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林  熊明  张智  刘晓 《中医药研究》2012,(4):499-500
目的探讨床旁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术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Seldinger法,在床旁B超定位下,于心尖部或剑下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结果穿刺及急救心包填塞成功率高。导管留置3d~23d不等,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心包积液,具有安全、方便,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床旁超声引导下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6例心包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引流、注射药物等治疗。结果:56例患者均安全置管引流,临床症状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床旁超声引导下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是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恶性心包积液并发心包填塞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晚期恶性心包积液并发心包填塞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恶性心包积液并发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eldinger技术,B超导引下经皮心包穿刺,置入Arrow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积液引流后腔内注入顺铂40 mg、香菇多糖4 mg、地塞米松5 mg,参附注射液60 mL静滴14 d,联合中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穿刺置管引流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0例,无效3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79%。2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3 d(21~413 d)。结论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灌注顺铂和香菇多糖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并发心包填塞安全有效的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龚世江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297-297,499
目的:探讨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0例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定位下行剑突下或心尖部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当24小时量少于10ml2~3天,B超证实无心包积液后拔管。结果:40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放液量最少500ml最多2500ml外观为血性心包积液28例,淡黄色积液12例。留管时间最短4天,最长15天,复查B超无心包积液。结论:该方法引流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快捷、方便、安全、创伤少、恢复快,提高了生活质量。特别适用于心包积液量大,年老体弱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索应用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该类心包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经心包穿刺方式进行治疗,应用综合方式进行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经皮心包腔内置管术一次成功,全部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经导管引流方式对心包积液患者进行治疗,其方法安全、简便、易行,配以良好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8):2287-2287,2293
目的观察经皮心包腔置管引流并注入顺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对15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置入心包腔,持续引流心包积液,待充分引流后注入顺铂。结果 2例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总有效率87%,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法持续引流恶性心包积液后注入顺铂的方法较传统反复穿刺引流具有损伤小、疗效好、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包积液不同穿刺入路进行引流的疗效差别,方法 36例中到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在不同穿刺点穿刺置管引流,三天后复查心脏彩超查看心包积液多少 结果 36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均无组织脏器损伤及感染,心包积液引流彻底,心包压塞症状消失,导管留置时间3 d后心包积液均在4±mm左右,。结论 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段, 不同入路引流心包积液都能够起到减轻心脏压塞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总结21例恶性心包积液置管引流游泳药化疗的临床护理观察,采用Seldinger技术心包置管,深静脉导管引流后,注入化疗药物,加强导管护理,注意临床观察,本组置管27例次,导管阻塞4例次(14.8%),滑脱2例次(7.4%),穿刺点炎症3例次(11.1%),未见导管断裂,加强对心包置管的护理及注意注药的方法是本组治疗的关键,此方法不良反应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治疗疗效佳,心包置管引流注入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总结心包腔内置管联合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23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均行B超下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充分引流后心包内注入顺铂、丝裂霉素、白细胞介素-2、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进行化疗。结果23例患者中CR 18例(78%),PR 4例(17%),PD 1例(4%),有效率95%。结论心包腔内置管联合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09年7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的心包积液的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为16例,女性为9例,年龄分布为41.8±13.4岁,所有患者均心脏彩超检查为心包积液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在超声室采用二维B超直接介导下穿刺置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分析显示,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有明显变化(P〈0.05),对研究对象采用心包引流术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完全缓解患者为22例,占88.00%,部分缓解患者为2例,占8.00%,无效患者为1例,占4.00%,其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治疗后均无出现继发性感染、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随访半年均未出现心包缩窄临床症状。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心包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经皮心包腔穿刺导管引流抢救急性心包填塞1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我科收治1例大量心包积液急性心包填塞的患者经紧急床旁心包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减压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胸腔内静脉导管留置注入羟基喜树碱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改良的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将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并保留,在胸腔积液引流干净后,由导管注入生理盐水30 mL加羟基喜树碱10 mg及生理盐水10 mL加地塞米松10 mg,夹管24 h后再引流,无积液引出后再注入上述药物,夹管保留24 h,一般注药2~5次,48 h无积液引出则可拔管;同时服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加减。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每次抽胸水800~1 000 mL,然后将DDP 60 mg加生理盐水40 mL和利多卡因10 mL、地塞米松10 mg注入胸腔内,每周1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内静脉导管留置注入羟基喜树碱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深静脉留置管做心包穿刺引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包穿刺术可用于诊断和治疗,穿刺抽液送检验可明确性质及病原。穿刺放液可减轻心包填塞的症状,并可在心包内注射药物达到治疗目的。以前常规采用普通穿刺针后接橡胶管进行穿刺抽液,需多次进行穿刺放液,患者痛苦很大,特别是大量心包积液者。笔者最近采用深静脉留置管行心包穿刺引流心包积液,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胸腔积液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方法,治疗组采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方法。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厚度、胸膜粘连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安全性好,不易滑脱,且便于日常护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五苓散加减及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术前先行B型超声波对穿刺点进行定位,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铺巾后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引流袋引流胸液;并结合五苓散加减煎服.结果 30例均能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无出血、气胸、胸膜反应等并发症.置管引流6~34d,平均(17.5±3.8)d.一般引流12h后自觉胸闷、气促改善,咳嗽也自觉明显减少,心悸亦有改善.引流前后呼吸、心率变化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五苓散加减及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创作小、操作简单、明显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心包积液常见于低蛋白血症、急性心包炎、晚期肿瘤心包转移,尤以肺癌、贲门癌、食管癌多见.心包积液会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以至影响其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大量心包积液的传统处理方法为心包穿刺抽液和心包引流术,但心包穿刺容易造成心肌、冠状动脉损伤,且不易抽尽;心包引流术需全麻或局麻,创伤较大,给患者增加痛苦,置管常用硅胶管外接引流瓶,长期应用易感染.义乌市中心医院2000年2月-2004年2月对28例晚期肿瘤心包转移患者置中心静脉导管抽液,效果良好,现将方法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量心包积液是常见的心脏急诊,治疗上常需行心包穿刺抽液,穿刺过程中风险较大,可能会导致心脏损伤、心律失常,甚至死亡[1]。我院近几年来采用经皮心包穿刺微导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共1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中等量到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行心包积液引流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0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其中19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均无组织脏器损伤、感染、心律失常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术中、术后病情观察,特别是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导管脱落等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和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 有些病人心包积液生长迅速,且积液量大,需要反复穿刺放液,这样既繁琐.又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动静脉留置针心包穿刺,间断引流心包积液,却避免了上述不良反应,自1994年以来,我们对6例恶性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45~67岁.采用了动静脉留针心包穿刺,间断引流,并注入药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术前准备1.1 心理护理:反复心包穿刺会给病人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术前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治疗目的、安全性及操作过程,以消除其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取得合作。1.2 协助医师完善各项检查,全面了解病情,掌握适应证。备齐术中所用药品,心电监护仪和心脏除颤器。术前一餐禁食,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安定10mg。2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20.
置管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心包积液在晚期恶性肿瘤中并不少见,文献报道35%的肺癌和25%的乳腺癌尸检中发现心包转移[1].恶性心包积液发展迅速,常引起心包填塞.心包穿刺抽液是缓解心包填塞的有效方法,但心包穿刺危险性大,严重并发症高达20%,且缓解期短,积液难以控制.我院1998年10月-2004年6月对88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采用深静脉留置管引流并腔内顺铂化疗的方法行姑息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