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痰热清注射液引起过敏性药疹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男,50岁。近1个月偶有乏力、厌食。查体皮肤、巩膜微黄染。化验检查,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彩超显示,肝实质损害。于2005年2月21日按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收入本院,予保肝治疗。2月24日,患者出现发热、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状。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罗音。血常规白细胞:3.94×109/L、中性粒细胞:40.9%、淋巴细胞:50.51%、血红蛋白:148g/L、血小板:78×109/L。血常规提示,未有细菌感染,24-28日,给予速感宁,清咽嘀丸及庆大盐水漱口。其间,24、26日体温最高达38.7、38.4℃,给予安痛定2m L肌注,口服巴米尔0.5g以退热。…  相似文献   

2.
何××,男,60岁。因咳嗽、咯脓痰10余天,伴左侧胸痛4天,高热,X光示双肺炎变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血常规WBC12.3×10~9/L、中性粒细胞0.89,被××县人民医院于1993年1月19日以金葡菌肺炎收入住院。经先锋V、氨苄青霉素静滴,口服白霉素对症治疗等病情无明显好转,持续高热,而于1993年2月9日出院转我院中医门诊就医,查体:T39.0℃,P84次/分,R21次/分,BP14/10kPa,急性病容,口唇稍显紫绀,胸背部有出血性皮疹,双肺有散在湿罗音,血常规WBC17.2×10~9/L,中性粒细胞0.88,X光示双肺多发性空洞影,其内有液平,西医诊断为肺炎。据患者具有咳嗽气喘,大量浓痰及痰血相兼,胸胁烦满而痛,面赤口渴喜饮,舌质红绛,  相似文献   

3.
王有国 《科学养生》2012,(12):25-26
刚入冬季,黄大妈就囚“发热、咳嗽、咳痰4天”送来医院。医生检查:体温39℃、脉搏102次、呼吸40次/分,病人咳嗽不停,并有黄色黏痰,伴有呼吸困难。听到肺有湿罗音,化验:白细胞是正常人的两倍多,中性粒细胞(N)93%。胸部X线检查见右中下肺野有大片状阴影。诊断:急性肺炎。收入内科病房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4.
张某,女,54岁。2008年冬因突然发热咳嗽而住某医院。白细胞计数18.9×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08,体温38.9℃,心率104/min,呼吸28/min,X线检查两肺有大片均匀致密阴影、肺门区更甚。  相似文献   

5.
《中医杂志》2009,50(9)
1 病历摘要 高某某,男,56岁.主诉:患慢性乙型肝炎20年.2008年7月22日因柏油样黑便1天,于我院门诊B超检查肝区多发性占位病变、肝硬化收住院治疗.人院当天因空调室温过低,导致恶寒发热、咳嗽,体温37.8℃,第2日达39℃,排出暗红色稀便,每日10余次,量约250ml.人暮体温达40℃,伴阵发性大汗,口大渴,心悸而烦.入院后急查血常规:白细胞4.6×10~9/L,中性粒细胞0.8,淋巴细胞0.2,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45×10~9/L.  相似文献   

6.
<正> 1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张某,男,36岁。发热(39℃)两天,伴咳嗽、痰中带血、胸闷气促、右胸部疼痛。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1×10~9/L,中性0.80,淋巴0.20。胸透:两肺门阴影呈条索状向肺下野浸润。以支气管肺炎于1991年4月5日收住市某医院治疗。经用青霉素等抗炎治疗后,体温下降,吐痰量有减,临床症状消减不著。查乙肝抗原(一),肝功正常,B超肝、胆、脾、肾无异常发现。类风湿因子(一)。复经X线胸部拍片:两肺门淋巴结增大,肺纹理呈条索网状阴影。再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肃肺类中药配伍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加味清金化痰汤方(黄芩、栀子、桔梗、麦冬、桑白皮、浙贝、瓜篓、陈皮、茯苓、甘草、鱼腥草、生石膏等)配合西药治疗,并与西药对照组28例对比,观察治疗两个疗程后主要症状、血常规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胸部X光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主要症状及血常规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胸部X光片的变化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加味清金化痰汤治疗肺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肃肺类中药配伍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加味清金化痰汤方(黄芩、栀子、桔梗、麦冬、桑白皮、浙贝、瓜篓、陈皮、茯苓、甘草、鱼腥草、生石膏等)配合西药治疗,并与西药对照组28例对比,观察治疗两个疗程后主要症状、血常规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胸部X光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主要症状及血常规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胸部X光片的变化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加味清金化痰汤治疗肺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1 病案张某,女,54岁,2008年冬因突然发热咳嗽而住某医院。白细胞计数:18900/mm3,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8%,体温38.9℃,心率104次/分,呼吸28次/分,X线检查:两肺有大片均匀致密阴影,肺门区更著。诊断为急性肺部感染,经用红霉素、氨苄青霉素、新青霉素II  相似文献   

