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分析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接受治疗的5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25例。对照组进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进行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将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随访2年,将两组的有效率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对照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都长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6.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方面的效果优于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于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分析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接受治疗的46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23例。对照组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进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进行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将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随访2年,将两组的有效率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对照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都没有观察组好。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方法。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治疗方法,更有助于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骨折的愈合以及康复。它可以广泛应用于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70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77.14%,高于对照组的45.71%(P0.01)。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部位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压钢板、外固定支架、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胫腓骨骨折患者150例,以上患者分为3组,加压钢板组、外固定支架组、交锁髓内钉组,分别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加压钢板组优良率和外固定支架组优良率分别与交锁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交锁髓内钉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加压钢板组和外固定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股骨干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应用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97.50%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术中失血量平均(310.29±60.56)ml、手术时间平均(66.89±9.67)min、住院平均(14.56±3.45)天均少于对照组的20.00%、(4440.80±70.67)ml、(78.87±8.78)min、(17.56±4.56)天(P〈0.05)。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创伤小,骨膜剥离少,符合现代骨科微创技术的观点,提高了骨折的治愈率,是一种理想、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入组90例患者分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组和加压钢板组各45例,两组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在硬膜外或腰麻下行急诊手术。结果: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组优良率88.89%,加压钢板组优良率7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01.6±12.5)d,优于加压钢板组(120.2±1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Gustilo分型为Ⅲa型以下的胫腓骨开放骨折的疗效优于加压钢板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与钢板内固定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作比较。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9.4%,两组优良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两组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断钉、断板或钉板松动,骨折再移位、患肢肿胀〉1w、肩肘关节疼痛、骨不愈合等,经统计学处理发现,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优于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胫骨骨折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交锁髓内钉组患者给予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开放组患者给予开放复位髓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交锁髓内钉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开放组治疗有效率为9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组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开放复位固定组(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和开放复位髓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效果均较好,但交锁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创伤小,术中不需广泛剥离损伤骨膜,骨不愈合、延迟愈合现象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的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83±1.4个月。观察组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1±1.8周,愈合优良率为95.00%,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对照组37患者骨折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5±2.1周,愈合优良率为72.50%,4例患者发生感染;二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操作简单,局部血供破坏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优良率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与钢板内固定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作比较。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9.4%,两组优良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断钉、断板或钉板松动,骨折再移位、患肢肿胀〉1w、肩肘关节疼痛、骨不愈合等,经统计学处理发现,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优于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10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股骨下段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A(锁定钢板)组,50例、B(髓内钉)组,46例.A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B组患者采用髓内钉治.结果:A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的共47例,优良率94%,B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的共38例,优良率82.61%.A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骨下段骨折临床疗效锁定钢板明显优于髓内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比较40例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40例采用普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和骨折愈合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骨折愈合快、骨折愈合质量高级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10cking ompression 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2例)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组(98例)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板治疗。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线恢复情况及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随访8-14个月,两组患者骨折伤均已愈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角畸形大于5°1例,对照组成角畸形大于5°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骨折愈合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64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应用带锁髓内钉扩髓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对照组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AO加压钢板、外固定支架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8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8例;A组:交锁髓内钉治疗、B组:AO加压钢板,C组:外固定支架。总结分析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B、c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c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优于AO加压钢板、外固定支架,且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AO加压钢板、外固定支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均为博罗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36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分组,交锁髓内钉组18例,应用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手术进行治疗;锁定钢板组18例,采用锁定钢板进行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和锁定钢板组比较,交锁髓内钉组患者手术切口明显更小,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肱骨交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均满意,但是二者对比而言,交锁髓内钉创伤更加小、操作简单,更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固定和钢板螺钉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治疗的96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其中50例患者66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46例51处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固定,术后观察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带锁髓内钉阎定优43例(86.0%),钢板螺钉固定治优34例(73.9%),A组疗效显著高于B组;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带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4例(发生率8.0%),钢板螺钉固定并发症17例(发生率36.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B组显著高于A组。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较钢板螺钉固定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心力遮挡小、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下肢长骨骨折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一组给予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术后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平均为8.2±2.2个月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平均为11.7±4.7个月。两组愈合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为发生感染。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临床疗效较好,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1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板治疗,对照组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骨折愈合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研究组给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48.6±10.8)min,出血量为(160±41)m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所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间粗隆骨折的疗效优于动力髋螺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