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2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总结、分析本组21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顺利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8例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好。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及早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张旭  王璐  白悦  陈天荣 《现代保健》2009,(34):62-63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适应证及同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5例急性结石充满性胆囊炎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并结合传统开腹手术实际情况做对比,总结了手术时机的选择和实际操作体会。结果发病时间在3~8d的55例急件结石件胆囊炎患者全部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无中转开腹。结论发病时间〉5d的急性结石充满性胆囊炎仍适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而且无需常规放置引流管。  相似文献   

3.
和嘉明 《现代保健》2010,(13):160-161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9年6月对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12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手术方式。结果12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手术成功117例,其中3例行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胆囊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患者身心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85例急性结石胆囊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5例,全部病例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只要选择好手术时机、熟练腹腔镜操作技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高俊 《医疗保健器具》2008,15(12):91-92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手术成功44例,成功率84.6%,中转开腹8例;延期治疗的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长,中转开腹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较早期治疗的治疗组高。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宜及早施行,最好在发病72h以内,只要掌握正确时机,适时中转手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90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分析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作为治疗胆囊炎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肝胆外科接收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2例分为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7年3月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40例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排便时间、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更早,P<0.05;术后第3天时C反应蛋白(CRP)升高,白细胞(WBC)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WB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创伤小,胃肠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将某院近3年来9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首次急性发作组和慢性炎症急性发作组,并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与出现并发症病例数.[结果]延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问均高于早期手术组,且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慢性炎症急性发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问均高于首次急性发作组,且手术时间(P<0.05)和住院时间(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理想手术手段,但在临床操作中应严格规范操作程序进一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22例,均为我院普外科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回顾临床效果。结果:本次选取的普外科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完成,达100%成功率,未出现围术期死亡事件,无中转开腹情况。术中出血量为(167.4±21.9)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1.9±8.1)h,平均住院时间(6.5±1.7)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把握操作要点,可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具较高安全性,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技术难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38例急性胆囊炎LC的临床资料,并对术中难度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急性胆囊炎LC技术难度的因索有上腹部手术史或发作史,右上腹肌紧张,白细胞增高,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发病超过72h等.结论 急性胆囊炎不是LC的绝对禁忌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及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6例60岁以上手术治疗的老年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1.5%的病人存在不同类型的并存病,13.6%的病人胆囊坏疽,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9.7%,发病72h以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72h以内手术,治愈64例(97%),死亡2例。结论:老年人对急诊胆囊手术一般都能耐受,早期手术,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合理选用手术方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胆囊切除组(OC组,n=42)和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C组,n=44)。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OC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LC组(P0.05);而LC组术后切口疼痛以及切口感染和愈合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OC组(P0.05);LC组和OC对胆囊结石的疗效和严重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和OC对老年患者均安全可靠。鉴于LC的优点,推荐老年患者采用LC。  相似文献   

14.
赵磊  刘春庆 《现代保健》2013,(13):106-107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时如何安全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0月在普外科施行腹腔镜手术的3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过程进行讨论。结果:36例行腹腔镜手术者,全组患者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55min,中转开腹2例,平均术后第4天出院,本组36例患者均无胆管损伤、血管损伤。36例术后随访3~6个月,无黄疸、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注意正确掌握操作技巧,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时是能够安全实施的。  相似文献   

15.
阎雄 《现代保健》2009,(15):1-2
目的探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手术时间的选择。方法总结病历资料,分析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手术时间选择对手术难易程度、术后恢复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手术早期即发病后12h内行胆囊切除术18例,除1例胆囊萎缩手术时间超过1h外,12例行胆总管探查手术,均在1h内完成且无并发症发生。12h后手术158例,术中发现胆囊水肿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其中25例化脓,4例穿孔,2例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在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手术越早胆囊炎症越轻,手术难度越小,术后恢复快,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的胃肠功能和C反应蛋白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乃是我院肝胆外科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2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平均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3.6±3.5)小时、肛门排气时间(16.5±2.7)小时以及排便时间(25.7±3.3)小时,均明显少于开腹式手术组患者(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开腹式手术组患者(25.80%)(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为(10.4±2.5)mg/L,少于开腹式手术组患者(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促使患者的胃肠功能在术后更快的恢复,提高患者的C反应蛋白,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李红春 《中国校医》2006,20(6):653-655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行急性胆囊炎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2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121例成功完成LC,成功率93.03%,5例中转开腹,中转率3.97%,5例均在发病超过72h行LC;其中Calot三角区严重水肿、粘连致密,无法辨清胆管关系3例,胆囊癌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126例均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地选择病人,把握住手术时机并注重手术技巧,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王国庆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4):700-701,69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照组50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比2组患者术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术后对照组IgG、IgM、IgA降低较观察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及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90例,其中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治疗4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LC组)45例.所选患者均为急性发作72 h内,经B超或CT检查确诊.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开始床下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感染、腹腔出血、肠道粘连、肺部感染以及胆管损伤等.结果 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OC组(P<0.01);LC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OC组(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疗效较好,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的经济负担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袁桂芳 《中国卫生产业》2014,(7):20+22-20,22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将要进行胆囊切除的6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者3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性的护理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等指标。结果观察者30例患者,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83.3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护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中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