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霏  张凤祥 《家庭护士》2005,(10):23-24
14岁的儿子,上初中不到两个月,我意外得知他竟然有了女朋友。  相似文献   

2.
春节期间.我从外地回到老家。老家还是和从前一样.但又和从前不一样。母亲去世已经10年.父亲又娶了继母。继母和我们是一个村子的.她有两个儿子,均已成家。两个儿子与父新常来常往。  相似文献   

3.
王一明 《家庭护士》2006,(3S):56-58
生下儿子还未满月,就把奸情败露的丈夫赶出家门,性格刚烈的胡云乔给儿子起名叫胡灭祝,因为前夫姓祝。1年后,前夫又有了儿子,胡云乔认定这辈子她和儿子只有一件事最重要,就是让胡灭祝在人生的所有方面都超过前夫的儿子祝小亮。  相似文献   

4.
查一路 《家庭护士》2006,(1S):30-30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游玩。一天,我与儿子在一家大型超市转了一会儿,走出出口,发现儿子不见了。我找遍了超市,又去周边的几条街道找了很久,仍不见儿子。我焦急得心都要飞出来了,一想,还是去那家超市看看。在超市门口,儿子惊喜地扑了过来。  相似文献   

5.
程艳  石志业 《家庭护士》2006,(6S):46-46
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假如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玩渴了,一时找不到水喝,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那么你会怎么做呢?”儿子小嘴一张,奶声奶气地说:“我会把每个苹果都咬一口。”虽然儿子年纪尚小,不谙世事,但母亲对于孩子这样的回答,心里还是多少有点失落。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她的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  相似文献   

6.
《康复》2014,(1):55-55
患儿家长称他“神医”提起我眼中的好医生,还得从二十年前说起。那年我儿子六个月大,患腹泻,我们马不停蹄地跑了一家又一家大医院,经西医专家治疗收效甚微。后来我想到,我儿子可能足因早产而体弱多病,西药用得太多而产生了耐药性。于是火急火燎地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儿科,经儿科主任医师唐为勇医治,我  相似文献   

7.
娜尔丝:我有个4岁的儿子,皮肤很不好,一到夏天,面部、颈部及躯干等处就长痱子,我常给儿子洗冷水澡、擦香皂,可是痱子却越长越多,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8.
那是几年前的元旦,我回老家探亲。一天中午,下着雪,父亲从外面领进一个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老人住在十几里路外的村子,与我家隔着几座山,不知从何处打听到我在广东当记者,便冒着风雪找我“帮忙”来了。在老人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我才知道他为何事找我:老人在广东打工的儿子因故意伤害罪被分安机关逮捕,半年前关入了粤北某监狱。儿子写信给老人,说自己是个忤逆不孝的儿子、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要求老人替他解除和妻子的婚姻关系,并让妻子把女儿带走……  相似文献   

9.
儿子的礼物     
儿子虽然只有六岁,但给我送礼物却已有四年多的历史了。儿子第一次送礼发报给我是在他一岁半的时候,那天下午我下班后牵着儿子的手出去,  相似文献   

10.
1991年,我和吕丽萍友好地分手了,儿子张博宇跟随他妈妈生活。幸亏儿子那时年纪小,还不到3岁,不懂事,没有家庭破裂后那种揪心的疼痛。  相似文献   

11.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个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卢旨明 《华西医学》1998,13(2):133-136
本文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542名医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儿子和女儿的精神质呈负相关,母亲惩罚,严厉,拒绝,信与儿子和女儿的精神质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母亲生疏罚,严厉是影响儿子和女儿的精神质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我隔壁邻居大卫有个7岁的儿子叫克里。一天,大卫教克里如何在花园草坪上使用割草机除草。当他正教儿子在草坪的尽头如何转弯时,他的妻子简叫他过去问事情。当大卫去回答简时,克里推着割草机,穿过草坪,一直到花坛……花坛上留下一条两尺宽的凹槽。  相似文献   

13.
将军的断箭     
石哲 《家庭护士》2005,(8):38-38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作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  相似文献   

14.
每次看望瘫痪在床的母亲,儿子总是哭着不去,他害怕外婆已经显得苍老、呆痴、口鼻歪斜、见人哭泣已变了脸型的模样。 母亲瘫痪在床已经整整10年了,他们也有9年没有见面了。 中秋节到了,我对儿子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外婆其实特别想你,应该在她有生之年见她一面。”儿子听话了,和我们一起返回久别的老家。  相似文献   

15.
吕艳茹 《当代护士》2007,(6):49-51,47
(六) 陈一鹤还是带着儿子去了上海国际儿童中心,虽然一向敬重儿科蜚声本市的老主任,他本人也对白血病有着诸多的了解,但临到儿子头上,他本能地排斥这个不祥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爱的训练     
儿子问我:妈妈,你为什么把我爸爸的妈妈叫妈妈?你又不是我奶奶生的!我说:我和爸爸是夫妻啊,就是一家人了。那爸爸的妈妈当然就是妈妈的妈妈了。儿子并不罢休:那你叫,你现在大声地叫个妈妈我看。我有些尴尬,虽然平时也妈,妈地叫,但被儿子搞得这么正式还是头一回。但为了应付儿子,也只能边吃饭边大声地叫  相似文献   

17.
母爱有多深     
蓝林 《当代护士》2007,(6):40-40
她是我工作后独立值班收治的第一个病人。五十多岁的年纪,穿着乡下妇女常穿的那种对襟小棉袄,花白头发,额头眼角已经有了深深的皱纹。是两个民警把她抬到我们急诊室来的,她儿子因为赌博被警察拘留时她突然倒地人事不省,被警察匆匆送来的。  相似文献   

18.
案例故事: 宝宝为何吃不香 去年,小刘生了个儿子,小宝宝被一家人视为掌上明珠.断了母乳之后,小刘专门选购了一款进口奶粉.奶粉价格不菲,闻起来也挺香,可儿子却不爱吃.看着儿子日益消瘦,小刘急在心里.家人建议不如去医院,问问医生有什么办法. 小刘带着儿子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诊.一番检查后,医生给出了初步判断——牛奶蛋白过敏,建议她选用特殊配方奶粉.小刘对这个结果感到有些意外,儿子并没有拉肚子,也没有湿疹,怎么就过敏了呢?  相似文献   

19.
海默 《家庭护士》2006,(1S):7-8
当死神一步步逼近,面对巨额医疗费时,她选择了放入放弃治疗,她把生命中最深沉的爱凝结在给儿子的每一封信中,她相信浸润着母爱的信能穿越时空,陪伴儿子一生……  相似文献   

20.
方磊平 《家庭护士》2006,(2S):29-29
初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刘丽刚满半岁的儿子感冒了,又发烧又咳嗽.还不好好吃奶。夫妻俩赶紧送儿子去医院,打了半天点滴,还给孩子喂了一些药,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转。可是回家后,燕子的鼻塞仍很严重.经常张口呼吸.特别是吃奶时孩子更是“忙”不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