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表达水平与儿童不同类型脑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6例儿童脑肿瘤患儿及20例正常对照者的IGF-1水平并进行比较,其中胶质瘤53例(星形细胞瘤22例,室管膜瘤18例,髓母细胞瘤13例),颅咽管瘤22例,生殖细胞瘤11例。结果:胶质瘤组患儿血清中的IGF-1水平显著高于颅咽管瘤组、生殖细胞瘤组患儿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级别胶质瘤组患儿的IGF-1表达水平也同样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IGF-1在不同类型的脑肿瘤中存在显著差异,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了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血浆生长抑素(SS)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95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IGF-Ⅰ和血浆SS含量测定,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和血浆SS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0.6018,P<0.01)。结论: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和血浆SS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Survivin在反应性和肿瘤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urvivin、bc l-2和K i-67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与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达的区别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PV6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正常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survivin、bc l-2和K 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脑组织中三者均为阴性表达;survivin、bc l-2和K i-67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组中阳性率分别为26.7%、26.7%和22.2%;在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组中阳性率分别为53.2%、50.0%和70.2%;在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8.1%、79.2%和95.2%。survivin、bc l-2和K i-67在增生组与低级别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survivin和bc l-2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及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bc l-2和K i-67联合应用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L-精氨酸孕期干预后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及结合蛋白3水平的变化,探讨L-精氨酸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被动吸烟法造大鼠IUGR模型,孕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L-精氨酸小剂量和大剂量防治组,每组9只。孕21d剖宫取胎,测量胎鼠体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GF-Ⅰ、IGF-Ⅱ及IG-FBP-3水平。结果对照组、模型组与小、大剂量L-精氨酸防治组IUGR发生率分别为3.92%,54.95%,5.55%和9.09%。模型组大鼠血清IGF-Ⅰ、IGF-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小剂量和大剂量L-精氨酸防治组与模型组相比,IGF-Ⅰ、IGF-Ⅱ水平明显增高(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IGFBP-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小剂量和大剂量L-精氨酸防治组与模型组相比,IGFBP-3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L-精氨酸可增高被动吸烟致宫内发育迟缓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的水平,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水平,从而促进胎鼠发育,防治IUG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 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IGFBP-3)诊断矮小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的价值.方法:①对64例身材矮小患儿用精氨酸激发试验和左旋多巴激发试验检测其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两项药物激发试验GH峰值均<10ng/ml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GHD组,40例),其中有一项激发试验GH峰值>10ng/ml,即可确实诊断为特发性矮小症( ISS组,23例).选取4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②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F-Ⅰ和IGFBP-3水平.结果:①血清IGF-Ⅰ水平,GHD组为(80.35±32.46)ng/ml,ISS组为(123.26±62.13)ng/ml,正常对照组为(362.20±78.21)ng/ml;血清IGFBP-3水平,GHD组为(2.67±1.32)ng/ml,ISS组为(3.62±1.524)ng/ml,正常对照组(6.39±1.06)ng/ml.②GHD组和ISS组患儿血清IGF-Ⅰ和IGFBP-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 ;GHD组比ISS组患儿血清IGF-Ⅰ、IGFBP-3水平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按正常对照组x-2s作为临界值诊断GHD,IGF-Ⅰ的阳性率为95%; IGFBP-3的阳性率为92.5%;IGF-Ⅰ、IGFBP-3水平同时评价时,阳性率为87.50%.结论:IGF-Ⅰ、IGFBP-3检测可用于诊断身材矮小儿童的生长激素缺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为FGR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分别采集确诊FGR组、正常对照组和巨大儿组胎儿脐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测定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含量。结果 1.FGR组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下降,巨大儿组脐血清IGF-Ⅰ水平升高;2.新生儿脐血清IGF-Ⅰ、IGF-Ⅱ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脐血清IGF-Ⅰ水平与胎龄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脐血清IGFBP-3水平与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3.脐血清IGF-Ⅰ与IG-FBP-3水平与产妇产前体重呈明显正相关关系,IGF-Ⅱ水平与产妇产前体重呈正相关关系。结沦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可作为预测胎儿和胎盘生长发育情况的参考指标,IGF-Ⅰ水平是其中最灵敏的指标;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FGR的重要原因之一;监测产妇产前体重可以间接反映胎儿血IGFs及IG-FBP-3水平,进而反映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变化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关系及意义。方法:肝硬化患者46例,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B、C三组;正常对照组32例。分别测定他们的肝功能、IGF-Ⅰ、IGF-Ⅱ值。比较正常组与不同Child-pugh级别中肝硬化患者的IGF-Ⅰ、IGF-Ⅱ变化。结果:肝硬化患者IGF-Ⅰ、IGF-Ⅱ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01),IGF-Ⅱ的敏感性高于IGF-Ⅰ,联合测定有协同评估肝功能及提示预后的作用。结论:肝硬化患者IGF-Ⅰ、IGF-Ⅱ可作为病情及预后评估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水通道蛋白(AQP)4和AQP8在人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进一步阐明星形细胞瘤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人各个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标本55例。