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发性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改变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复发性泌尿系结石患者,测定复发前后的结石成分,对比结石成分改变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复发性泌尿结石患者初发时草酸钙比例最高,复发时结石成分为草酸钙、胱氨酸比例下降,其他结石成分均有上升。患者复发前后结石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石复发时间为1-5年其成分发生改变的RR值是复发时间1年或5年的0.530倍;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显示患者结石复发时间1-5年是预测复发结石成分发生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45,95%CI=0.087-0.719,P=0.013)。结论复发性泌尿结石患者结石成分改变占30.83%,复发时间是其结石成分改变的危险因素,且以感染性结石与草酸钙结石间的成分改变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B超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及其与结石部位、大小、数目等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2006年5月间收治的104例震波碎石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统计不同部位、大小、数目结石的疗效。结果治愈率为肾单发结石70%,肾多发结石76%,尿管上段结石88%,输尿管下段结石94%。结论体外震波碎石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有选择地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780例行ESWL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治疗成功组608例和治疗失败组172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治疗成功组患者的病程<0.5年272例,0.5~1年99例,1~2年77例,2~3年35例,>3年125例,治疗失败组病程<0.5年17例,0.5~1年28例,1~2年27例,2~3年16例,>3年84例;治疗成功组结石位于肾盏、肾盂、上段输尿管、中段输尿管、下段输尿管分别有75例、151例、229例、30例、123例,治疗失败组分别有35例、51例、68例、4例、14例;治疗成功组结石长度、宽度、负荷分别为(10.02±3.65) cm、(6.65±2.65) cm、(75.00±63.42) cm,治疗失败组分别为(15.44±8.17) cm、(8.72±4.51) cm、(155.36±160.63) cm。治疗成功组的病程、结石位置、结石长度、结石宽度、结石负荷与治疗失败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结石位置、结石长度、结石宽度、结石负荷均是影响ESWL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1.609、1.514、1.639、1.578、1.552)。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主要与病程、结石直径、结石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4.
宋歌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4):2550-2552
目的观察分析300例泌尿系结石成分与防治措施。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300例(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泌尿系结石患者,采集患者结石标本,均行红外光谱分析,并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给予相应防治措施。结果 300例泌尿系结石中混合型结石共181例,占60.33%,其中草酸钙、磷酸钙混合型结石139例,占46.34%。单纯性结石119例,占39.67%,其中草酸钙结石97例,占32.34%,尿酸铵、磷酸钙、胱氨酸等所占比例较低。结论通过对300例泌尿系结石成分进行分析,给予患者针对性防治措施,对泌尿系结石治疗、预防及减少复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钟春传 《中原医刊》2009,(19):43-44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肾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ESWL治疗肾盏结石4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上盏结石90例,肾中盏结石132例,肾下盏结石258例,结石总粉碎率为97.7%,结石排净率分别为88.9%、90.1%、80.2%。结论ESWL是治疗肾盏结石的首选方法,具有成功率高、复打率低、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董胜兵  陈永良  李王坚  钱卫良  马权  叶利洪 《浙江医学》2020,42(24):2682-2684,2690
目的分析绍兴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7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石红外线光谱分析整体结石成分及尿细菌培养阳性患者结石成分,比较不同泌尿系结石成分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肥胖及尿路感染的比例。结果1072例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以草酸钙(92.35%)多见;含1、2、3、4种结石成分分别占31.44%、45.06%、22.20%、1.31%。尿液培养出细菌319例,包括感染性结石252例和非感染性结石67例。不同泌尿系结石成分患者合并糖尿病、肥胖及尿路感染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泌尿系结石成分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绍兴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中,以混合性结石占比较高,成分以草酸钙多见,尿液培养出细菌以及合并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结石成分多为感染性结石。  相似文献   

7.
<正>输尿管结石为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输尿管结石部位以上段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积水,使结石易于显示。而对无扩张积水的输尿管结石不易诊断,易于漏诊。现选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来我院结石科就诊,经超声检查确诊,中药排石证实的120例无输尿管扩张的输尿管结石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单个输尿管结石自然排出的预测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泌尿外科接收的单个输尿管结石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扫描、彩超检查确诊为单个输尿管结石,观察分析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等情况,1个月后复诊,对所有患者的尿液、血液标本进行收集,输尿管结石变化情况通过彩超予以了解,通过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结石排出组、结石未排出组。结果:输尿管结石排出者有109例、未排出者77例,结石排出率为58.60%。相比结石未排出组,结石排出组患者的结石直径明显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排出组患者上段、中段、下段结石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排出组患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低明显,分析认为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亦是对输尿管结石排出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仅次于结石大小。结论:结石大小是影响单个输尿管结石自然排出最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也会受到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胃肠结石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结石较为少见,国内多为个案报道。多数引起急性机械性梗阻症状。我院从1974年~1982年6月共收治20例,其中胃结石5例,小肠结石15例,现分析和讨论如下: 一、临床资料(一)年龄、性别:20例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最小3岁,最大71岁。(二)结石部位:胃内结石5例,十二指肠结石1例,空肠结石5例,回肠结石7例,回盲部结石1例,胃肠结石同时并有1例。  相似文献   

