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郭玉琪  杜小梅 《河北医药》2013,(19):2924-2925
目的观察利福布汀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均给予基础化疗,对照组给予利福喷汀胶囊和左氧氟沙星片口服,观察组给予利福布汀胶囊和莫西沙星片口服,2组均治疗18个月。结果治疗后3个月末和6个月末,观察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末和18个月末,观察组痰菌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9.4%、55.9%,65.2%、47.6%,P<0.05)。结论利福布汀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确切,可以促进患者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福平与利福喷汀用于治疗肺结核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包含利福喷汀的抗结核治疗,对照组给予包含利福平的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和病灶显著吸收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和病灶显著吸收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喷汀抗结核治疗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较少,是肺结核患者较为理想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布汀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本次实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利福布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情况,X线胸片病灶吸收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空洞闭合总有效率为73.13%,对照组为59.70%,实验组病灶吸收率为79.10%,对照组为64.18%,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均较少,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布汀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痰菌转阴率高,空洞闭合总有效率高,病灶吸收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赵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109-110
目的评价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丁治疗难治性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市传染病医院2002年2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将200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以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丁药物治疗;对照组以氟嗪酸、力排肺痰、利福喷丁、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痰菌阴转、空洞闭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100例,痰阴转率87%。对照组100例,痰阴转率3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变吸收率91%,空洞闭合率72%,优于对照组显效率35%,空洞闭合率35%(P<0.05)。结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丁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较优,药物不良反应低,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朋冲  李志惠  赵杰  张红漫  李毅  崔丹  冯秀莉 《河北医药》2012,34(11):1645-1646
目的 评价利福布汀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选例标准的MDR-TB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含利福布汀,对照组含利福喷丁,同时联用其他相同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力克肺疾、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疗程18个月.结果 满疗程时可以评价疗效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利福布汀组)痰菌阴转率为73.91%,对照组(利福喷丁组)痰菌阴转率为63.64%,治疗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灶显效率为52.18%,有效率为78.26%;对照组病灶显效率为47.73%,有效率为72.73%,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布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司帕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司帕沙星或氧氟沙星联合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利福喷丁、乙胺丁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各个月痰菌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至治疗结束,治疗组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司帕沙星的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耐多药结核病的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陈焕  程海林 《安徽医药》2012,16(8):1154-1156
目的观察含利福布汀方案联合微卡(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连续纳入67例抗酸杆菌阳性复治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采用3L2PaVEThAK/6L2PaVETh/9L2PaVE方案,Ⅱ组采用3BPaVEThAK/6BPaVETh/9BPaVE方案;Ⅲ组在Ⅱ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微卡22.50μg,强化期每周一次深部肌肉注射,继续期每两周一次深部肌肉注射。结果治疗3、6、9个月后,Ⅰ组痰菌阴转率为40.9%、59.0%、63.6%,治疗3个月胸片或肺CT病灶吸收率为22.7%,空洞吸收率为13.6%;Ⅱ组痰菌转阴率为68.2%、77.3%、86.4%,病灶吸收率36.4%,Ⅲ组痰菌转阴率为86.9%、95.7%、100%,病灶吸收率分别为47.8%,空洞吸收率30.4%。利福布汀的不良反应与抗结核药物中常见的副作用一致。结论使用利福布汀联合微卡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菌阴转率、胸片或肺CT病灶吸收率、空洞吸收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利福布汀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利福布汀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为期18个月的随机、开放、对照临床试验。试验组:3BPaVEThAk/6BPaVETh/9BPaVE;对照组:3LPaVEThAk/6L2PaVETh/9LPaVE。结果试验组在各阶段的病灶显吸率与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平行对照组,且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在3个月时病灶有效率达100.0%(9/9),在6个月时痰结核菌阴转率达100.0%,与对照组同期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利福布汀不良反应为抗结核药物中常见的副反应。结论利福布汀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优于利福喷丁,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对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环丝氨酸联合其他可配伍的抗结核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治疗前后痰结核菌抗酸染色转阴,痰结核菌培养转阴,胸部X线摄片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痰结核菌抗酸染色转阴率和痰结核菌培养阴转率均为88.89%,病灶吸收率88.89%,空洞闭合率77.78%;对照组抗酸染色转阴率、痰结核菌培养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均为55.56%,空洞闭合率44.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丝氨酸及与其他可配伍的结核药配伍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能提高痰结核菌抗酸染色转阴率、病灶吸收好转率、空洞闭合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加替沙星和卷曲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以加替沙星和卷曲霉素为主,联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对照组以氧氟沙星和链霉素为主,联合药物同治疗组,疗程均为21个月。