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眠是以难以入睡、维持睡眠状态时间短(通常达不到6小时)或者容易早醒,醒后不能再睡或者再次入睡相当困难,甚至彻夜不眠的一种病症.失眠属于多发病和常见病.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现代医学对失眠还没有理想的治疗办法,只能靠某些安眠药进行暂时控制,而且这些安眠药如果用的不适当,或者用的太久还会产生依赖性和抗药性.因为这些安眠药,除了能暂时改善病人的睡眠,并不能产生远期效果.无论从本人的从医经验来看,还是从普遍的临床医疗报告来看按摩配合偏方辅助治疗,再加上指导患者进行自身调养,是目前治疗失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穴百会、四神聪、神门、内关.心脾两虚型配心俞、脾俞,心肾不交型配肾俞、太溪,心胆气虚型配心俞、胆俞,脾胃不和型配中脘、足三里,肝火上扰者配风池、太冲.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以28号毫针刺入穴位得气留针30min,每日针治1次,10次1个疗程.休息3~5天针第二个疗程.结果:经2~3个疗程治疗后,120例患者治愈75例,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3%.结论:针刺之法治疗失眠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失眠症既中医所称"失寝"或"不得眠",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顽疾.患者常以服用安定类药物来获得一夜的安睡.可长期服用此类药品极易成瘾,无疑对身体的伤害是很明显的.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中医按摩的调理气血,增强脏腑功能,镇静安神等作用治疗此病取得了显著且稳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寐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危重疚病,但常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等病证,且不寐发病率高。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中,失眠患病率为35.2%[1]。不寐发生的而也广,无论健康与否,男性或女性,老人或青年,城市人或乡村人均可发生,一般说来,女性稍高于男性,且以老年组居多,50岁以上占总不寐人数的40%,60~90岁的境遇性不寐,或慢性不寐高达90%[2],顽  相似文献   

6.
不寐证中医辨证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前,对于不寐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西药等一些单一的治疗方法,其临床效果未能令人满意。根据不寐证的病因学特点,结合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取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因人而异选择药疗、食疗、针灸、按摩、导引等单一方法的多重组合,形成多种综合治疗方案,标本同治,使阳入于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相似文献   

7.
耳针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  述耳针疗法为针刺疗法中的一种。它包括耳穴针刺疗法、耳穴内埋针疗法及耳穴贴压疗法。因其方法简单 ,操作方便 ,疗效好 ,无副作用 ,易被患者接收 ,故在医疗实践中作为一种治疗常规而普遍采用。失眠症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属于心理生理障碍疾病。失眠症发生率高 ,据统计美国人口的 1/ 3有不同程度的失眠 ,而人口中的 17%被认为患有严重失眠[1] 。失眠症的治疗可分为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因临床上常用镇静安眠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特别是耐受性及依赖性的产生 ,故寻找一种既安全又确效的方法 ,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耳针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穴百会、四神聪、神门、内关。心脾两虚型配心俞、脾俞,心肾不交型配肾俞、太溪,心胆气虚型配心俞、胆俞,脾胃不和型配中脘、足三里,肝火上扰者配风池、太冲。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以28号毫针刺入穴位得气留针30min,每日针治1次,10次1个疗程。休息3~5天针第二个疗程。结果:经2~3个疗程治疗后,120例患者治愈75例,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3%。结论:针刺之法治疗失眠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捏脊疗法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眠症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病程长者往往引起精神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 ,甚至不能工作。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取捏脊疗法治疗失眠症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 4月~ 2 0 0 0年 10月共收治 35例患者 ,其中男 13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者 6 6岁 ,最小者 38岁 ;病程长者 5浕 ,短者 2个月。2 治疗方法2 1 患者俯卧 ,暴露脊背部。医者站于一侧 ,首先用滚扌 法在患者脊背部由上到下施术 3遍~ 5遍 ,拿两侧肩井穴若干遍 ,然后双手掌重叠用掌根由上到下按揉两侧膀胱经各 3遍~ 5…  相似文献   

