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7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24 h及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学科加速康复外科在肺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VATS下肺癌根治术的121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9例,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62例为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加速康复外科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h、6h、12h及24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胸管留置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未发生肺不张及静脉血栓栓塞。结论多学科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肺癌VATS术后患者疼痛,防范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舒适护理在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给予常规结肠癌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n=3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围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可减低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48例结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肠道准备等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FTS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前和术后3 d血清Ig A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清Ig A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血清Ig A指标较术前均有升高,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FTS护理,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通过两种术式的比较,评价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05月我科行全腔镜下肺叶切除35例术前分期为pT1N0-1M0肺癌患者的资料(VATS组),全组病例均采用全腔镜四孔法完成手术。选取同期行常规开胸手术35例术前分期pT1N0-1M0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VATS组1例患者中转开胸。VATS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开胸组患者(P<0.05);VATS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将结直肠癌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向式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和可行性。方法131例肺癌患者,均采用单向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观察其临床结果,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1例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过程中6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胸;3例采用右中下肺叶切除术。131例患者手术时间(156.8±30.4)min,术中出血量(101.2±23.3)ml,清扫淋巴结(13.7±2.9)枚,淋巴结转移23例(17.6%),术后病理:腺癌97例,鳞癌31例,腺鳞癌3例,术后病理分期:Ⅰa期11例,Ⅰb期36例,Ⅱa期40例,Ⅱb期31例,Ⅲa期13例,术后拔管时间(5.1±0.7)d,住院时间(7.5±2.6)天。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围术期死亡。结论单向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除术将单操作孔和单向式两种手术理念合理地结合,能将单向式VATS的优势贯彻于肺癌根治术中,安全、可行、更加微创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183例NSCLC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76例(VATS组),传统开胸(open thoracotomy,OT)肺癌根治术107例(OT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液引流量、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VATS组和OT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2.7±27.5)min和(117.2±42.1)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7±42)ml和(543±19)ml(P<0.05),术后胸液引流量分别为(414±13.8)ml和(472±24.3)ml(P<0.05),胸引管拔管时间分别为(3.2±0.9)d和(3.8±0.3)d.VATS组和OT组平均每例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分别为17.8枚和17.2枚(P>0.05).VATS组和OT组围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8%和25.2%(P<0.05),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1.3%和2.8%(P<0.05),死亡率分别为1.3%和5.6%(P<0.05).结论 随着胸外科医生VATS的操作技巧日益娴熟、腔镜设备的不断完善,全胸腔镜有可能在肺癌手术中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电视胸腔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146例纵隔肿瘤患者分别实施术前常规护理(对照组)和综合护理干预等措施(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疾病认知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术前心理、术后康复指导等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疼痛耐受度等,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最近几年前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 ,将应用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24%(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6%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72%,(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可缩减患者住院时间,促使患者早日痊愈,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5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亲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实施择期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1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术前心理疏导、术中温馨陪同等亲情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低于于常规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模式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唇面牙龈瘤手术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手术的114例唇面牙龈瘤患者分为2组,各57例。围术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FTS理念护理。比较2组住院时间、输液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输液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唇面牙龈瘤患者,围术期实施FTS理念护理,可缩短输液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12—2014-01间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手术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规范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突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围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接受治疗胸腔镜治疗的72例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治疗过程中,积极开展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效果。方法纳入84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术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37±0.53)d、(2.87±0.83)d、(3.41±0.95)d、(10.54±1.73)d,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05%,低于对照组的40.48%(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理念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普外140例科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分析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1.5±0.2)d,住院时间(7.0±1.2)d。对照组分别为(3.2±0.2)d,和(10.5±1.5)d,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能有效缩短术后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结肠癌病人81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39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42例,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病人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术中切口长度(5.2±1.1)cm、失血量(89.4±30.6)ml、术后排气时间(4.2±1.5)天、术后住院时间(11.8±1.5)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淋巴结清扫数目、拔管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近期预后与开腹根治术接近,且能大大促进病人的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