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晚期产后出血发生于分娩24h后的产褥期内,尽管临床上并不多见,但其危害性仅次于早期产后出血,是威胁产妇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作者结合临床经验和病理特征,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的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明珍  彭晓南 《实用医技》2000,7(12):992-993
产后出血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占我国孕产妇死因顺序的首位,为提高产后出血的防治水平。现将我院1989年以来10年问产后出血情况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3—2002年住院经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大出血的6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双胎、妊娠合并贫血、巨大儿、流产史及产前存在的潜在因素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结论:重视孕前、孕期、产时、产后的检查,加强保健工作,提高医生的助产技术,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2例宫颈裂伤诱发产后出血的现察与护理,分析了导致宫颈裂伤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防治宫颈裂伤、减少产后出血和产后感染作了简要阐述。作者认为分娩时宫颈裂伤的主要原因是产妇过早使用腹压、拼气,在宫口未完全扩张的情况下用力,而引致宫颈裂伤,所以不要过早干扰,嘱产妇在宫口开全后再使用腹压,是减少宫颈裂伤的关键。宫颈炎症也是裂伤原因之一,积极防治宫颈疾病做好育龄妇女的保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崔保英  张秀玲 《实用医技》2000,7(12):983-983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孕产妇死亡半数以上是产科出血所致.因此,产后出血是严重危害产妇身心健康的疾病,应引起重视。本院近5年以来收治的产妇出血患者50例,防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产后乙肝孕妇正确对待疾病,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方法:开展乙肝知识讲座,对乙肝的防治知识系统全面地讲解,帮助乙肝孕产妇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她们能掌握必要的乙肝防治知识和产后保肝的注意事项。结果:产后通过合理饮食、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正确的乙肝免疫母婴阻断,可以减少妊娠肝病的并发症,控制乙肝病毒在新一代继续感染。结论:做好乙肝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子痫的发生率、诱发因素及防治方案。方法对20例产后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子痫的发生率为0.20%。产后宫缩痛、术后伤口疼痛、产妇高度兴奋、医务人员未重视胎儿娩出后的血压变化及忽略了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产后子痫的诱发因素。防治方案以镇静为主,预防产后出血,及时调整降压解痉药及对症治疗。结论产后子痫对孕妇构成极大的危害,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产后子痫的防治方案能有效的防治产后子痫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对40例产后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探讨防治办法。结果产后出血主要影响因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对产后出血的治疗重在预防,明确原因,及时补充血容量。  相似文献   

9.
韦惠媛  张朋苒 《吉林医学》2014,(27):6016-6017
目的:观察宫腔内置入米索前列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防治疗效。方法:选取166例行剖宫产术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产后在宫体注射催产素20 U并于术后维持静脉滴注催产素;观察组产后在宫腔内置入米索前列醇400μg。观察分析两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宫腔置入方法用于剖宫产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产后出血防治中,效果确切,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卡孕栓用于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10例,孕38~41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卡孕栓配合催产素和单用催产素。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稍有降低,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孕栓配合催产素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有关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原因与发生率。结果: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按作用大小分别为宫缩乏力、多胎、滞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次、新生儿体重、胎盘因素、产妇年龄、妊娠并发症、产程时间、阴道撕伤及会阴切开等。结论: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引起宫缩乏力的因素有妊娠并发症等,预防产后出血须加强产前系统检查及时发现急性疾病;产时要及时处理产程各期,严密观察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正确估计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有关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原因与发生率。结果 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按作用大小分别为:宫缩乏力、多胎、滞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次、新生儿体重、胎盘因素、产妇年龄、妊娠合并症、产程时间、阴道撕伤及会阴切开等。结论 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引起宫缩乏力的因素有妊娠合并症等,预防产后出血须加强产前系统检查及时发现急性疾病;产时要及时处理产程各期,严密观察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正确估计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中,产后出血是引起死亡六大原因中的首要原因,占49.9%,因此产后出血的防治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对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年元月至2004年元月发生的产后出血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小时、产后2小时至产后24小时,多发生在前两期。如何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居于产妇死亡的4大原因之首,因此积极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的重要课题,而在防治中尤以预防为主,要想做到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秦银波 《中华医护杂志》2006,3(2):141-141,140
目的观察米素前列醇配合催产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120例(轻度36例,中度60例,重度2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用米索前列醇+催产素和单用催产素,观察两组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5.315),两组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观察组用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稍有降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素前列醇配合催产素防治妊高症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产后大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同期产后出血发生率3.18%,56例经保守治疗获痊愈,2例行子宫切除术,无一例死亡。结论准确判断出血原因,争取及时正确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0例无基础疾病、无妊娠并发症的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给药,对照组单用缩宫素。观察比较两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产后2h、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较单用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量、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25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其他原因有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结论有出血倾向应及早防治,产后2h严密观察,尽早发现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在我国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通过积极治疗,其中90%的产妇可以避免死亡。因此,应特别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及孕产妇的死亡率…。近年来,临床对防治产后出血采取了多种方法,现就其治疗及护理综述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