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人体肠道内存在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肠道细菌,这些细菌与人体环境保持平衡状态,共同参与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它们在防御病原体入侵、维持人体免疫系统稳态以及物质代谢与生物转化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肠道菌群的稳态是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而肠道菌群的失调与许多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结直肠癌、抑郁及炎症性肠病等的发生密切相关。多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介导的免疫损伤是炎症性肠病(IBD)的重要发病机制,在IBD患者中针对肠道菌群紊乱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阐述了人体肠道菌群组成、肠道菌群的功能及肠道菌群与IBD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是由宿主易感性基因、环境、肠道菌群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引发机体异常免疫炎症应答所致。研究证明,CD4~+T细胞分化成的辅助性T细胞17(Th17)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之间的失衡将导致IBD的发生。近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除直接参与IBD的发病外,部分菌群可通过分泌炎症细胞因子,或小分子物质如多糖A(polysaccharide A,PSA)、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等介导或影响Th17/Treg分化平衡,进而加重或缓解肠道免疫炎症反应,影响IBD的发病。本文就肠道菌群如何影响Th17/Treg免疫平衡及IBD的发病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肠道是接触外界食物抗原的主要部位,同时也是机体微生物寄居的主要场所。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肠道病原菌和外界抗原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在宿主与外环境间稳态的建立和维持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肠道免疫系统是否能有效地区分有害抗原(病原菌)和无害抗原(食物蛋白和正常菌群)对维持肠道的稳态平衡至关重要。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具有独特的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耐受性DC(尤其是CD103+DC)及独特的模式识别受体的表达在维持肠道对口服抗原和肠道共生菌耐受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肠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肠道黏膜免疫耐受的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炎症小体是一种细胞内多蛋白复合物,主要包括NLRP3、AIM2、NLRP6、NLRP12等亚型。识别相关刺激后,炎症小体进行组装并激活caspase-1,激活的caspase-1促进IL-1β和IL-18成熟和分泌。另外,活化的caspase-1也可裂解gasdermin D(GSDMD),导致特殊形式的细胞死亡——细胞焦亡。肠道稳态在维持机体健康中起重要作用,而炎症小体及细胞焦亡通路在肠道稳态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炎症小体及细胞焦亡在肠道稳态维持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维得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抗整合素α4β7单克隆抗体,在传统的认知中具有很高的肠道选择性,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大部分都局限在肠道内。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维得利珠单抗会阻断T细胞向炎症肠道组织的转运。因此,阻止T细胞转运到肠道,被认为是维得利珠单抗减轻肠道炎症的主要作用机制。然而,随着维得利珠单抗的广泛应用,其对除肠道以外机体其他系统的影响也时有报道,同时其作用的细胞亚群也不再局限于T细胞。维得利珠单抗对IBD患者肠道内的固有免疫细胞以及B细胞也有作用。此外,维得利珠单抗还可能用于治疗与肠内疾病活动相关的一些肠外表现(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 EIM),如周围关节炎和结节性红斑。该文总结了维得利珠单抗对IBD患者各系统的影响,以期帮助全面认识维得利珠单抗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以肠道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其发病机制仍不甚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感染及免疫等因素有关。固有免疫作为抵御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免疫调节的首道防线,其在IBD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可能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炎症性肠病与固有免疫调节进展进行综述,有助于进一步阐明IBD的发病机制,也为IBD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铁作为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广泛分布于脑组织,并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研究显示脑铁代谢的区域性失衡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有关,而脑铁代谢紊乱与脑铁转运的改变有关。铁跨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及神经细胞均依赖于一系列铁代谢相关蛋白的介导,脑内铁代谢相关蛋白的协调表达对脑铁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 1,FP1)是迄今发现唯一的在细胞铁释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FP1广泛分布于脑组织,参与血脑屏障铁转运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是一种胃肠道的慢性免疫相关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与遗传因素、机体免疫失调、环境因素 (如饮食) 和肠道菌群等因素均密切相关。目前普遍认为饮食因素和肠道菌群均是IBD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而饮食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肠道菌群的改变也能影响饮食的作用效果。本文主要讨论饮食、肠道菌群以及饮食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对IBD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炎性肠病(IB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免疫机制异常在其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既往人们认为Th1细胞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失衡是造成IBD发病的主要原因,但是近年来发现了一种新的CD4+辅助T细胞亚群Th17,使IBD的发病机制得到了更好的解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与Th17相关的一些细胞因子参与了炎性肠病的免疫反应。通过这些细胞因子在炎性肠病中的作用,更进一步揭示了炎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为治疗炎性肠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李辉  宋佳  张晓岚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32(11):1364-1366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细胞生长分化、血管发生、伤口修复等生理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炎性反应肠病(IBD)发病过程中,TGF-β能够促进间质细胞增殖、迁移和聚集,增加细胞外间质(ECM)的合成进而诱导肠道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复发性较高。