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0例正常人、34例2型糖尿病肾病,52例2型糖尿病不伴DN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2型DM肾病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发生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无DN组,2型DM肾病组Ⅱ基因型及I等位基因发生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无DN组,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易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肾病(DN)。随着糖尿病的病情加重,其发生糖尿病肾病几乎无可避免,且损害并非仅局限于肾小球,同时也合并肾小管损害。1型和2型糖尿病患中分别有30%~40%和5%~9%发生肾功能衰竭致死。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常无临床表现,而一旦出现症状尚无法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肾病(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随着对氧化应激在DN发病机制中重要作用的认识,DN的抗氧化治疗研究更加深入。现就此领域的现状及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也是糖尿病(DM)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T1DM)患者DN的患病率为7%,是首要的致死、致残原因,2型糖尿病(T2DM)进展为DN的危险性高于T1DM,其发生仅次于大血管并发症。目前DN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因此其防治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治疗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DN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细胞外基质(ECM)在肾小管、肾小球聚集最终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其发生、发展与ECM合成降解失衡关系密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的平衡是ECM降解过程中主要调节因素。抑制ECM合成、分泌,促进其降解从而治疗DN的药物研究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干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糖尿病已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最常见的病因。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多,糖尿病肾病在ESRD病因中所占比例也逐年上升,成为影响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威胁之一。因此,研究DN的发病机制,并在DM的发生发展中阻止或延缓DN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DN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一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密切相关,积极干预这些因素有利于阻止或延缓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报道在1型糖尿病中DN的发病率40%~50%,2型糖尿病中DN发生率约20%.糖尿病肾病已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中最重要的原因.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超过5 000万,93%的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其中40%将发展为糖尿病肾病[1].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DM早期存在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高内压等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而这种改变是DN的始动因素,能诱发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生[2].  相似文献   

8.
欧美荣 《临床医学》2009,29(5):40-4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特点,以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此病。方法收集5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DN发病率与高血糖关系密切,与高血压、脑梗死、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结论DN是渐进性的,高血糖是DN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病率与病程呈正相关。在DN早期阶段,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能降低蛋白尿。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糖尿病患者并发DN的死亡率为未并发肾病者的30倍,而一旦发生DN,临床上则缺乏有效的方法制止其发展[1].故DN的早期诊断对其防治与预后都极为重要.本文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6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4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尿微量白蛋白(micro ALB-umin,M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hulin,IgG),α1-微球蛋白(d,-microglobulin,α1-M)的联合检测,旨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DN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而且临床糖尿病肾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将快速进展,大多数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发展为尿毒症。目前随着2型糖尿病(DM)发病率的增高,由糖尿病肾病(DN)所致的慢性肾衰竭也日益增多,已成为我国慢性肾衰竭的三大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