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s,ACS)包括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和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STEACS),NST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STEACS主要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心肌缺血的一组进展性疾病谱,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研究中,ACS分为ST段抬高型(STE-ACS)及非ST段抬高型(NSTE-ACS)两类,前者大部分发展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后者包括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心绞痛(UA)。研究发现,大多数ACS患者伴有糖代谢异常[1-4]。糖代谢异常包括糖调节受损(IGR)和糖尿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涵盖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其中NSTEMI与UA合称非ST段抬高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新鲜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涵盖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 方法:选择2003-01/2004-04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住院并 接受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按照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及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进行诊断分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3例(非ST段抬高组),男30例,女3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ST段抬高组),男27例,女6例。对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结果:进入结果分析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3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非ST段抬高组与ST段抬高组具有相同程度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血脂紊乱、高血压、肥胖、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P>0.05)。非ST段抬高组患者具有2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其病变血管数与ST段抬高维相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于ST段抬高组[狭窄程度<50%:8,3例;50%~74%:9,9例;75%~99%:53,43例;100%:1,20例,Z=3.45,P=0.001],但>75%以上严重的狭窄病变占总病变的76%。严重狭窄病变形态差于ST段抬高组(Z=3.23,P=0.001)。 结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更严重,而且较严重的病变形态多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特点.方法:将44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与同期6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A组急性心肌梗死前后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而心力衰竭、休克、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心肌酶学各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生理变化不同,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理变化,及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的临床分析,判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以及心功能的状况,从而对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作出初步的评估。方法:选取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心脏科住院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aVR导联ST段抬高>0.1mV、aVR导联ST段抬高0.05~0.1mV、aVR导联无ST段抬高3组。结果:aVR导联ST段抬高>0.1mV的患者急性期(1个月)以及随访1年后的病死率明显高于aVR导联无ST段抬高或aVR导联ST段抬高0.05~0.1mV者,且aVR导联ST段抬高程度与患者的临床预后有关。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以及随访1年内病死率高于aVR导联ST段不抬高或aVR导联ST段抬高幅度较低者,且往往血管病变较重,预后亦较差。尽早冠脉介入治疗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戴淑婷 《护理研究》2005,19(5):863-864
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电图(ECG)ST段抬高的振幅是反映心肌损伤程度的指标,与梗死范围及预后密切相关;但ST段抬高的形态对评价AMI预后的重要意义尚不明确.AMI时ECG特异的墓碑型ST段抬高是AMI早期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清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80例,分为4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25例、稳定性心绞痛组15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患者的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而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597,P<0.01)。在LVEF正常的患者中,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非ST抬高心肌梗死组患者的BNP水平仍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的患者(P<0.01)。结论血清BNP浓度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中明显升高,升高水平与LVEF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ST段抬高的不同形状在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范围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 77例首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再灌注前V3导联ST段抬高的形状分为ST段弓背向下抬高组(弓背向下组)24例,ST段斜坡型抬高组(斜坡型组)41例,ST段弓背向上抬高组(弓背向上组)12例。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弓背向下组、斜坡型组、弓背向上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分别为(2 287.0±1 001.2),(4 371.0±2 541.2),(5 322.0±3 219.6)u/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心肌梗死后第14天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8.8±0.1)%,(48.1±0.1)%,(41.0±0.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早期ST段抬高的形状不同对再灌注患者恢复期梗死范围及左室功能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以胸痛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心肌急性缺血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根据心电图ST段抬高与否分为ST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型,分类的结果直接决定了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策略的制订[1-5].传统理论认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血管往往是闭塞病变,其血栓成分多以纤维蛋白为主,可行溶栓治疗;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血管往往是非闭塞性病变,其血栓成分多以血小板为主,溶栓是绝对禁忌[4-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为观察组,同期诊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多支病变率(62.50%)、侧支循环建立比率(30.21%)及血管狭窄75%~90%、90%~100%发生率(28.13%、34.38%)均高于对照组(45.10%、12.75%、23.53%、29.41%)(P0.05),血管闭塞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17.65%)(P0.05);2组病变血管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75%以上狭窄病变发生率较高;侧支循环建立是心肌梗死形成非ST段抬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而发生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从不稳定性心绞痛(UA)至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一系列临床病征。现代诊疗策略以初始心电图有无持续性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对于ST段抬高的ACS,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是急诊科致命性胸痛的首要病因,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联合动态心电图(DCG)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定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常规心电图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存在DCG、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194例,以CAG定位罪犯血管为金标准,评估冠状动脉CTA、DCG及其联合应用检查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定位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最终经CAG确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179例;冠状动脉CTA联合DCG定位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罪犯血管的平均准确性(90.20%)明显高于单独应用DCG(68.98%)或冠状动脉CTA(80.41%)的平均准确性(P0.05);冠状动脉CTA联合DCG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定位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1%、77.78%、90.72%、98.83%和41.18%,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DCG或冠状动脉CTA检查(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联合DCG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位罪犯血管诊断优势明显优于单独应用DCG或冠状动脉CTA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NT-pro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心肌肌钙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4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2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3例),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四组研究对象的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并对三组的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进行比较。结果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的NT-proBNP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肌钙T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NT-proBNP与c Tn呈正相关。结论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NT-proBNP和肌钙T水平较高,可以作为反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心肌标志物,可以为疾病进展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不稳定的斑块,继而破裂、冠脉内血栓形成导致冠脉内血流量减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急诊PCI治疗,30例患者发病后2~6 h进行手术;70例患者入院后立即(2 h)采用PCI治疗。分析不同时间内再灌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100例患者中,2 h手术者住院时间[(8.36±2.36)d]、室颤发生率(2.00%)、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4.00%)均优于2~6 h手术者(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与标准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急诊PCI治疗,可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