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分析阴式全子宫切除或阴道前后壁修补对子宫脱垂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间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取阴式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方案,在两组患者入院后手术治疗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采用性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AS焦虑自评量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FSFI)对其进行性生活满意度、性生活频率、是否复发、是否存在并发症、对手术的满意度、焦虑、性功能情况的调查。结果:阴式子宫切除术组患者术后12个月性生活满意度、性生活频率、并发症、性欲望、性唤起、性满意度、性高潮及FSFI总分,术后6个月性欲望、性满意度与手术前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性生活满意度、性生活频率、并发症、性欲望、性唤起、性满意度、性高潮,术后12个月性欲望、性唤起、阴道润滑度、性满意度、性高潮、FSFI总分与手术前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性生活满意度、性生活频率、对手术满意度;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患者术后12个月性生活满意度、性生活频率、复发例数、对手术满意度、阴道润滑度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组患者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SAS评分情况均高于阴式子宫切除术组患者。结论: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子宫脱垂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小于阴式子宫切除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性科学》2017,(12):40-42
目的:探讨妇科良性疾病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远期性生活情况。方法: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妇科良性疾病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68例,入院后完善妇科检查,采用汉化性生活问卷调查表(包括性生活生活质量问卷及性功能指数问卷)对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68例妇科良性疾病全子宫切除术后36.8%患者术前、术后性生活无明显变化,29.4%患者性生活质量及性欲明显下降;68例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1年性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评分相对较低,得分最高排在前三位的为:性满意度、疼痛阈情绪及性交流及调适,而得分最低的性体像及性态度;性功能指数问卷调查显示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得分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阴道湿润度、性高潮及性唤起,而得分最低的为性欲及性交痛。结论:妇科良性疾病全子宫切除术后会对患者远期性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能为临床良性疾病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性科学》2017,(12):45-47
目的:探讨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肾病患者性功能障碍情况。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病患者71例,选择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应用性功能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估量表对性功能进行评价,采用SF-36生活调查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性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性功能指数评分及SF-36S生活量表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发生性功能障碍患者27例、发生率为38.03%;观察组阴道润滑程度、性生活满意度、性唤起、性高潮、性欲、性交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PF、BP、VT、RE、MH、RP、GH及SF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肾病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且生活质量和性功能状况均差于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功能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20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治疗,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性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性欲、性高潮、性唤起、心理和性行为异常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在术后3个月时降低,术后6个月后增高。其中在术后3个月时对照组性欲、性高潮、性唤起、心理和性行为异常评分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时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治疗性功能均可得到良好恢复,但次全切除术恢复速度较快,选择术式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性功能障碍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5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前后均采用性功能指数量表评估研究对象的性生活质量,先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或U检验对比研究对象不同临床特征分组之间的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然后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研究对象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1)与手术前相比,研究对象手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性反应、性体像、性态度、性满意度、性交流与调适、疼痛和情绪等6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下降,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研究对象年龄≥45岁组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年龄45岁组(P=0.000),已婚组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婚姻状况组(P=0.000),配偶关系和谐组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显著高于不和谐组(P=0.000),宫颈保留组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宫颈未保留组(P=0.000)。研究对象体质指数≥25kg/m~2组与25kg/m2组之间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5),经腹手术组与经阴道手术组之间术后性功能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研究对象年龄是影响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性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宫颈保留是独立保护因素(P=0.000),婚姻状况、配偶关系则是非独立相关因素(P=0.072、0.097)。结论: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尽可能保留宫颈,这对改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变化情况,总结其影响因素,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0年2月到2013年5月21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评价术前术后在性生活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性生活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在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和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上,治疗后在相关指标评分上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手术范围、宫颈去除、婚姻状况、经产次、配偶总体关系、性心理发育是影响因素(P均0.05),而和职业无关(P0.05)。其中年龄、手术范围、宫颈去除、婚姻状况、经产次、配偶总体关系、性心理发育是女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女性全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和术前比较有所下降,而尽可能保留宫颈和附件等对术后性生活影响性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女性内分泌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80例,其中A组(施行全子宫切除术)40例,B组(子宫肌瘤挖除术)40例。分别对两组不同术式的患者血清E2、P、LH和FSH水平和性功能做出评价,以探讨两种术式对患者内分泌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A、B两组术后E2、P水平分别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A组:t=14.561,16.798;P=0.014,0.026。B组:t=11.763,15.861;P=0.031,0.019),而LH和FSH水平分别与术前相比显著升高(A组:t=11.874,9.756;P=0.037,0.028。B组:t=12.314,8.479;P=0.043,0.036),A组与B组相比血清E2、P的降低程度(t=5.761,7.893;P=0.043,0.036)与LH和FSH的升高程度显著升高(t=4.198,5.693;P=0.026,0.041);A组术后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心理和性行为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均降低,其中性欲、性唤起和性心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57,1.146,1.189;P=0.032,0.026,0.044),B组术后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心理和性行为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均升高(t=4.798,3.315,4.156,5.513,4.591;P=0.024,0.032,0.027,0.034,0.037),B组患者术后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心理和性行为评分与A组患者术后相比均显著升高(t=4.156,3.571,4.441,2.674,3.474;P=0.014,0.021,0.032,0.011,0.002)。结论:子宫肌瘤切除术相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内分泌紊乱程度和性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中国性科学》2015,(6):8-11
目的:探讨不同感染性疾病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以及干预方法,改善女性性功能状况。方法:选取女性泌尿生殖系感染性疾病患者406例,根据感染部位分为阴道炎183例、宫颈炎99例、盆腔炎87例、STDs 37例,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对406例女性性功能进行评价,统计四组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3个月内性高潮频率。且将其中性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65例,A组积极治疗炎症,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结果:STDs及阴道炎患者性欲、性唤起、性生活频率、性生活接受度、性高潮、性关系满意度、性行为症状出现得分均明显低于宫颈炎和盆腔炎患者;阴道炎和STDs患者有性功能障碍发生率、3个月内无性高潮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宫颈炎和盆腔炎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性功能障碍患者在自身年龄、伴侣年龄、性生活年限、分娩次数方面无明显差异,经过干预,A组患者性功能障碍17例(26.15%),B组患者10例(15.38%),A组患者没有性高潮者12例(18.46%),B组7例(10.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炎及STDs患者相较于其他感染性疾病更容易影响性功能,在积极治疗感染的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性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部分切除术与全子宫切除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子宫部分切除术组患者的性欲异常症状、性唤起异常症状、性高潮异常症状、性心理异常症状、性行为异常症状评分及综合评分均明显比全子宫切除术组高,性生活质量提升程度明显比全子宫切除术组高(P<0.05);术后1个月子宫部分切除术组患者的E2水平明显比全子宫切除术组高,FSH、LH水平均明显比全子宫切除术组低,性激素水平改善程度明显比全子宫切除术组高(P<0.05)。结论:子宫部分切除比全子宫切除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性科学》2015,(9):15-18
目的:分析研究沧州地区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患病率及患病类型,分析影响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的因素。方法:采用随机选择的方法,使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沧州地区围绝经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记录调查结果,并探讨分析调查结果的因素。结果:发放300张调查问卷,把完整的230例问卷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影响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是否补充激素与抑郁因素,前两项因素在是否患有性功能障碍的比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SDS得分53分时,是否患有性功能障碍的比例相差无几,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SDS得分在53分以上时,是否患有性功能障碍的比例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围绝经期女性在性欲障碍、性唤起障碍、阴道的润滑度、性高潮障碍、性满意障碍以及性交痛等6个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性(P0.05);230例女性中患有FSD的例数为156例,比例67.8%。性欲障碍、性唤起障碍、阴道的润滑度、性高潮障碍、性满意障碍的比例分别为80.1%、70.5%、78.2%、65.4%、62.8%与67.9%。结论:影响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是否补充激素与抑郁因素;以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为参考依据,患有FSD的比例为67.8%,各维度的患病率逐渐降低的顺序为性欲障碍、阴道的润滑度、性唤起障碍、性高潮障碍、性满意障碍。  相似文献   

