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小儿推拿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43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益生菌口服等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按治疗方法不同,又分为联合治疗组(推拿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推拿组和思密达保留灌肠组.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4%,推拿组总有效率85.2%,思密达保留灌肠组总有效率85.9%,对照组总有效率58.1%.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推拿组与思密达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小儿推拿及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秋季腹泻疗效明显,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杨怀武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9):1106-1106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治疗小儿腹泻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的疗效。方法:将腹泻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2组,所有患儿均施行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85%。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小儿腹泻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李莉  李颉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07-1208
目的:观察思密达联用654-2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方法:对照组74例采用补液、抗病毒、口服思密达、合理饮食、对症治疗,疗程5~7d;治疗组76例在上述基础思密达联用654-2保留灌肠治疗,654-20.15~0.2mg/(kg.次),2次/d,疗程5~7d。结果:治疗组76例中显效41例(53.95%),有效28例(36.84%),无效7例(9.21%),总有效率90.79%;对照组74例中,显效22例(29.73%),有效31例(41.89%),无效21例(28.38%),总有效率71.62%,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思密达联用654-2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王辉 《临床军医杂志》2006,34(3):381-382
2005年6—10月,我院收治82例小儿急性菌痢,采用思密达联合庆大霉素灌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思密达灌肠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05~2009-12对住院的35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灌肠1周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恢复良好。结论:远端溃疡性结肠炎进行灌肠处理对结肠黏膜可起到很好治疗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自拟中药汤剂口服联合湿润烧伤膏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上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自拟中药汤剂口服联合湿润烧伤膏灌肠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湿润烧伤膏灌肠治疗,对...  相似文献   

7.
中药直肠给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药灌肠剂应用研究情况的综述,以期对该中药剂型的临床应用及开发借鉴。方法:在复习有关中药灌肠剂的临床应用、生产及新型型微型灌肠剂在中药方面的应用研究献的基础上,中中药灌肠剂的现状及发展进行概括。结果:中药直脾性给药可作为中药常用的用药途径,不仅适于中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的治疗策略,且可用于急慢性疾病的局部及全身用药,是中医治疗急症的有效途径。结论:固体形态的灌肠剂及微型灌肠剂是灌肠剂发  相似文献   

8.
王卫群  张熊丽  金燕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1):1278-F0004
保留灌肠法是临床上一种常用治疗方法,也是临床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我科应用思密达联合小檗碱放人生理盐水后,再用复尔凯胶瓶盖盖于塑料输液瓶上,采用静滴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引起的腹泻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中药外敷以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107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予以抗生素联合中药外敷以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6.15%,总体有效率95.38%;对照组治愈率54.76%,总体有效率88.10%。2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抗生素联合中药外敷以及保留灌肠对盆腔炎性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泌尿系疾病X线检查,最常用的是腹部平片(KUB)及静脉尿路造影(IVU).而这两种检查之前均需清洁肠道.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中药番泻叶内服代替清洁灌肠.由于中药番泻叶的炮制方法及服用剂量不易控制,常常影响了肠道的清洁效果,而且还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为此,我院于2002年6月~2003年1月对98例疑有泌尿系疾病的患者X线检查前的肠道清洁准备中,分别用中成药番泻叶冲剂与中药番泻叶作为肠道清洁剂并进行对比.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2000年2月开始我们对术后腹胀病人采取了中药灌肠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目前尚无特异药物治疗。我们采用甲硝唑加思密达、地塞米松、普鲁卡因保留灌肠联合静脉点滴氨苄青霉素治疗uc,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诊断符合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药灌肠结合心理护理措施对化疗病人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2006—01~2008—06于我院妇科接受化疗的62例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应用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应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结合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经Ridit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灌肠结合心理护理是预防化疗不良反应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不太明确的疾病,曾一般采用病因、精神、对症及手术治疗。武艺敬在1958年报告用中药五倍子灌肠治疗本病收到很好效果。其后我们在临床中试用冰硼散、锡类散对8位病员进行灌肠  相似文献   

15.
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健脾益气、解毒化瘀、清热除湿等中药内服,配合燥湿解毒、涩肠止泻中药煎汤灌肠;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诺氟沙星,泼尼松龙复合液灌肠。两组均15天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并随访观察治愈病例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65.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诊8个月~3年,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5.2%和3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月-2003年1月,笔者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3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结合中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5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证实为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梗阻的不孕症患者实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术后再连续进行2~3个月的通液、中药内服、保留灌肠及敷贴治疗.连续随访6~12个月,对再通率及怀孕率进行统计.结果:插管成功率100%,再通率95.5%,怀孕率手术后半年36%,手术后一年怀孕患者达45%.结论:输卵管介入再通术结合中药治疗不孕症创伤小,再通率高,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控讨中药配伍利多卡因保留灌肠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配伍利多卡因保留灌肠70例;先锋霉素及替硝唑静脉滴注70例,比较其疗效。结果:中药配伍利多卡因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中药灌肠治疗晚期肝癌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及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72例晚期肝癌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肥皂水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结果治疗7 d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52.78%(Z=-2.720,Z=0.006);治疗7 d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t=19.395、2.226,P=0.000、0.029),且试验组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4.377,P=0.000)。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晚期肝癌肠梗阻,能够明显缓解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患者排气、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曹霞  罗俊华 《人民军医》2007,50(8):485-485,495
目的:观察抗生素加中药和理疗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及预防复通后再阻塞的疗效.方法:以抗生素+中药灌肠、外敷+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98例为观察组;以采用常规方法治疗10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复通率、再阻塞率、受孕率及异位妊娠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复通率79.9%,重复粘连率17.7%,受孕率46.1%,无异位妊娠;对照组复通率55.7%,重复粘连率37.4%,受孕率33.8%,异位妊娠率4.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生素+中药灌肠、外敷+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可明显提高输卵管复通率,以及预防复通后再阻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