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作者针对心脏物质力学原理,用M型超声心动描记仪对6名四肢瘫病人的左心室功能进行了研究。在舒张期与收缩期对心肌壁变形与心室粘弹顺应性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假设左心室为一个球体,且在心脏循环过程中保持这一形状。本文作者测定了中壁粘弹特性。血液动力学结果表明,四肢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一种新的左心室.体循环耦合方法来验证作者自己的假设:射血始停时刻是耦合的结果,而非耦合的参数。耦合通过影响射血开始时刻t1,和停止时刻t2对动脉的血压和流量产生影响。方法采用三弹性腔九元件模型模拟体循环,E(t)模型描述左心室,利用最小输出功率原理进行耦合,并在耦合中引入射血始停时刻。结果新方法下得到跟射血期实验结果更为吻合的数值结果。t1,t2很好的解释了血压和流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结论t1,t2是耦合的结果,它们在心室血管耦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球囊反搏是一种以左心室功能辅助为主的循环辅助方式,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有效的循环辅助装置。它是通过穿刺股动脉将一定容积的球囊放置在胸主动脉,球囊导管与体外压力泵相连,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气,以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球囊在心脏收缩期快速放气,即减少了左心室射血阻力,又减少了心室做功和氧耗,  相似文献   

4.
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能使医生直观地看到心脏整体和各部分的运动,在临床得到重视。在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中,如何定量的描述心脏中某个组织的运动状况极具临床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偏微分方程的二尖瓣三维运动估计方法。该方法直接在三维超声图像的位移场上进行了运动估计,避免了传统运动估计方法,如光流法,需要标定的缺点。本研究首先建立一个二次误差指标函数,然后利用变分法导出了三维空间下的一组椭圆型偏微分方程。这类方程有着比较成熟的数值解法,利用了有限差分法,对多个三维超声数据立方体进行了计算,结果证明这类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心肌动力学宏观层次上的心脏腔室整体力学特性,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左心室压力—主动脉流量二维关系的研究拓展成左心室压力—主动脉流量—时间的三维关系,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得到了此三维曲面图,将心脏力学的研究推进了一步。该曲面不仅是心脏做功能力的刻画,而且是心肌细观本构特性的宏观体现,对于深刻认识心脏泵血功能,心肌本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计算流体力学对左心室射血做三维分析[英]/TaylorTW…//JBiomecbEng.-1994,116(1).-127对于心脏中血流进行监测所得的信息不大容易解释,因为通常得到的是三维现象的二维图象。过去用流体力学算出的结果也大多从一维流或轴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心脏功能和结构损害的特点。方法 43例HD10年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开始进行HD治疗时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41.7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及胸部X射线,做心脏横断面观察,对心脏进行功能和结构检查。结果心脏功能Ⅰ级40例(占93.0%),Ⅱ级3例(占7.0%)。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7.7%±5.1%,低于50%者仅2例;但86.0%患者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损害,其中老年患者患病率明显高于青年和中年患者。43例患者心胸比例增大,心脏结构均已存在轻度或中度异常,表现为左心房扩大、左心室肥厚、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瓣膜退行性改变及反流等。结论 HD 10年患者心脏左心室收缩功能大多数仍保持正常,但左心室舒张功能和心脏结构均已出现了轻度或中度损害。  相似文献   

8.
采用Mimics对心脏进行三维重构,用3-matic进行模型优化以及模型误差分析,对左心室室壁运动做速度分布假设,基于UDF宏文件对左心室室壁运动编写程序,将血液视为非牛顿流体,采用动网格技术研究不同血压对左心室血液流动的影响。模拟发现当左心室收缩时,压力梯度明显,内部压力减小。当左心室舒张时,内部压力逐渐增高。二尖瓣口处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血压升高,左心室内剪切应力持续增大,极易破坏红细胞结构,产生溶血现象,导致心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对心脏序列超声图像中的心内壁进行运动跟踪的方法,采用活动轮廓模型将前一帧图像中snake的停留位置作为当前帧snake的初始位置,选择适当的能量函数,使能量函数最小snake变形得到当前时刻的心内壁轮廓,实验结果论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心脏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近年来,临床心脏疾病诊断除了评估左心室功能外,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对右心室功能进行评估。尤其当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时,右心室功能评估显得更为重要。右心室分割是评估其功能的前提。然而,心脏右心室心肌薄,结构复杂且个体差异大,一直是分割的难点。由于心脏电影磁共振图像是如今临床评估心室功能的金标准,本文对基于该图像典型的右心室分割方法、评价方法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性描述,以便相关领域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右心室分割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heart failure,HF),是由于结构或功能性心脏异常引起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慢性进行性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肺循环淤血、心排血量降低和体循环淤血,表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降 低(HF with...  相似文献   