11.
我们提倡性文明和性健康。我们“以史为镜”,研究中国五千年的性文化史,其目的也是为了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促进现代社会的性文明和性健康。那么什么是性文明和性健康,即性的理想境界呢?它的内容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即:健康的自由,合理的控制。人是追求自由的,“不自由,毋宁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都说明了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索女性自然房事习惯,旨在进一步做好性保健指导工作。讨论资料来源与方法 1.1997年7月一1997年12月来诊要求紧急避孕妇女随机82例为研究对象。 2.记录要求紧急避孕妇女其房事活动确切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性快感是性生活时阴茎插人阴道的欣快感觉;性高潮是射精时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的痉挛性收缩,激活大脑分泌多巴胺,全身通泰,产生飘飘欲仙、极度舒畅的感觉。性高潮是性生活的核心,每个人除了生殖目的外,主要是一种高质量性生活的享受和片刻欢愉的追求。收缩次数与快感高潮同步进行,精液量多,挛缩高潮次数就多,高潮时间就长。忍精不射不会产生高潮,压迫后尿道避孕的方法,其高潮是逆向射精,将精液逆流人膀胱,所以有快感而无精液射出。精液、尿道与射精快感和高潮有密切关系。性快感构成以下四种情况:一是正常精液射精时通过正…  相似文献   

