶X线,但二者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单纯采用ABVS或钼靶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9例乳腺癌患者中,有48例在ABVS冠状切面上存在“火山口”征(81%)。结论:在乳腺癌的诊断过程中ABVS和钼靶X线各有其优势,若两种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其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ABVS冠状切面上“火山口”征对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男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易铁男 《中国肿瘤临床》2003,30(10):734-734
男性乳腺癌临床上较为少见,而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更为罕见,现报道1例。患者,男性,64岁,1994年5月发现左侧乳头上方一直径为1.5cm肿块,质硬,无疼痛及乳头溢液,以“男性乳腺增生症”给予对症治疗。3个月后再次就诊,发现左乳肿块较前增大为2cm×3cm×2.5cm,边界尚清楚,且发现右侧乳晕下可触及一2cm×1.5cm×2cm的肿块,均无乳腺皮肤改变,双侧腋窝、锁骨上窝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于1994年9月13日行双侧乳腺肿块切除并病理检查,证实为双侧乳腺癌,而行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双侧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阴性,ER(+),PR(+)。该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