12.
用恒定的射血间期对兔子左心室所做的实验表明左心室压力可以用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包括倒电容E_e(t)、电阻R(t)和串联倒电容Es(t)的三要素模型来描述。以前的实验证明了在一个恒定的射血间期终止后存在一个可以用倒电容Ee(t)的减小来描述的“去激活作用”。本文给出一个基于恒定射血实验结果并用于测量压力和容积数据的模拟模型。结果表明当将此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特点,为临床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08月至2020年08月我院收治的51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1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常规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脏超声诊断确定有无二尖瓣返流;同时观察心脏收缩期右房上下径、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心室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心房收缩时二尖瓣充盈峰速(Early mitral valve velocity/Mitral valve filling peak velocity during atrial contraction,E/A)。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血压、腰围、BMI指数、血脂、血糖以及血尿素氮无差异(p>0.05);研究组二尖瓣返流病例数多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E/A、室间隔厚度、收缩期左房前后径均高于常规组(P<0.05),而收缩期右房上下径、舒张期左心室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无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分析发现,二尖瓣反流、室间隔厚度、收缩期左房前后径与阵发性房颤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心脏超声特点包括:室间隔厚度增加、左心房扩大、二尖瓣返流等,与单纯高血压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血管壁弹性对作轴向运动的动脉管中血液脉动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流以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动脉系统,冠状动脉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冠状动脉的特殊生理功能和解剖学位置,决定了冠状动脉将随心脏的舒缩搏动作整体大幅度的往复运动。因此,在研究冠状动脉中血液动力学问题时,不仅要考虑血管壁弹性对血液脉动流的影响,而且要考虑。动服有节律的收缩引起的动脉管壁周期运动的作用。但迄今为止,关于作轴向运动的血管中血液脉动流的研究报道,以刚性管模型的结果为主,尚未见到有关既考虑血管壁轴向运动,又考虑血管壁弹性的血液脉动流的分析结果。本文同时考虑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造影无复流病人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3年5月 ,回顾性分析心内科69例急诊PCI病人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 ,冠状动脉造影无复流11例 ,正常血流病人58例。结果无复流和正常血流病人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梗死前心绞痛、侧枝循环、TIMI血流0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肌酸磷酸肌酶峰值、ST段重新抬高、Killip心功能分级和室壁运动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血流病人术后4周室壁运动增强,射血分数,心指数,每搏指数增加(P<0.05) ,而无复流病人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4周 ,正常血流和无复流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射血分数,心指数,每搏指数增加(P<0.05) ,正常血流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左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容积减少(P<0.01) ;无复流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左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容积增加(P<0.01)。结论冠脉无复流病人的心肌损害严重 ,梗死或频临坏死的心肌范围广泛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增加 ,左室扩张和重构 ,舒缩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个可以准确合理地模拟二尖瓣动力学特性的瓣叶运动流阻模型。考虑影响二尖瓣瓣叶运动的跨瓣压差和血流推力,建立二尖瓣运动的控制方程,提出依赖于瓣叶打开角度θ的瓣叶运动流阻模型,把该模型应用于零维左心血液循环系统,得到血液动力学特性。在保持心输出量和反流分数一致的条件下,比较该模型、瞬态关闭的阶梯流阻模型和经验指定的时变流阻模型。结果发现,瓣叶运动流阻模型能反映瓣膜关闭过程中的血液动力学,如压差和流量的滞后性以及关闭流量,同时该模型可以通过调整单位转动惯量跨瓣压差影响系数Kp和血流影响系数Kb的大小,改变瓣膜打开过程和关闭过程所需时间,瓣膜打开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0.0和40.2 ms。该模型可弥补阶梯流阻模型中忽略瓣膜运动过程的瞬态关闭的缺点,同时也能避免时变流阻模型中关闭起始时间的不合理性。此模型较为合理准确地模拟二尖瓣关闭过程的动力学特性,且简单易控制。  相似文献   

17.
在正常收缩心脏的左心室长轴切面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数学方法证明,极坐标定量分析方法导致局部射血分数低估心尖部及心底部功能,靠近中心点的室壁功能被高估,远离中心点的节段功能被低估,长轴及中心点的偏移越大则误差越大,导致节段功能测量误差的原因是由于左心室的二维图像是非全对称几何体,舒张末中心点与周边心内膜不等距。  相似文献   

18.
人工心脏电动叶轮血泵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报道了左心室辅助及双心室辅助叶轮血泵的急性实验和存活实验。证明离心型人工心脏在可植入性,血液相容性及机械可靠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讨论了叶轮血泵的密封问题,从而为叶轮血泵的进一步动物实验,为过渡至急性心脏梗塞后心源性休克和心脏手术后的短期辅助为目标的临床应用准备条件,对于心脏移植前心室辅助超过2周甚至长达数月的叶轮血泵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左室射血分数在40%~49%之间的心力衰竭患者66例,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33例及对照组33例,测定NT-ProBNP水平,并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治疗组予以左西孟旦静脉泵入,观察1周后两组患者活动耐量提高程度(6min步行距离)、NT-ProBNP水平及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治疗组活动耐量、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西孟旦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活动耐量,并提高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从心脏PET或SPECT图像中提取完整的心肌区域是定量分析心功能的前提。心脏的PET和SPECT图像边界模糊,在病理状态下可能有局部显像缺失,致使图像分割困难。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医学知识的快速推进法,利用拟合的椭球模型将边界演化推进到局部低显像区,从而分割出一个完整的左心室心肌区域。实验图像测试和实际图像分割表明这种算法对于有显像缺失的三维核医学心脏图像的分割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