14.
赵云长 《中国性科学》2010,19(1):32-35,43
本文通过探讨人类性的生理性、社会性特征,提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性观念,分析性观念对性行为、性功能的影响,认为凡是性功能障碍与异常者都存在性观念的影响因素,掌握个体与社会的性观念及其对性行为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观念引导可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5.
崔捷 《中国性科学》2007,16(6):40-41
“食、色,性也”。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功能。专家认为,性生活具有三大功能:生育功能、健康功能和享乐功能。由此可见,性不仅是人类种族繁衍所必需的,也是男女间情爱交流、享受快乐的源泉,是保持个体身心健康,维护夫妻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础。自古以来,维持一种持久、旺盛的性功能是人类心中共有的愿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一个人步入老年期后,身体的各器官的生理机能就会呈现衰退的变化。同样,伴随着生殖器官的逐步萎缩,生育能力也会相应的下降,甚至丧失,这就是性衰老。在我国,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逐步老龄化,如何正确认识性…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现实生活中多姿多彩的性艺术品及影视片,其中有审美价值极高的珍品,也有品位不高、格调低俗的自然主义的性渲染,鱼龙混杂,使人困惑不解。如何作出性审美与性诱惑的道德界限,成为当今必须回答的一个题目。一、性审美与性诱惑道德界定的重要性性科学是一门多学科性综合工程,性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性美学的支持,因为性审美给人以精神境界的  相似文献   

17.
张二红  陶欣  张滨  齐涛 《中国性科学》2011,20(7):35-36,45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并总结其对性医学课程的反馈意见。方法:匿名问卷调查性医学公选课程的医学生。结果:回收有效问卷80%(108/135)。仅有4例(3.7%)反对婚前性行为。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为16例(14.8%),男女生有统计学差异(24.5%vs 5.5%,P<0.05)。医学生经过性医学课程的学习后,100%认为有必要开设性医学课程,对教学提出增加互动、案例讲解和图片和视频资料等。结论:在医学院校开展性医学课程教育非常必要。更多互动和开发合适教材是性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论性骚扰——性骚扰问题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国内媒体开始出现有关以性骚扰为案由提起诉讼的热门报道。性骚扰事件早已有之,而且发生率相当高,为何时至今日才有人提起诉讼并成为热门话题呢?这首先说明,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性权利意识正在大大地增强,懂得了应当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  相似文献   

19.
论性修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性修养的学术讨论所见不多,但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其内容在性教育、性学习中有交叉涉及。性修养即人们在涉性领域的社会化过程,即性文化的学习和内化过程。就其内涵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凡涉及两性关系的社会文化,如性本质、性别意识,恋爱、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观念、制度、习  相似文献   

20.
开发性潜能     
刘长江 《中国性科学》2006,15(11):42-44
人最宝贵的是什么呢?是充满活力的健康生命。有些50岁、60岁、70岁左右的成功人士,业绩辉煌,身体却过早地累垮了。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人类社会的悲哀!鉴于此,我把中国传统性保健方法———性命术介绍给大家。什么叫性命术呢?性,指心性和性交;命,指肉体;术,指性交技术方法。狭义地说,性命术就是通过自控、愉悦的性交合,达到享乐、优生、健康、长寿的性保健技术。这项技术批判地吸取了中国古代“性养生”的精华,从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的根本上,转换人体内部能量产生、控制、运化的机制,转无奈为自控,转顺行为逆行,转耗泄为聚敛和补益。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