10.
吴忌  王庆甫 《中医正骨》2012,24(12):75-76,78
化脓性脊柱炎临床发病率较低,不同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变部位不一,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容易误诊、漏诊.2012年7月,我们收治了1例腰扭伤后以高热为首发症状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患者,女,65岁,2012年3月23日不慎扭伤腰部后出现腰痛,活动受限,次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6℃,无咽痛、流涕、咳嗽、咯痰、胸痛、憋气、恶心、呕吐等症状.2d后于外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16×109个·L-1,中性粒细胞比率83.7%,红细胞3.74×1012个·L-1,血红蛋白110 g·L-1,血小板182×109个·L-1,红细胞沉降率81 mm·h-1,高敏C-反应蛋白89.2 mg·L-1;胸部X线片示双肺渗出改变,考虑肺部感染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1.
患者:张××,男,23岁,工人。因化脓性关节炎在我院住院治疗(住院号1,111),经西医常规治疗20余日,体温稍降,余证未见减轻。于1982年3月6日邀余诊治。检查:体温38℃,血常规:血红蛋白12克,白细胞10,800,中性77%,淋巴23%,红细胞400万。X 片显  相似文献   

12.
患者富××,女,66岁,退休工人。于1985年8月3日,无何诱因,高烧,体温38.3℃,周身酸痛,寒战,恶心,食纳不香。胸透正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1000/立方毫米,中性82%、淋巴18%,血培养为蚕茧杆菌感染,凝固酶试验阳性,经服中西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120例小儿咳嗽患者均为本院2010-09~2011-03门诊患儿。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10月;病程最短5天,最长2月。所有病例均患呼吸道感染而经中西医治疗后外感症状消失而咳嗽不愈,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胸部X线摄片提示:两肺纹理增粗、紊乱。血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120例小儿咳嗽患者均为本院2010 -09~2011 -03门诊患儿.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10月;病程最短5天,最长2月.所有病例均患呼吸道感染而经中西医治疗后外感症状消失而咳嗽不愈,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胸部X线摄片提示:两肺纹理增粗、紊乱.血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15.
嗜睡症病案     
程竑 《中医杂志》2004,45(7):531-531
1 病例介绍 金某某,男,16岁,患者于2002年8月27日因踢足球大汗淋漓后,长时间吹电扇,当晚开始发热(体温38℃)、咳嗽、流清涕.校医务室按上呼吸道感染给服"病毒灵"等药物.1周后,患者不发热,仍咳嗽,吐白色痰,觉头昏,精神不振,出现轻度嗜睡病症.9月5日,某医院收住院治疗.入院时患者不发热,神志欠清,急性病容,嗜睡.血常规:血白细胞2.5×109/L,中性0.27,淋巴0.55,血小板计数116×109/L.X线胸透:两肺未见异常.大便及尿常规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加岁,因咳嗽、发热2 d来院就诊.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7.9℃,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 mm Hg.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9.2×10~9,中性粒细胞分类0.80.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毒宁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点.滴注15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心悸、胸闷、流清涕,全身发热如烧灼样,声音嘶哑不能发音,咽喉部有阻塞感,轻度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7.
患者赵××,男,13岁,学生。主因发烧、咳嗽3天,曾用扑热息痛片、柴胡注射液、安痛定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无效,于1991年元月14日来我院门诊求治。刻诊:畏寒,咳嗽,气促,吐黄痰,食欲、精神欠佳。查:体温38.5℃,舌苔薄黄,脉浮数,右侧颈静脉轻度怒张,血常规化验:白细胞17600/立方毫米,中性88。x光拍片(x光号45512)示:右下肺囊肿合并感染(囊肿约4×6厘米)。拟用注射用青霉素钠盐80万单位,1日4次肌注,治疗1周无效,夜间体温39.5℃,咳嗽吐痰、气促如故。于元月21日改用中药二陈汤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太芪培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的安全性研究。方法纳入54例HIV感染者口服太芪培元颗粒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淋巴细胞百分比(L)、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的变化情况;肝、肾功能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的变化情况。结果太芪培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6个月后,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血红蛋白;肝、肾功能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氨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肌酐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服用中药复方制剂太芪培元颗粒治疗后,对患者血常规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血红蛋白,肝功能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肾功能中的尿素氮不会产生影响;血常规中血小板下降,肾功能中肌酐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II型呼吸衰竭患者低氧血症、感染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56列AECOPD致II型呼吸衰竭患者,分别对其进行治疗前后检测胸部X线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肝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并对治疗前后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ECOPD患者治疗后胸部X线片、动脉血氧分压(PaO2)、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肝功能各参数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随pH值、PaO2、PaCO2指标的改善及感染的控制,肝功能亦逐渐恢复至正常。结论AECOPDII型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感染对肝脏功能有明显的损害;给予抗感染,纠正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及酸中毒,保肝、支持疗法等治疗后随着感染的控制、呼吸衰竭的纠正肝功能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例1:吴某,男,48岁。1986年4月15日入院。病历号86135。患者2天前感受风寒,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即来院门诊。诊为感冒,口服速效伤风胶囊治疗1天,病有增无减,继之出现面白神昏,四肢厥冷,4月15日8时由家人抬送病房。入院体查:体温37.8℃,脉搏63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8.5/4.0Kpa,听诊:双肺闻及湿罗音,x线透视,两肺模糊阴影,肺纹理增粗。血常规: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10.3×10~9/L,中性0.76,淋巴0.24。诊为休克型肺炎。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