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薯蓣皂苷(商品名:维奥欣,东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制药厂,规格80mg)是从药用植物穿山龙中提取的水溶性甾体皂苷,研究证明:皂苷既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血脂及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又有减轻心脏负荷,明显降低心肌缺血耗氧量的作用,从而减轻心肌缺血缺氧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薯蓣皂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肯定,心电图改善明显,同时有确切的降血脂作用,长期服用可维持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的相对稳定,无明显毒副作用,服用安全、可靠。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服用薯蓣  相似文献   

2.
维奥欣在冠心病心绞痛及血脂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维奥欣在冠心病、心绞痛及血脂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维奥欣治疗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观察用药2周及4周后临床症状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用硝酸甘油量及发作时心电图的变化、用药4周后血脂方面的改变,并与常规治疗组对照分析。结果维奥欣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及发作时心电图ST-T改变,差异显著P<0.01,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4周后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在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方面相比P值<0.05。结论维奥欣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明显疗效,并且有降血脂的疗效,不良反应极小。  相似文献   

3.
维奥欣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维奥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观察有效率,心电图及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维奥欣片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2.5%和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5%和20.2%。心电图及血流变学明显改善。结论:维奥欣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维奥欣和硝酸异山梨酯单用或合用治疗心绞痛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维奥欣与硝酸异山梨酯单用或合用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病人100例,随机分为维奥欣组33例,给维奥欣160mg,po,q8h×4wk;硝酸异山梨酯组34例,给硝酸异山梨酯10mg,po,q8h×4wk;2药合用组33例,2药用法及疗程同上述。结果:维奥欣组临床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率依次为73%与48%;硝酸异山梨酯组依次为76%与47%,2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2药合用组依次为94%与73%,均优于上述2个单用组(P<0.05)。上述3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维奥欣与硝酸异山梨酯组疗效相似,2药合用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维奥欣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蓉  黄璐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9):1162-1162
我们运用中药维奥欣(薯蓣皂甙片)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镇痛药之道     
解热镇痛药除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外,大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的作用。这类药物种类繁多,化学结构各异,但都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产生镇痛作用。这类药物使用后不产生欣快感,也没有成瘾性。近来研究发现,前列腺炎是炎症反应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并与缓激肽等其他致炎物质有协同作用。解热镇痛药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效果,对临床常见的各种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骨关节痛、风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奥欣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1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即分为2组后,分别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奥欣,观察心绞痛发作的改善情况以及进展为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加用维奥欣的治疗组明显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快,进展为心肌梗死的例数少。结论维奥欣可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还有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小板的作用,故有缓解心绞痛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咳嗽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的常见副作用,约有1/4患者可出现持续性干咳,但可随剂量降低或时间而改善,另有许多患者则必须停药。该剧作用的发生可能是ACE抑制剂使体内前列腺素浓度升高而刺激肺内前列腺素敏感神经末消所致。另一种机理可能与炎性多肽-缓激肽有关,缓激肽可刺激肺内化学敏感性神经末梢而致咳嗽。动物(狗)试验显示:色甘酸钠可明显降低此类化学敏感性神经纤维的传入活性。本文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双育交叉法评价了吸入色甘酸钠对ACE抑制剂所致咳嗽患者的疗效。10例受试者(女性2例),平均年龄63岁,因高…  相似文献   

9.
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12例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以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片(商品名:鲁南欣康)每次20mg日三次口服治疗,观察其有效性,副作用及耐药性,24小时典型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小,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24小时缺血总时间减小,静息心电图心肌缺血型ST段压低改善,205例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左室间隔运动不协调改善,左室平均每搏出量及平均心输出量均降低,副作用仅为首剂头痛,未见耐药性出现。结果揭示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心绞  相似文献   

10.
45树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维奥欣)30例,对照组(硝酸异山梨酯)15例。观察维奥欣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改善缺血性心电图及降脂作用。结果:①治疗组显效率76.7%,对照组53.3%(P<0.05);②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61.7%,对照组36.7%(P<0.01);③服维奥欣2个月后TC、TG下降明显,对照组下降不明显;④治疗组未发生明显副作用。提示:维奥欣在改善心绞痛症状、缺血性心电图恢复均较对照组为好,在预防心肌梗死发作方面尤著,并有降低血脂,明显降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大鼠离体心脏观察了前列腺素介导缓激肽诱导的预适应对缺血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30min缺血和30min再灌引起心功能降低(左室内压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下降),冠脉流量和心率降低以及肌酸激酶(CPK)释放增加.缺血预适应(5min缺血,5min再灌,重复3次)能显著改善心功能,促进心率和冠脉流量的恢复,减少CPK释放.其作用不受吲哚美辛(10μmol·L-1预先灌流30min)影响.预先用缓激肽(0.5μmol·L-1)处理5min产生缺血预适应样心肌保护作用,表现为促进心功能恢复,减少CPK释放.该作用被预先灌流吲哚美辛取消.对照组,缺血再灌组,缓激肽组,吲哚美辛加缓激肽组的CPK分别为(0.28±0.03),(2.23±0.06),(0.39±0.09),(1.87±0.05)μmol·min-1·g-1湿组织.结果提示:缓激肽诱导预适应对缺血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与促前列腺素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笔者对冠心病患者试用维奥欣治疗,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 以上海第二医学院编《内科手册》为诊断依据,选择我院2000年3~4月门诊冠心病患者30例,无  相似文献   

