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心电图ST-T的改变。方法随机选择符合更年期综合征诊断,并排除高血压、心绞痛、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者103例,年龄43-57岁,平均51.4岁;另抽取健康男性103例作对照。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记录、活动平板试验及心得安试验,部分女性ST-T改变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12导联心电图ST-T改变、活动平板试验在两性间差异有显著性;心得安试验效果均明显。结论临床上对更年期综合征心电图的改变,要全面分析、综合判断,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更年期女性心电图改变的主要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2例更年期女性进行十二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112例心电图中正常范围者67例,占59.8%,其次以ST-T改变为多见,共25例,约占22.3%。结论:更年期女性心电图改变主要为神经-体液性因素所致,临床上要结合年龄、症状、心电图改变,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更年期女性心电图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60岁伴有症状、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更年期女性80例,进行同步十二导联常规心电图记录,由专业心电图医师分析诊断。结果:心电图正常者17例,ST-T改变39例,室性期前收缩16例,房性期前收缩6例,其他2例。结论:更年期女性心电图改变主要因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降低所致。临床应结合患者性别、年龄及症状等全面分析,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40岁以上妇女的心电图ST-T改变并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常常被疑为“冠心病”。本文研究分析了120例更年期妇女的动态心电图,对其ST-T改变的临床意义作以评价。  相似文献   

5.
张亚玲 《当代医学》2011,17(6):106-106
目的观察更年期综和征(MS)妇女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20例更年期女性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患者检查。结果出现ST-T改变者102例,同时伴有心律加快与体力活动无关。结论 MS女性ST-T的改变与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平衡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异常有关。治疗以调节内分泌及自主神经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8~2003年收治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83例,其中41例因心电图出现ST—T改变而被疑为冠心病,予以改善冠脉循环治疗,效果不佳,许多患者因此产生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对此,我们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更年期妇女动态心电图改变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亚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136-136,141
目的了解更年期妇女心脏等症状发生时与心电图表现的对应关系。方法30例不同年龄段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妇女佩藏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动态心电图出现心率增快、ST-T改变、心律失常三种类型的心电图改变。结论更年期妇女出现的心电图改变均无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1 更年期女性症状 目前到医院就诊的更年期女性心电图很多均有ST-T改变,在解释上很有困难,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更为明显,除了有头晕眼花,四肢冰冷,潮热出汗,情绪激动等症状外,并主诉胸闷、心慌、压迫感等不适.  相似文献   

9.
40岁以上的妇女常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查心电图可见缺血型ST-T改变,常被误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此观察261例门诊及住院病人的更年期妇女发作时的心电图及心得安实验,对此缺血型ST-T改变的临床意义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10.
女性更年期尤其在绝经后出现心悸潮热多汗、烦躁不安且心电图表现出ST—T改变。从2001—06—2004—06我院对56例患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改变了心电图缺血,临床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