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胃癌晚期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且分析。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晚期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进入医院后的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划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帕替尼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比较分析不同小组患者的各种药物治疗方法导致的毒副作用和疾病控制率,将不同小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统计。结果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毒副作用占用比例相差很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疾病控制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癌晚期患者运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方法,便于控制疾病,治疗效果良好,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尽管毒副作用加大,然而对治疗效果无影响,是患者可以耐受的,所以值得在我国临床上积极推广和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1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行阿帕替尼化疗,治疗组加用香菇多糖.治疗前后,用生活质量测评量表对患者进行QOL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获益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帕替尼联合香菇多糖可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临床效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采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疾病控制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DCR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61.54%(P <0.05)。治疗后,两组的CA125、 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的CA125、 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可显著提升疾病控制率,降低患者的CA125、 CEA水平,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 72例有可测量病灶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替吉奥单药化疗,根据体表面积不同口服替吉奥,40~60 mg/次,早晚各1次,连续给药14d,休息7d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疗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案化疗: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5-氟尿嘧啶375 mg/m2,120 h持续泵入,3周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8例,客观有效率30.56%;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6例,客观有效率1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毒副反应较多见,以白细胞及红细胞下降为主,多为Ⅰ~Ⅱ度,胃肠道反应以恶心、呕吐、腹泻为主,多数患者可耐受.观察组和对照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2.72%和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单要化疗毒副反应小、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9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分3个剂量等级给予替吉奥胶囊口服,给药4周后停药2周,6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39例患者1例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1例病情稳定,15例病情进展,治疗完全缓解率为2.6%,治疗有效率为33.33%,肿瘤控制率为61.53%。随访至2013年11月,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色素沉着等,全组未出现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患者,且无治疗相关性死亡者。结论:替吉奥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吉奥(S-1)胶囊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4例具有可测量指标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替吉奥胶囊80mg/m~2qd,分早晚2次口服,1~14d,停药7d后重复,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对照组21例采用优福定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总量400~600片为1个疗程,1个疗程6~8周。替吉奥胶囊连用4周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23例中CR3例、PR6例、SD10例,PD4例。有效率39.13%,疾病控制率82.60%。对照组21例中CR 0例、PR4例,SD7例,PD10例。有效率19.05%,疾病控制率52.38%。两组间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以消化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为主。两组比较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有较好疗效,给药方便,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9.
王建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3,(4):1-3
目的 研究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金湖县中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4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接受奥沙利铂+替吉奥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奥沙利铂+替吉奥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将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CEA、CA199、TSGF)水平、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缓解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A199、TSGF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A199、TS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骨髓抑制、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受损及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接受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可在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1例手术后复发的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60 mg/m2,第1天静脉输注1小时;替吉奥40 mg/m2,口服,2次/d,连用14天,21天为一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1例患者均可评价,2例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6例进展(PD).总有效率(RR)为47.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个月;其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腹泻、口腔黏膜炎、皮肤色素沉着等.结论 替吉奥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11.
《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0)
目的 对照顺铂联合替吉奥方案(CS方案)和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CF方案)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方法 在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EBSCO循证医学数据库、ASCO会议摘要、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检索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了8个RCT,共有患者1 562例.结果显示CS方案疗效优于CF方案,能提高晚期胃癌患者有效率(OR=1.79,95% CI:1.10~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8).亚组分析(中国人群)结果也显示,CS方案的有效率优于CF方案(OR=2.28,95% CI:1.56~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表偏倚的结果显示Egger's检验结果为:t=3.13,P =0.020,存在发表偏倚.高分文献发表偏倚的结果显示Egger's检验结果:t=2.36,P=0.078,无发表偏倚.不良反应方面:CS方案可以降低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恶心呕吐及腹泻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可以降低Ⅲ~Ⅳ度血红蛋白减少症,肝功能损害,口腔炎的发生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晚期胃癌治疗中,CS方案的疗效优于CF方案,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分析老年晚期胃癌31例,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d1;顺铂20mg/m2静脉滴注,d1~5;5-FU500 mg/m224小时持续泵入,d1~5。21天为一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1例患者CR1例,PR14例,有效率(CR+PR)48.4%(15/31),中位进展时间为4.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结论:DCF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96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胃癌D2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226.31±36.34)min、淋巴结清扫数量(12.97±4.01)个,与对照组相比(220.48±29.89,13.19±3.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失血量(114.49±20.27)mL、术后排气时间(3.18±0.42)d、切口长度(4.35±0.56)cm等其他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168.29±39.78,5.39±0.66,16.34±2.04),(P<0.05);对照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总发生率(29.17%),高于观察组(12.50%,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可以达到开腹手术治疗效果,具有切口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Wattana Leowattana Pathomthep Leowattana Tawithep Leowattana 《World Journal of Methodology》2023,13(3):79-97