以肿瘤周围相对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行病理诊断和分级,Western blotting、RT-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瘤组织中AQP4和AQP8的表达情况。结果: AQP4和AQP8主要分布在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瘤细胞的胞膜和胞浆内;和对照组比较,AQP4及其mRNA在低级别(Ⅰ~Ⅱ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降低,但在高级别(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表达又上调;而AQP8及其mRNA在低级别肿瘤组织的表达增强,在高级别肿瘤组织中表达进一步增强;AQP4和AQP8分别在低级别之间、高级别之间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QP4与AQP8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是有差异的,两者在人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酶联法和化学法对31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血清IGF-Ⅰ、VEGF和TSGF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前血清IGF-...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了心脏彩超联检血清心特异性肌钙蛋白(cTn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了血清cTnI、IGF-Ⅰ和IGFBP-3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先天性心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脂联素和透明质酸(HA)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7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IGF-Ⅰ、脂联素和HA含量测定,同时设6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脂联素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P<0.05),而HA水平明显升高,且二者与HA水平呈负相关(r=-0.737、-0.692,P<0.01).结论: 检测血清IGF-Ⅰ、脂联素和HA水平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铁蛋白(S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比色法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SF、IGF-Ⅰ和SOD、MDA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比较.结果:各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F、MDA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了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2例ACI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cy和IGF-Ⅰ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ACI患者治疗前血清Hcy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结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血清中IGF-Ⅰ水平在刺激小鼠结肠癌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将Colon 38腺癌组织块(碎片)植入肝脏特异性IGF-Ⅰ基因缺失(LID)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的盲肠表面。总共156只5周龄的雄鼠接受了肿瘤移植,其中对照组74只,LID组82只。两组小鼠分别又随机分成两个亚组:对照组30只鼠、LID组31只鼠接受腹腔注射重组人IGF-Ⅰ(2 mg/kg),每天2次,共6周;对照组44只鼠、LID组51只鼠接受盐水注射。结果接受IGF-Ⅰ注射组的LID和对照小鼠,血清IGF-Ⅰ和水平均升高。较高血清IGF-Ⅰ水平的小鼠的结肠癌发生率,肝脏转移率,VEGF表达及血管密度均显著高于较低血清IGF-Ⅰ水平的小鼠。结论结肠癌组织VEGF的表达和血管的密度依赖于血液中IGF-Ⅰ水平。血液循环中IGF-Ⅰ水平在结肠癌发展和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肝硬变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肝硬变患者骨代谢的影响,将44例肝硬变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B、C三组,并用3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IGF-Ⅰ、骨钙素(BGP)和右跟骨骨密度(BMD)值。结果表明,B、C组肝硬变患者IGF-Ⅰ、BGP和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肝硬变越严重,IGF-Ⅰ、BGP、BMD降低越明显。IGF-Ⅰ分别与BGP、BMD呈正相关(r=0.398,0.357,P<0.05)。IGF-Ⅰ减少可能是肝硬变患者骨质疏松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疾病组)及10例同期住院待产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及胎盘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两组血清中IGF-1浓度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IGF-1在两组胎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疾病组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疾病组与对照组胎盘组织IGF-1表达部位无差异,在疾病组表达明显降低。胎盘IGF-1表达强度与血清IGF-1水平存在直线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分别对出生时体重正常新生儿与宫内生长迟缓的低体重新生儿脐血的IGF-Ⅰ及IGFBP-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宫内发育迟缓组新生儿脐血的IGF-Ⅰ及IGFBP-3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IGF-Ⅰ和IGFBP-3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对胎儿的宫内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特发性中枢性早熟(ICPP)女童的诊断以及与单纯性乳房发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本文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检测了ICPP组和单纯性乳房发育组与正常青春发育组和未发育组的女童空腹血清IGF-Ⅰ水平,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血清IGF-1和IGFBP-3在矮小症患儿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矮小症患儿诊断中的价值.对青春发育前矮小症患儿9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48名,用精氨酸激发试验和胰岛素低血糖激发试验检测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并根据患儿GH峰值分为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CGHD组,20例)、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PGHD组,38例)、特发性矮小(ISS组,34例).采用CLIA检测血清IGF-1和IGFBP-3.对CGHD组、PGHD组、ISS组和对照组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进行两两比较发现,除PGHD组和ISS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文结果显示血清IGF-1和IGFBP-3检测对矮小症患儿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确诊CGHD有价值的指标,但对于PGHD和ISS患儿则需结合GH激发试验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滋养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IGF-Ⅱ mRNA)表达水平,评估IGF-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正常妊娠滋养细胞15例、妊高征滋养细胞15例中IGF-Ⅱ 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紫外凝胶图像分析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结果与正常滋养细胞比较,妊高征滋养细胞IGF-Ⅱ mRNA的表达强度显著降低(t=2.38,P<0.05).结论滋养细胞表达IGF-Ⅱ的多少,与妊高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