10.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正常睡眠,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寐”,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精神压力不断加重。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了人群中的常见病。轻者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醒后难以再寐;重者彻夜不眠,并常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乏力等症。严重影响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笔者用按摩方法治疗失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近5年来治疗的60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失眠59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笔者采用针刺肾俞穴、心俞穴、胃俞穴治疗失眠症59例,并与运用安神补脑液治疗的3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耳穴治疗失眠疗效。方法:把因生活,学习,工作紧张及其它因素导致较长时间失眠分为心脾血虚,阴虚火唾心虚胆怯,痰热扰心,脾胃不和五种证型。采用耳穴为主,另选配体穴为辅,进行治疗。十五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作一评估。结果:第一疗程显效9例。第二疗程显效17例。总计显效26例,好转11例,无效4例。  相似文献   

13.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失眠症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失眠症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中 ,男性 7例 ,女性 2 5例 ;其中年龄最小为 2 9岁 ,最大为 5 5岁 ;最短半个月 ,最长 2 0余年。2 治疗方法2 .1 针刺取穴 内关 (双 )、神门 (双 )、百会 ,安眠(双 )、印堂、风池 (双 )、三阴交 (双 )。心肾不交加肾俞、太溪 ;心胆虚怯加侠溪 ;心肝火旺加行间 ;胃气不和加中脘 ,足三里。毫针 ,手法平补平泻 ,留针 30min ,中间行针 1次。2 .2 推拿治疗 开天门 1 0次 (用两拇指从眉心交互自下而上推至发际 ) ;推坎宫 1 0次 (两拇指自眉心推至…  相似文献   

14.
周振宏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36-136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像进食、饮水一样,睡眠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以及夜生活等都影响着都市人群的睡眠质量.据报道,在我国有40%左右的人曾饱受失眠的困扰,而选择药物治疗只占36%,其中一半为自服药,只有不到20%的病人去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5.
失眠是指有充足睡眠时间个体出现长时间的入睡困难、频繁觉醒或醒后不易再睡、睡眠质量不佳、持续睡眠时间减少等症状为主的一种疾病,此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困扰人们正常生活的精神疾病,本文旨在对失眠症的症状、诊断、治疗的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共72例,女性20~65岁,51例,男性20~44岁,21例。 1.2 临床表现及体征:维医相关检查,72例患者咽干口燥,口渴喜饮,手足畏寒多饮,脉粗缓弱,舌苔黑,记忆力减退属于干寒性失眠症。 1.3 治疗方法:心理教育基础下调节饮食,调节异常黑胆质,改善脑细胞生存环境,改善脑细胞营养,安神补脑,开窍为原则,采用饮食治疗,调节治疗,药物治疗,外用药治疗方法等综合治疗。 1.3.1 注意事项:①避免不易消化,寒性饮食;②给予易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探讨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经过对2009~2010年70例失眠症患者的中医推拿治疗包括推、拿、点、按、揉、擦手法。结果:笔者采用推拿点穴治疗失眠70例,疗效显著。结论:通过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症效果明显。适合各类失眠症患者。  相似文献   

18.
中药治疗顽固性失眠症1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0年元月~2001年11月底,我们用辨证分型,治疗128例顽固性失眠症患者,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8例失眠患者中,门诊113例,病房15例;病程最短1月,最长2年;年龄在20~68岁;均表现为长期夜寐不安,多数患者依靠口服舒乐安定维持睡眠,并已形成依赖性。气血两亏型(长期失眠,头昏乏力,饮食不香,重者动则汗出,心慌,气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82例,肝肾阴虚型(长期失眠,潮热盗汗,时伴有腰酸或腰痛,或有口干苦,耳鸣,烦躁不安,妇女甚则有月经失调,舌质红苔薄,脉细数)46例。 2 治疗方法 ①气血两亏型用归脾汤合八珍汤加减,药用党参、当归各20g,白术、白芍、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各10g,……  相似文献   

19.
20.
电针为主治疗失眠症5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失眠症的治疗有心理及药物等多种方法。单纯心理治疗难以根治本病 ,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可产生耐受及成瘾性 ,甚而损害健康。我们近几年在住院及门诊患者中开展了针刺治疗失眠症的观察 ,现将资料完整的 5 5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在 5 5例患者中 ,男 35例 ,女 2 0例 ;年龄 2 0~70岁 ,平均年龄 45 .5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2 0年。其中轻度失眠 2 3例 ,重度失眠 32例。2 .诊断标准 [1]( 1 )有失眠的典型症状 入睡困难 ,时常觉醒 ,睡而不稳或醒后再睡 ,晨醒过早 ;夜不能入睡 ,白天昏沉欲睡 ;睡眠不足 5 h。( 2 )失眠轻重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