Gastric cancer (GC) is believed to be the fifth most common cancer and the third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worldwide. Treatment techniques include radiation, chemotherapy, gastrectomy, and targeted treatments are often employed. Some hopeful result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GC immunotherapy have already changed treatment approaches. Along with previous combination medicines, new immunotherapies have been developed that target distinct molecules. Despite ongoing studies into the current therapeutic options and significant improve ments in this field, the prognosis for the ailment is poor. Since there are few treatment options and a delay in detection, the illness actually advances, spreads, and metastasizes. The bulk of immunotherapies in use today rely on cytotoxic immune cells,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gene-transferred vaccines.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have become more popular. In this review, we sought to examine the viewpoint and development of several immunotherapy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advanced GC, as well as the clinical results thus far reported. Additionally, we outlined tumor immune escape and tumor immunosurveillanc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晚期胃癌患者体质较差,为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增强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本研究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1-01-2017-12-31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治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25例作为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2mL/支),20mL/d,静脉滴入,d1~d14;卡培他滨(0.5g/片)口服,1 250mg/(m2·次),2次/d,d1~d14;21d为1个周期。选择同期条件相同采用单纯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25例患者作对照,卡培他滨口服,1 250mg/(m2·次),2次/d,d1~d14;21d为1个周期。两组均在治疗2个周期结束1周后行临床疗效观察,评估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KPS评分、白细胞计数、N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2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lief,PR)10例,稳定(stable disease,SD)7例,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6例,近期有效率为48.0%,对照组CR 1例,PR 9例,SD 8例,PD 7例,近期有效率为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5,P=0.663。治疗组KPS评分为(72.80±4.98),高于对照组的(70.20±5.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0,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为(4.12±0.88)×109 L-1,高于对照组的(3.18±0.73)×109 L-1,t=4.111,P<0.01。两组患者患者NK细胞活性、CD3和CD4升高,CD8下降,治疗组效果更明显,T细胞亚群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等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治疗前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口服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KPS评分和免疫功能,减轻化疗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等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奥沙利铂、羟基喜树碱、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联合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某科就诊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机械抽样随机将其中44例分为观察组,采取HLOF方案;余者26例分为对照组,采取HLPF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3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5%)(P﹤0.05),进展率(4.5%)显著低于对照组(30.7%)(P﹤0.05)。观察组患者的进展时间[(5.3±1.4)月]及生存时间[(21.8±3.2)月]比对照组的[(4.2±1.7)月]及生存时间[(14.5±1.4)月]显著长(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对照显示,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神经毒性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羟基喜树碱、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联合应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热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热化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7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30例仅采用单纯放疗,综合治疗组40例在放疗同时及以后给予热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90% ~ 95%等剂量曲线,单次剂量1.8 ~2.0 Gy,总放射剂量50 ~70 Gy;热化疗自三维适形放疗开始后同步进行,热疗时维持温度41.5 ~43.5℃,每次1h,每周2次,共6次.热疗中同时给予注射用三氧化二砷20mg、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1000万U静脉滴注,进行4~6次,或三维适形放疗同时及治疗后给予吉西他滨0.6 ~1.0 g/m2 d1、8静脉滴注;顺铂20~30mg/m2 d1~3静脉滴注,每28天重复一次,总疗程3~6个周期.结果 治疗后3个月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CR+ PR为70.0%(49/70),其中放疗联合化疗组、放疗联合热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56.5%、88.2%,单纯放疗组有效率56.7%.放疗联合热化疗组有效率与放疗联合化疗组、单纯放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68,4.98,P<0.05),而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6.8%和20.3%,其中综合组分别为52.4%和26.7%,单纯放疗组分别为42.5%和16.2%,两组1年、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4.17,P<0.05;x2 =9.74,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未见穿孔、大出血、持续高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热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近期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耐受,且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期,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国产抗肿瘤血管生成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与联合T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0月,6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治疗组应用Taxol+DDP+5-Fu方案化疗同时联合恩度15 mg/d,加入生理盐水500 ml内静滴,连用14 d为1疗程,对照组单用Tax-ol+DDP+5-Fu方案21 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生活质量改变,不良反应,并记录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2.5%)和(34.38%)(χ2=5.067,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7.2个月及4.1个月(P﹤0.05)。结论恩度联合T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能显著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且不增加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积累病例和积极开展多中心临床协作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