我国IBD发病逐年升高,但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且无根治性药物。近年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小分子代谢物逐渐被重视,对调节宿主病理生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色氨酸经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生的吲哚类物质与IBD关系密切。本文就吲哚类物质在IBD中的变化特点、生理功能及药物对吲哚类物质代谢通路的影响进行综述,以便深入了解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吲哚类代谢物与IBD的关系,为IBD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方向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12.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发作的肠道炎症反应失调性疾病。蠕虫及其虫源性蛋白对多种IBD动物模型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主要通过调节淋巴细胞的分化诱导2型辅助T(Th2)细胞免疫应答,并联合调节性T细胞(Treg)和调节性B细胞(Breg)抑制Th1细胞和Th17细胞免疫反应来有效抑制肠道炎症并进行组织修复。此外,蠕虫还可以调节固有免疫细胞如髓源性抑制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来影响IBD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短链脂肪酸(SCFAs)是一类碳原子少于6个的脂肪酸,主要由饮食中纤维成分经肠道菌群酵解产生,肠道中含量较多的为乙酸(C2)、丙酸(C3)、丁酸(C4)。它们能通过影响不同免疫细胞的功能参与肠道黏膜免疫反应,维持肠道稳态。目前研究发现,它们可通过识别Toll样受体(TLRs),活化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抑制组蛋白去乙酰酶(HDAC)活性等参与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短链脂肪酸对肠黏膜稳态的免疫调节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葛晓龙  曹裕  王婷婷 《免疫学杂志》2014,(12):1113-1117
Th17细胞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类能够分泌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的CD4+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慢性炎症关系密切。Th17细胞在肠道内的增殖、分化、成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是肠道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Th17细胞又能根据肠道内的变化分泌细胞因子来维持肠道免疫稳态,如IL-17、IL-22等。另一方面,肠道免疫机制异常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中占重要地位,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参与炎症性肠病的免疫反应,调节Th17细胞在肠道内的动态平衡对于治疗肠道疾病意义重大。本文就Th17细胞在肠道内的增殖分化、生物学功能、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以及关于Th17细胞动态平衡的调节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宿主肠道免疫系统的内在稳态是机体发挥正常免疫防御功能的重要前提,而这种稳态会随着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或是宿主生理和病理性免疫应答被打破。肠道免疫系统通过多种细胞和分子机制实现肠道免疫微环境的稳态维持和重建。一旦调控机制出现异常,将会导致免疫功能失调和多种免疫性疾病乃至肿瘤的发生发展。MAPK信号通路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存活等重要生理功能的关键胞内信号通路。研究显示该信号通路在调节肠道局部微环境的稳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概述MAPK信号通路参与肠道免疫失衡机制及其在肠道相关疾病发生发展和干预前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类型.它是在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下由肠道免疫调节紊乱引发的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了两型IBD的发生和发展,其中ICE、辅助T细胞Th1/Th2在两型IBD中的功能和角色受到重视.对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中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为IB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短链脂肪酸(SCFAs)主要由膳食纤维经肠道微生物群发酵产生。而肠道微生物群在人类健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变化经常与疾病相关。越来越多研究证实SCFAs影响共生微生物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宿主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治疗应答效果。因此,该综述主要讨论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SCFAs对肠道免疫稳态及癌症的发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免疫调节功能障碍在IBD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 Th)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Th细胞分化不受调控及其细胞因子过度激活时, 免疫系统会转变成促炎状态, 进而诱发自身免疫性炎症。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h17细胞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了IBD的发病。这些发现使Th17细胞及调节其发育和功能的途径成为治疗的靶点。文章就Th17细胞在IB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性粒细胞是固有免疫抵抗微生物的主要执行者, 因此中性粒细胞对于维持肠道环境内稳态非常重要。当机体受到外来微生物入侵时, 局部组织发生感染, 中性粒细胞被激活并募集到感染部位, 通过吞噬、脱颗粒、NADPH氧化酶依赖性杀菌等功能发挥作用。有研究表明, 在炎症发生的早期, 中性粒细胞起着重要的抗感染作用, 而在炎症晚期, 中性粒细胞持续存在, 由于细胞凋亡, 细胞内毒素释放入感染部位, 对感染组织持续损伤。然而, 中性粒细胞在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中的相关作用机制目前并不明确。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中性粒细胞在IBD中的相关研究, 阐述了其在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指克隆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同时也包括一些其它非传染性的肠道炎症,是一类以免疫应答失调导致持续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IBD的病因和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还并不明确,一般认为是在遗传易感性的个体身上,由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免疫因素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对肠道微生物菌群发生了过度的免疫反应而最终导致了肠道炎症。IBD传统的治疗方法并没有很好的效果并常常伴随着强烈的副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对免疫因素在IBD发病中所起作用的研究日益深入,不断出现着一些针对IBD发病机制的新的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