13.
镡红印  董音 《河北医药》1991,13(5):297-298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持久过度激活,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病理生理之一。开搏通(Capten,CPT)可有效的抑制RAAS,并减少缓激肽分解、增加前列腺素I_2、E_2,从而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是治疗CHF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合用欣奥乐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给予欣奥乐注射液50mg微泵注射(6~8mg/h),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3次/日。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血脂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24小时内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及缺血时间明显减少(P<0.01),且治疗组疗效更为明显(P<0.05),其血脂水平也有降低趋势。结论通心络胶囊合用欣奥乐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在减少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及缺血时间方面,较单用欣奥乐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作用,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强,为抗风湿首选。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除了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缓激肽、组胺等合成产生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外,还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布洛芬是白色结晶性粉末,在乙醇、丙酮、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试液中易溶。属非甾体抗炎药,因其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化酶COX)的合成,减低内热原刺激中枢合成与释放前列腺素(PG)的作用,对热原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故临床上常用于对感染等引起的发热患者解热,布洛芬还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其含量测定有:HPLC法原子吸收法等。布洛芬是治疗慢性疼痛的常用药,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能否同时服用布洛芬治疗慢性疼痛,是人们非常关注的。  相似文献   

16.
1新环氧合酶抑制剂非甾体抗炎剂(NSAID)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对症治疗。在类风湿性疾病的早期阶段,NSAID能有效地减轻急性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但由于此类药物所具有的胃肠道副作用和肾毒性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近代药理学发展试图将其毒副反应降低至最低范围。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发挥治疗作用,而COX与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PG)有关,PG则在体内有广泛的生理功能。PGE2在炎症组织中有较高的浓度,可扩张血管,并使神经末梢对缓激肽和组肢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导致炎症性疼痛。另一方面,PGE。可维…  相似文献   

17.
<正> 消炎痛(IM)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但是由于其副作用多,发生率多达35~50%,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和中枢症状。这主要是由于消炎痛抑制胃粘膜前列腺素合成及血药浓度峰谷波动较大的缘故。因此,限制了消炎痛的临床使用。为了提高消炎痛的临床效果,降低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近年来国内外广大药学工作者对其剂型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大鼠离体心脏观察了前列腺素介导缓激肽诱导的预适应对缺血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30min缺血和30min再灌引起心功能降低(左室内压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下降),冠脉流量和心率降低以及肌酸激酶(CPK)释放增加.缺血预适应(5min缺血,5min再灌,重复3次)能显著改善心功能,促进心率和冠脉流量的恢复,减少CPK释放.其作用不受吲哚美辛(10μmol·L-1预先灌流30min)影响.预先用缓激肽(0.5μmol·L-1)处理5min产生缺血预适应样心肌保护作用,表现为促进心功能恢复,减少CPK释放.该作用被预先灌流吲哚美辛取消.对照组,缺血再灌组,缓激肽组,吲哚美辛加缓激肽组的CPK分别为(0.28±0.03),(2.23±0.06),(0.39±0.09),(1.87±0.05)μmol·min-1·g-1湿组织.结果提示:缓激肽诱导预适应对缺血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与促前列腺素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1 阿司匹林的药理活性有哪些?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而镇痛;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如组胺)的合成、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趋化性等而抗炎;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解热;解热、镇痛、抗炎而抗风湿;花生四烯酸在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环氧合酶-1(COX-1)的作用下,逐步转变成具有强烈促进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血栓烷A2,而阿司匹林能使COX-1不可逆地乙酰化,抑制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抗血小板聚集而抗血栓.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非甾体抗炎药的发展很迅速,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化。非自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主要与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受抑有关。炎症的刺激使花生四烯酸(AA)从膜磷脂中释放,它在体内经历两种代谢途径,即环氧酶(CO)途径和脂氧酶(LO)途径,产生的所有代谢物都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均与炎症的产生和发展有密切的联系。*A通过环氧酶(*0)途径转化产生的前列腺素(PGS,包括PGEI、PGEPGFZ。等)和前列环素(PGIZ)能使血管舒张,同时能促进血浆渗出,增加其它炎症介质如缓激肽,组胺的血管通透性。缓激肽作用于痛觉感受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