10.
鼻腔、鼻窦结石为临床少见病,尤其是鼻窦结石,因其发生率很低,在临床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我科于1986年5月~2005年8月共诊治鼻腔结石患者3例、鼻窦结石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549例上尿路结石成分构成,探讨结石特点和指导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12月间549例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结石发生人群分布在162012年12月间549例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结石发生人群分布在1691岁之间,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091岁之间,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049岁。单一成分结石201例(36.61%),混合性结石348例(63.39%)。结石成分中草酸钙占74.31%,磷酸钙结石占46.99%,磷酸铵镁结石占17.49%,尿酸铵结石占9.84%,尿酸结石占8.20%,碳酸钙结石占4.92%,胱氨酸结石占4.37%。其中含钙90.71%,含磷62.30%,含铵26.23%,含镁18.58%。结论:泌尿系结石成因复杂,术后结石再生复发率较高,结石成分分析对于指导治疗、预防结石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B超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及其与结石部位、大小、数目等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5月间收治的 10 4例震波碎石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统计不同部位、大小、数目结石的疗效。结果 :治愈率为肾单发结石 70 % ,肾多发结石 76 % ,输尿管上段结石 88% ,输尿管下段结石 94%。结论 :体外震波碎石疗效较佳 ,值得在临床上有选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复杂性肾脏结石大多指透光的阴性结石及结石较小、或密度较低的阳性结石,对于这部分结石患者无论是诊断或治疗都有一定难度。 我院于1993年4月—1995年8月对复杂性肾脏结石服药排石效果不佳,而碎石治疗又难以定位的病例,采取B超与肾脏分泌造影相结合的方法,进  相似文献   

14.
孙中堂 《基层医学论坛》2012,(34):4550-455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3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结果 12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结石均1次排出,无输尿管穿孔及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复杂的输尿管结石、结石嵌顿包裹、合并输尿管狭窄、结石合并息肉形成、合并尿道狭窄等的治疗有良好效果,具有操作简单、组织创伤小、碎石成功率高、结石排净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1983年7月~1985年7月,在华东地区(福建、山东、江西、浙江、安徽、江苏、上海)范围内,对有关医院经手术治疗的胆石病进行了统一调查。总病例数为2,652例。胆色素类结石占59.5%,胆管结石占59.7%;胆固醇类结石占33.8%,胆囊结石占40.3%。福建、山东、江西三省的胆管、胆色素结石患者多,浙江与安徽的两类结石与两个不同部位结石的患者基本相等,而江苏与上海的胆囊,胆固醇类结石患者较多.这个结果与过去一向认为华东地区都是胆管、胆色素类结石较多的结论不一致。调查资料还说明工人、干部、知识分子患胆囊结石多,农民患胆色素类结石多;胆道蛔虫与胆色素结石有关;脂肪和蛋白质饮食与胆固醇结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结石表面特征对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腹部平片大多可在术前提供对结石表面特征的了解。本文就此问题收集我院1983年1月至1985年12月间、资料较完整并经手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病例32例,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本组输尿管结石32例,结石34枚,其中2例各有结石2枚,男14例,女18例,年龄24~61岁。病程5天至10年,>1年者20例。32例术前均分别或综合应用过饮水冲击疗法、中医中药及“总攻”等疗  相似文献   

17.
朱春华  徐忠 《右江医学》2004,32(5):472-472
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肝胆管结石的检出率逐步提高。随着胆道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肝胆管结石手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对术中二三级胆管结石及术后胆道内残余结石、再生结石的取石较为困难,反复手术则创伤大,副损伤多,治疗效果不佳。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及术后残余结石、再生结石305例。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内江市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预防结石形成和降低结石复发率。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泌尿系统结石,采用红外光谱分析进行分析。结果尿路结石的成分以混合型结石成分为主,2048例,占66.45%。其余为单纯性结石1034例,占33.55%。混合型结石中,以一水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混合型最为常见1322例,占混合型结石的64.55%。其次为一水草酸钙和二水草酸钙混合型426例,占混合型结石的20.80%。其他混合型结石包括一水草酸钙,无水尿酸,碳酸磷灰石等。单纯性结石以一水草酸钙最为常见717例,占单纯型结石的74.41%,其他包括无水尿酸、胱氨酸等。结论通过对内江市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地区患者的结石成因,对于预防结石形成及降低结石复发率等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彦来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143-143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收治泌尿系结石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7~54岁;病程16小时~12年;单发性结石21例,多发性结石39例,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临床病例均经X线或B超确诊。  相似文献   

20.
罗敏  苟淼  沈鹏飞  朱玲   《四川医学》2018,39(2):138-14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与结石成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合并MS组和单纯结石组,比较两组血液及结石指标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与泌尿系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MS与结石成分的关系。结果合并MS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G、尿酸表达水平较单纯结石组明显高(P<0.05);合并MS组草酸钙结石明显少于单纯结石组,磷酸钙结石、尿酸钙结石较单纯结石组明显多(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BMI、高空腹血糖、高尿酸及尿酸结石多是MS与泌尿系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Spearman相关性分析MS与尿酸钙结石呈明显正相关,其与草酸钙结石呈明显负相关(r=0.360、-0.315,P<0.05),但与磷酸钙结石、磷酸镁铵结石、胱氨酸结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S与泌尿系结石患者体重、尿酸含量、尿结石成分中尿酸结石增多和草酸钙结石减少等危险因素紧密相关,临床应据此为患者实施针对性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