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妇科射频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妇科射频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脱垂程度、盆底肌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子宫脱垂程度平均值均高于治疗前(P < 0.05),观察组治疗治疗后子宫脱垂程度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盆底肌功能平均值均高于治疗前(P < 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功能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妇科射频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子宫脱垂的治疗优于传统的生物反馈电刺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分析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子宫切除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0例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成两 组.30例为对照组,应用传统常规方式治疗;30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盆底康复训练.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力、尿失禁评分、生活质量 评分以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子宫切除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 疾病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盆底肌力,降低尿失禁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盆底肌锻炼(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非脱垂子宫良性疾病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PFMT,试验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PFMT,采用会阴肌力测试法、盆底肌电值参数对术后3、6和12个月的盆底功能进行评估,观察比较不同治疗时间段出现下尿路及肠道症状情况,采用盆底功能影响调查问卷(PFIQ-7)与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估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一类、二类肌力OR值分别为2.962、2.636;术后3、6和12个月快慢肌比较,P时间<0.001、P组间=0.003、P交互=0.001;P时间<0.001、P组间=0.033、P交互=0.024;P时间<0.001、P组间=0.001、P交互=0.011。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出现下尿路及肠道症状情况较术后3个月减少,试验组此类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合理的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改善盆底肌功能状态,提升其生活幸福感,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PFMT治疗效果更佳,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陈蓉 《基层医学论坛》2024,(10):153-156
目的 探讨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应用于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萍乡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67例接受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传统组(33例)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训练组(34例)接受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2组盆底功能、尿动力学变化和盆底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1个月,训练组盆底功能(Ⅰ型肌纤维电压及肌纤维疲劳度、Ⅱ型肌纤维电压及肌纤维疲劳度)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训练组最大尿道闭合压、腹压漏尿点压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训练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简表(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PFDI-2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对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和膀胱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盆底功能指标[阴道收缩压(VSP)、阴道静息压(VR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VCT)]水平和尿动力学指标[功能尿道长度(FUL)、最大膀胱容量(MCC)及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SP、VRP均高于治疗前,VCT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SP、VRP高于对照组,VC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UL、MCC及Pdet-Qmax值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盆底功能,改善尿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用盆底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生物电刺激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产妇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盆底康复训练,n=79)和观察组(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生物电刺激,n=79),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肉肌力变化情况、性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肉肌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且观察组的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性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性交痛评分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33%(5/79),对照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46%(1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生物电刺激可提高产妇产后盆底肌肉力量,提高性生活质量,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唐宇丽 《大家健康》2016,(4):194-195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行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患者中选取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盆底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力及治疗前后尿失禁评分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及尿失禁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行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中予以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盆底肌力和尿失禁情况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训练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6例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egel组34例及康复训练组32例。对照组给予提肛法训练,康复训练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尿失禁发生情况及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尿失禁情况、性生活质量均较训练前有明显改善,且康复训练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提肛法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医学》2017,(4):313-315
目的探讨电刺激加生物反馈康复疗法对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研究。方法选取2015-11—2017-03间在阳春市人民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下或腹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后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于术后进行一般健康宣教。观察组于术后3个月开始,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主要包括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肉肌力、压力性尿失禁情况以及POP-Q分度。结果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即时两组患者盆底肌肉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即时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即时两组患者POP-Q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POP-Q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电刺激加生物反馈康复疗法可以有效改善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后导致的女性盆底肌肉肌力降低并减少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瑶  周柳晓  徐欢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7):1202-1205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应用推拿手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在浙江大学丽水医院行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成形术的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行推拿手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周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 < 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 < 0.01)。治疗前,2组患者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和术后1周与治疗前相比较,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和术后1周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 < 0.05)。