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4%,对照组痰菌阴转率60%,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灶显著吸收率50%,空洞闭合率68%,对照组病灶显著吸收率27%,空洞闭合率4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含加替沙星和卷曲霉素化疗方案治疗MDR—PTB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作为耐多药肺结核化疗的主要选择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并优化大七厘散中多个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以提升其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HPLC多波长切换法建立大七厘散中柚皮苷、人参皂苷Rg1、血竭素高氯酸盐、大黄素、大黄酚5个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面设计(CCD-RSM),优选出含量测定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及方法学评价。结果 大七厘散多指标含量测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加入量40 mL,甲醇体积分数75%,超声提取时间25 min,测得样品中柚皮苷、人参皂苷Rg1、血竭素高氯酸盐、大黄素、大黄酚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4,2.80,1.33,0.26,0.29 mg·g-1,且在线性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6.75%~100.01%,RSD为0.98%~1.94%。结论 CCD-RSM优化的大七厘散多指标含量测定提取工艺,实际值与预测值吻合度高,预测性良好,方法可行;采用HPLC多波长切换法建立的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方兵 《齐鲁药事》2004,23(9):58-59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次制粒法及其应用。某些片剂生产采用多次制粒,可得到十分满意的结果,对于药厂的片剂生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2012年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结果 5年来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1.91%(264/13844),264例院内感染中,感染率45.4%(120/264),好发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导管等,主要分布于ICU病房(38.3%,46/120),最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54.8%,136/248)。大部分患者基础疾病为慢性呼吸道疾病,平均感染年龄63.3岁,男女致病率之比为1.5∶1。结论控制糖尿病患者院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非常重要,需要监测重点科室、易感人群、好发部位,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Thymomas are the most common tumours of the anterior mediastinum, with most cases presenting incidentally. We present a case of extensive pleural thymoma initially thought to be unresectable, which was treated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pleuro pneumonectomy. We discuss the multimodality approach to management of this tumour, in particular the use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rior to surgical resec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针浅刺法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8月至3岁脑瘫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多针浅刺法结合康复训练,针刺治疗隔日1次,康复训练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每日1次,1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并运用粗大运动-66项(GM-FM-66)对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治疗1月)粗大运动功能动态改变以评分法进行测评。结果2组治疗前后GMFM-66积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2组组间治疗前后GMFM-66积分增长幅度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针浅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气钡双重造影在诊断小肠不明原因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或随访确诊小肠病变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及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比较两者检查结果。结果:MSCT检出率明显高于气钡双重造影(81.25%VS 6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P0.05)。结论:MSCT在小肠不明原因出血诊断中有一定比较优势,MSCT检查较气钡双重造影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小活络丸中9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 QTOF MS)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 RRHT(2.1 mm×50 mm,1.8 μm)色谱柱;流速为0.21 ml·min-1;柱温为30 ℃;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水(含0.1%甲酸和2.5 mmol·L-1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以乌头碱为内参物,测定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对于其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对相对校正因子进行重现性考察。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他8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同时利用外标法测定这9种成分,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的差异,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 在线性范围内,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对乌头碱的相对校正因于分别为1.736、1.979、1.0471、0.9242、1.2901、1.3078、1.2859、1.0948,建立了QAMS法测定小活络丸中9种生物碱的含量,其测定值与计算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本文方法可用于小活络丸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4例AD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胸腹联合平扫和增强扫捕,后期应用采用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原始横轴位图像对病变信息的存储最为可靠,24例患者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其中显示真、假腔24例,显示内膜片22例,腔内血栓形成9例,内膜破口15例。而不同的重组方式所得图像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时安全、准确、迅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教学模式下各种矛盾的客观存在,严重地制约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客观上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寻求一种能将图形、动画、声音、文字等各种媒体信息引入教学过程,适用学生人数多、直观性强的教学手段,以便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信息量、加强教师间相互交流,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而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就能有效地实现这些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