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军"国医名师"王长洪教授,师从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院士,是董老学术思想的主要继承人,以擅长治疗脾胃病闻名。笔者有幸侍诊于侧,深受教诲,获益良多,兹将王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宁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86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院赵立刚,时国臣哈尔滨市中医医院周恒军,赵元朝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以青壮年居多,属祖国医学"胃脘痛","呕吐"等范畴。本病反复发作,病情迁延而并发穿孔、梗阻、上消化道出血。我们应用自拟胃宁胶囊...  相似文献   

3.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为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及胃黏膜癌前病变的原因之一,属中医"胃脘痛"、"嘈杂"等范畴。肝脾同属中焦,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互相影响。古有"治胃病不理气非其治也"之说,单兆伟教授赞同"胃气宜和降不宜郁滞,胃病关键为气滞"这一观点,强调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治肝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4.
梅广源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经验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510280)李俊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温补肾阳梅广源老中医经验梅广源教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30余年,学验颇丰。现辑其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1...  相似文献   

5.
李郑生教授是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尤其擅长治疗脾胃病。消化性溃疡属于消化内科难治病。李师提出:消化性溃疡的病机关键是脾虚为本,血瘀为标,虚实夹杂,脾虚肝郁胃滞、痰瘀互结。李师治疗消化性溃疡以健脾疏肝和胃、化瘀止痛为主要治则,辨证论治,对证用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高颖  王秀娟 《天津中医药》2013,30(8):451-452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胃脘痛”、“胃痞”、“胃疡”、“呕吐”、“吐酸”、“便血”等范畴.近年来,随着质子泵抑制剂等制酸药的出现及不断更新,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西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多,且复发率较高.本院高金亮教授从医50余载构建了极具中医特色的脾胃病证诊疗体系,对消化性溃疡的诊治和抗复发治疗均有显著疗效,笔者有幸随高教授临床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用药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石绍顺  陈民  张立 《新中医》2010,(6):130-131
<正>"以痈论治"的学术思想是国家级名中医、辽宁中医药大学周学文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初,对消化性溃疡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研究后首次提出的。周教授根据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  相似文献   

8.
总结郑红斌教授应用自拟中药散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概述理论来源,分析方药配伍,结合验案,探讨中药散剂在消化性溃疡中的临证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宁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山西省经济管理学院校医院(030006)王增苏关键词王宁,胃舒灵,消化性溃疡家父王宁,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已40年。他于1955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医疗系,后即参加北京中医研究院全国首届中医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王道坤教授运用自拟愈溃系列经验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验案,总结王教授在临床中运用该系列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经验,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万强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证经验;方法:根据临床跟师情况,将导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加以认识、归纳、总结;结论:导师认为消化性溃疡主要以肝胃不和为主,治疗上当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法,以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为主方,并随症加减,在临床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祝德军三期辨治消化性溃疡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德军三期辨治消化性溃疡经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王伟明*关键词祝德军消化性溃疡三期辨治法老中医经验祝德军教授出身中医世家,从医40余年,学贯中西,为山东省中医带徒名师之一,硕士研究生导师,积多年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总结出分三期辨治...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与气象有关北京友谊医院于中麟教授、张澍田博士与国家气候中心杨贤为研究员等人的合作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随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消化性溃疡为全球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12%。该病为多病因疾病,是胃粘膜攻击因子(胃酸胃蛋...  相似文献   

14.
单兆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单老师擅长脾胃病诊治,多年来致力于消化性溃疡抗复发的临证治疗与研究,疗效满意.现将单老师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汤建光教授对于消化病的辨证治疗颇有心得,他从气虚、血瘀入手,辨证理论联系临床运用,在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这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人群患病率高达5%~10%~([1])。西医在治疗方面主要是运用抑酸药和黏膜保护剂,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可联合使用抗生素。这一经典的治疗方案,虽然大大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但是复发率仍居高不下。脏腑风湿是仝小林教授提出的一个新学说,即风寒湿邪既可从体表传入脏腑,亦可直中脏腑,久而风寒湿邪伏于脏腑,盘踞痼结,发为脏腑风湿病。仝小林教授基于"胃肠黏膜是风寒湿邪易伏之地"的认识,同时结合伏邪与消化性溃疡均具有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脏腑风湿密切相关。治疗时则在脾胃病常规辨治心法的基础上,流转中气,适时透邪,同时结合益气健脾、活血化痰、发散火郁等法。通过临床验证,此法可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信息摘萃     
信息摘萃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机理已探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张安田教授等在发掘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收到显效后,通过实验研究又探明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这一古方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这是日前在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鉴定会上披露的。消化性溃疡是...  相似文献   

18.
单兆伟教授对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很深的造诣,他认为脾气亏虚是消化性溃疡最基本的病机。同时结合现代人体质形盛体实、湿热蕴积的特点,确立以益气健脾清热护膜为治疗大法,筛选出益气清热护膜方,临床运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浅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曦明  陈文娜 《光明中医》2006,21(11):11-13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周学文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肝胆病等疑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首次将中医外科"消、托、补"等治法融入内科溃疡病的治疗,认为消化性溃疡是以季节、饮食、七情为主要病因,气血壅遏,热盛肉腐为主要病机,进而提出消化性溃疡"以痈论治"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0.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常见病,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相当于中医学的"胃脘痛""吞酸""痞满"等范畴。我科采用额旁2线埋线(双)加西药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门诊和住院的病人,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5-65岁,平均38.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