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细胞凋亡与癌基因及细胞因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细胞凋亡与癌基因及细胞因子中国医科大学分子病理学研究室韩昱晨,贾心善被忽视了很多年以后,细胞凋亡的问题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是细胞的一种不同于坏死的死亡方式,...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生物学意义一、调亡(anoptosis)的概念1972年,J.F.RKerr、A.H.Wyllie、A.R.Currie3位病理学家提出叫做细胞凋亡的一个新的细胞死亡概念.他们在电镜下观察死亡细胞时发现,与坏死形态不同的细胞死亡现...  相似文献   

3.
抗癌剂和细胞凋亡片 之郎等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科学家在研究程序性死亡的同时,观察到了细胞凋亡。抗癌剂、放射线等非生理性因素可诱导癌细胞凋亡。所以,在肿瘤化学疗法方面,细胞凋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抗癌剂诱导癌细胞凋亡,癌与调亡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34、Fas分子/Fas抗原Fas分子存在于细胞膜,它与配体结合后可诱导细胞凋亡。与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清除、阻止淋巴细胞反应过度、清除病毒感染细胞等有关。细胞死亡有坏死(necrosis)及凋亡(apoptosis)两种方式。前者为细胞膨胀、细胞质...  相似文献   

5.
胶原病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原病与细胞凋亡1.细胞凋亡的功能细胞凋亡是以维持生命为目的并由基因调控的主动性细胞死亡。可根据细胞形态学变化(体积缩小、染色质凝集、断片化、凋亡小体形成)及生物学变化(基因DNA核小体单位断片化)而定义。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与(1)发生学上的细胞形...  相似文献   

6.
为生而死─—细胞凋亡(apoptosis)丸山征郎细胞凋亡(apoptosis)源于希波哥拉得词语,指秋叶凋落而言,其语源是“apo=脱离”与“ptoois=落下”。直到1972年爱丁堡大学病理学者F.H.Kerr和A.H.Wyllie提出了它在形态...  相似文献   

7.
细胞凋亡与癌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与癌基因奥山隆三等凋亡是在观察程序性死亡形态学变化时发现的一种现象。因它与癌瘤、艾滋病密切相关,而引起人们注目。科学家们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了肿瘤与凋亡之间的关系。现已证实某些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凋亡有关。癌基因c-myc和bcl-2虽...  相似文献   

8.
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北京中医药大学组胚教研室曹炜,牛建昭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组生化、形态特征明确的细胞死亡形式,它是一个形态学概念。细胞接受外来或内源性刺激后出现核固缩、染色质浓集、细胞膜皱折,并经出泡形成油滴状小粒,即说明...  相似文献   

9.
Fas抗原系统引起的细胞凋亡宫胁利男细胞凋亡作为将无用细胞排除的机制,是一种为保持机体正常状态所必要的生理性细胞死亡。当然,细胞凋亡在控制构成免疫系统的免疫担当细胞其分化、发育、增殖的免疫应答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凋亡的诱导最终归结于内因性核分...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与细胞凋亡小林信之现已明确,由于艾滋病病原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CD4淋巴细胞的死亡也属于细胞凋亡。HIV感染导致的CD4淋巴细胞死亡必然引起机体免疫机能不全,因此,从防止艾滋病发生观点来看,明确其发生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凋亡是细胞在基因调控下程序性地发生的主动细胞死 ,它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密切相关 ,在生命延续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 972年Kerr等提出了这一描述细胞死的概念。进入 90年代以来 ,凋亡相关的研究飞速进展 ,已发现多种与凋亡过程有关的许多分子 ,并逐步阐明了“不同诱因、不同细胞的细胞死调控机制”及其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关系。从形态学角度来看 ,凋亡多为散发 ,这一特征一般与细胞种类及发生原因无关 ,凋亡过程几乎都以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固缩、凋亡小体形成等变化为开端 ,并迅速进展 ,最终凋亡细胞被吞噬而清除。 1 980年 ,人们发现…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与细胞凋亡近年由于对凋亡的分子生物学的阐明,引起对Fas抗原的注意。Kerr等对肝炎组织的电镜观察明确了过去光镜所观察到的康西尔曼氏小体(Councilmanbodr)即是肝细胞凋亡的表现,作为肝炎活动性标志的碎屑样坏死,其领域中的细胞死亡主...  相似文献   

