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共收治4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所有患者均为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失败,既往接受过含铂类化疗方案(包含分子靶向治疗)。40例患者按1∶1分为联合用药组(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20例,阿帕替尼单药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联合用药组及阿帕替尼单药组中位无进展期(PFS)分别为4.3和2.9个月,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5.0和4.0个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总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25%和75%,阿帕替尼单药组分别为13%和67%。联合用药组及阿帕替尼单药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骨髓抑制、纳差及腹泻,联合用药组未出现非预期不良反应。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疾病控制率及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控制,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丁丽芳 《智慧健康》2022,(30):79-82
目的分析艾坦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率。方法从2019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接诊的晚期胃癌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140例,使用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替吉奥)、研究组(替吉奥+阿帕替尼),比较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时,较替吉奥的单一治疗而言,替吉奥与阿帕替尼两者的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并且用药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霍华 《智慧健康》2022,(30):116-119
目的对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胃癌晚期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且分析。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晚期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进入医院后的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划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帕替尼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比较分析不同小组患者的各种药物治疗方法导致的毒副作用和疾病控制率,将不同小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统计。结果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毒副作用占用比例相差很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疾病控制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癌晚期患者运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方法,便于控制疾病,治疗效果良好,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尽管毒副作用加大,然而对治疗效果无影响,是患者可以耐受的,所以值得在我国临床上积极推广和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采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疾病控制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DCR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61.54%(P <0.05)。治疗后,两组的CA125、 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的CA125、 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可显著提升疾病控制率,降低患者的CA125、 CEA水平,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EA、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CEA、CA199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治疗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6例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500mg/d,口服,若出现严重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改为250mg/d,并维持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26例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14例,进展(PD)7例,总有效率为19.2%(5/26),疾病控制率73.1%(19/26)。且乳腺癌不同转移部位对预后无影响(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高血压及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65.4%和46.2%。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及控制,可在临床使用并进一步研究其长期疗效及远期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1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行阿帕替尼化疗,治疗组加用香菇多糖.治疗前后,用生活质量测评量表对患者进行QOL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获益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帕替尼联合香菇多糖可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临床效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吉奥(S-1)联合紫杉醇腹腔内化疗治疗伴有恶性腹水的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3例晚期胃癌合并腹水患者,根据体表面积确定替吉奥初始剂量,体表面积<1.25 m2,替吉奥40mg/次,2次/d;体表面积1.25一1.5 m2,替吉奥50mg/次,2次/d;体表面积>1.5 m2,替吉奥60mg/次,2次/d,早、晚饭后口服,连续服用14d,停药7d,21d为1周期.紫杉醇40mg/m2加入0.9%生理盐水1000ml-2000ml腹腔内灌注,d1、8,21d为l周期,2周期后行疗效评价.按照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33例患者均可进行客观疗效及安全性评价,CR 1例,PR 15例,NC+PD 17例,腹水有效控制率(CR+PR)为48.5%(16/33).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Ⅲ一Ⅳ度的白细胞减少占12.1%(4/33).结论:紫杉醇腹腔灌注联合口服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并腹水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7,(6):797-798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52%,对照组为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控制率上,观察组为76%,对照组为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的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与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在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4月—2021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30例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阿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对晚期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相关指标。结果 本研究最终入组30例患者,末次随访时间为2021年11月30日,客观缓解率为36.7%(11/30),疾病控制率为86.7%(26/3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9.2月 (95%CI为6.3~12.1月)。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集中在1~2级,包括口腔黏膜炎为14例(46.7%)、高血压为14例(46.7%)、乏力为11例(36.7%)、手足综合征为5例(16.7%)、恶心呕吐5例(16.7%)、腹泻4例(13.3%)等;高级别不良反应发生2例,包括3级口腔黏膜炎1例、3级手足综合征1例。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经药物治疗后控制良好或无须特别处理。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对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可控。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