在膝关节功能疗效方面,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9.68%,对照组为64.58%,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8.491,P=0.004)。  结论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对患者采用推拿手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于君  钟准鸣 《当代医学》2021,27(13):48-50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仪与拱桥式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4)、对照组1(n=33)和对照组2(n=33)。观察组为经阴道难产分娩产妇,对照组1为经阴道顺娩产妇,对照组2为剖宫产产妇。3组产妇均进行盆底康复仪与拱桥式训练。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肌力恢复、膀胱尿失禁及残余尿量、性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膀胱尿失禁及残余尿量情况、性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康复仪联合拱桥式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肌力与尿失禁情况,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孕产期盆底康复训练指导对盆腔脏器脱垂(POP)发病率及电刺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分娩并进行盆底肌力筛查及治疗病人1629例,分为对照组(795例)和观察组(834例)。对照组定期孕检,但未进行孕期干预,产后POP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定期孕检,进行孕期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质量管理、盆底肌肉锻炼,接受产后康复治疗,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并结合产妇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产后42 d复查分析2组产妇发病情况,于产后6个月进行随访及复检,观察产妇POP改善状况。结果产后42 d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肌张力达到Ⅰ级和Ⅱ级肌力水平比例明显偏高,POP-Q结果显示,对照组SUI患病率(38.23%)明显高于观察组(28.89%)(P < 0.05)。治疗6个月后肌拉力测试结果显示,2组Ⅰ级和Ⅱ级肌力水平比例明显减少,POP-Q结果显示2组SUI患病率明显下降,对照组SUI患病率高于观察组(P < 0.05)。治疗6个月后POP-Q改善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孕产期盆底康复训练指导能够有效降低POP的发病率,并能够有效提高电刺激对盆底脏器脱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对阴道前壁膨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产后阴道前壁膨出Ⅰ~Ⅱ度病人60例,根据病人是否自愿接受盆底康复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将治疗电极放入病人阴道内,作用于盆底肌肉,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并采集盆底肌电值,每周2次,每次30 min,12次为一个疗程,同时联合凯格尔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后健康宣教。比较2组病人阴道前壁恢复情况和盆底肌电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的60.00%(P < 0.05)。前静息阶段和后静息阶段,2组病人间盆底肌表面电位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在Ⅱ类肌纤维、Ⅰ类肌纤维和肌纤维耐力测试阶段,观察组盆底肌表面电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盆底康复可以提高盆底肌力,在阴道前壁膨出中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盆底肌肉康复器联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肌肉康复器训练,比较两组盆底肌力、1 h尿垫试验漏尿量、膀胱残余尿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评分、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功能性尿道长度(SFL)、腹压漏尿点压(ALPP)]水平和尿失禁生命质量问卷(I-QOL)评分。结果:训练后,观察组阴道动态压力、Ⅰ类及Ⅱ类盆底肌纤维平均肌电压、MUP、MUCP、ALPP和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膀胱残余尿量、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SFL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康复器联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应用于产后SUI患者中可提高盆底肌力,减少漏尿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尿动力学指标水平,提高其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纯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盆底肌肉锻炼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FD病人12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联合组与单纯训练组,各62例,联合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盆腔肌肉锻炼治疗,单纯训练组仅应用盆腔肌肉康复锻炼治疗,疗程为4周.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治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训练组 (P<0.01).治疗前2组病人盆底肌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联合组病人盆底肌电位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且联合组病人盆底肌电位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单纯训练组 (P<0.01).治疗后联合组病人的躯体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评分均较单纯训练组显著降低 (P<0.01).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盆腔肌肉锻炼治疗PFD能有效改善病人的预后及盆底电生理特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圆韧带联合骶韧带悬吊预防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00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圆韧带联合骶韧带悬吊。比较2组病人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盆底功能障碍相关情况[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OP-Q)评分、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简易版7(PFIQ-7)评分及盆底器官脱垂/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对性功能影响的调查问卷(PISQ-12)评分]。分析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2组病人手术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POP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Bb点(阴道前壁脱出距处女膜最远点)、C点(前穹隆或阴道残端距处女膜点)和Bp点(阴道后壁脱出距处女膜最远点)POP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术前PFIQ-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与足部穴位按摩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在产后早期对初产妇进行康复治疗,探讨中医参与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产后纤维肌力异常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对照组2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法(Kegel 训练法),治疗组采用 Kegel 训练并配合穴位按摩进行盘底肌力的康复治疗,通过对2组肌电压及自身满意度的统计,总结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康复治疗后,所有产妇Ⅰ、Ⅱ类型肌纤维肌电压均得到提升,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提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整体满意率对照组达80.5%,治疗组达90.0%,2组比较,P <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能帮助产妇提高Ⅰ、Ⅱ类型肌纤维的肌电压,对产妇盆底肌力功能的康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88例足月阴道分娩产妇回顾性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予以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个月时盆底肌力分级、性功能[女性性功能评分量表(FSFI)]评估结果及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尿流时间(VT)、最大尿道压(MUP)]检测结果差异,记录其产后6个月内盆底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中途失联2例,对照组产妇中途失联4例(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产妇盆底肌力分级正常率、Qmax、MUP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SFI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8.7±5.3)分vs(72.8±4.8)分,P<0.05],VT水平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予以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干预,对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性功能及泌尿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63-69
目的分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采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接诊的9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将其按不同治疗方案分组,即治疗组(盆底肌肉训练+盆底重建术)、对照组(盆底肌肉训练+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每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PDF-Q分度、PFDI-20评分、盆底肌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PDF-Q分度情况改善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FDI-20评分和盆低肌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FDI-20评分和盆低肌力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采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可促进患者恢复盆底肌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