13.
细胞死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死研究的最新进展北京中医学院牛建昭凡是生命必有生老病死。细胞死(apoptosis)不仅在个体器官发生中是不可缺少的,并且是在细胞发生时已被“命中注定”的。这个“命”的物质基础就是遗传基因,它不仅决定了细胞的增殖,而且决定了细胞的死亡。apopt...  相似文献   

14.
为由于 Fas分子的缺陷 ,激活的淋巴细胞无法按照细胞凋亡 (apoptosis)的机能而死亡 ,导致淋巴细胞异常增生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残留所引起的自身免疫疾病。MRL lpr鼠由于体内诱导细胞凋亡的 Fas分子基因异常 ,而出现淋巴结肿大、脾肿大 ,产生抗 DNA抗体等自身抗体 ,并引起肾炎、关节炎、血管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症状。淋巴细胞的数量是通过被激活的细胞表达的 Fas分子与其他细胞表达的 Fas配体分子结合后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来调节的。MRL lpr鼠由于缺少 Fas分子 ,就不能受其抑制而产生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和自身抗体。伴随细胞活化而产…  相似文献   

15.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特殊类型——FAB分类的M3,伴特征性的染色体易位t(15;17)(q22;q21)。日本一年内有2~3/10万人发病,占AML的15%~20%。自1988年中国上海报道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使23例APL96%达到完全缓解(CR),其后各国都开始应用。日本自1990年以厚生省白血病研究班为中心,用ATRA治疗复发、难治的APL109例,90例(83%)得到CR。ATRA治疗后的骨髓APL细胞呈程序性死亡,直到恢复正常造血达到C…  相似文献   

16.
58.中枢性和周围性免疫耐受自身反应性 T细胞和 B细胞在成熟过程中被清除掉而引起中枢性免疫耐受。如果成熟之后再使其处于免疫不应答状态 ,则产生周围性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性是使自身组织抗原反应性 T细胞或 B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的机制。其中一部分自身反应性T细胞是在 T细胞和 B细胞成熟过程中 ,因接触自身抗原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而凋亡。胸腺清除自身反应性 T细胞的过程就是阴性选择 ,该过程产生中枢性免疫耐受。其中部分自身反应性 T细胞和 B细胞因没有接触对应的自身抗原也能成熟。 T细胞和 B细胞一旦成熟后 ,再诱导其产生免…  相似文献   

17.
可溶性CD8增高与慢性肝病末梢血中的CD4(helper/inducer),CD8(suppressor/cytotoxic)抗原阳性T细胞数不仅能测定,而近年作为其活性化指标,血清中可溶型CD4(SolubleserumCD4,sCD4)和可溶型C...  相似文献   

18.
人类疱疹病毒 8型 (HumanHerpesvirus 8) ,是近年来从卡波济肉瘤 (Kaposi sSarcoma ,KS)中发现的一种γ2疱疹病毒 ,又名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Kaposi sSarcoma AssociatedHerpesvirus,KSHV )。其独特的DNA序列与嗜淋巴性的EBV和Saimiri疱疹病毒(HSV)有较高的同源性。HHV 8编码多种与细胞蛋白同源的蛋白 ,可扰乱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 ,引起细胞转化和永生化。它与卡波济肉瘤、多中心性卡斯特莱曼病 (MulticentricCast…  相似文献   

19.
动脉硬化の成り立わ(6)中谷矩章五岛雄一郎白求恩医科大学吴宣刚译注平滑筋细胞增殖因子RossandGlomset提唱,中膜平滑筋细胞作用增殖内膜移世考腹部大得中膜平滑筋细胞血小板因子含血清加培地血小板因子血清培地培.血小板因子含培地地平滑筋细胞著增殖...  相似文献   

20.
1.HTLV-I相关疾病简介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T-celleukemia,ATL)的发现是与首次分离出人类逆转录病毒,即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I(humanT-celleukemiavirustypeI,HTLV-I)密切相关的。已经确认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