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杭州地区儿科护士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杭州地区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探讨儿科工作的特殊性对儿科护士身心两方面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亲自填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表(SAS)。结果;儿科护士的SCL-90总分明显高于成人科护士.而SCL-90躯体、焦虑、忧郁等因子分与成人科护士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在SAS方面儿科护士与成人科护士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中,儿科护士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上和成人科护士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比成人科护士的职业压力要大得多.急需要缓解。  相似文献   

2.
郜文静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333-1333
目的 儿科监护室护士的压力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儿科监护室护士工作压力来源,提出解决对策.结论 儿科监护室护士面对工作压力要有的放矢,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需要及时采取各种措施,使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好地服务于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了解三级医院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并制定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儿科护士压力源的分析,制定相对应的措施。结果三级医院儿科护士压力来源依次为:工作职业压力、护理人员配备不合理、应急处理问题能力因素、沟通协调人际关系压力等是三级医院儿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结论医院管理者应减少可以让儿科护士避免的压力源,同时护士应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质修养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等。以上能减轻护士的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护理对象、患儿家属、工作环境、社会因素、护士技能、权利意识、护理队伍年轻化等多方面分析了儿科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并从主管部门、医院、社会、儿科护士自身等方面提出了缓解儿科护士压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慧玲 《现代保健》2013,(2):121-122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以采用有效的应对方法,帮助护士减轻或消除工作压力。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104名儿科(PICU、NICU、普儿科、儿童康复科)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调查。结果: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普遍存在:家长对患儿溺爱,过度维权;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少;家属的不信任;家属对疗效期望值过高;待遇低,社会地位低。结论:通过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加强护患沟通,护理管理者干预,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水平, 探析提高其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方法 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理工作压力源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院儿科病房护士和儿科门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水平等进行调查。
结果 与儿科门诊护士相比, 儿科病房护士的焦虑、人际关系、偏执、忧郁、精神病、躯体化等因子评分较低; 而儿科门诊护士的敌对、强迫、恐怖等因子评分较低, 儿科病房护士SCL-90总平均分低于儿科门诊护士, 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0.01);儿科病房护士护理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平均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儿科门诊护士,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护士年龄越大、工龄越长, SCL-90总评分均越低, 工作压力源总得分均越高(P < 0.05)。儿科病房护士SCL-90大部分因子同工作压力源量表各因子评分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0.27~0.63, P < 0.05)。
结论 儿科病房护士和门诊护士工作压力均较大, 心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但门诊护士压力相对更大。应该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 减轻儿科病房护士、门诊护士工作压力, 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不同临床科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并比较各科室护士压力程度,为护理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调查351名注册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采用描述法列出护士压力的主要来源、T检验法比较不同科室问护士的压力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护士压力与护士一般资料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护士压力的最主要来源为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压力源得分为(2.57±0.60)分,压力总分与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呈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191,0.227和0.277.急诊和儿科护士的压力明显高于内、外科;合同护士和正式护士的工作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增加护士的人力配置,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加强护士培训力度,尤其是急诊和儿科,能缓解护士的压力,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职业耗竭的原因,为减轻儿科护士心理压力提供帮助。方法调查护士压力状况以及对护士身心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护士主要职业耗竭的原因来自专业、环境、心理等方面。结论只有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及技能、处理好人际与护患关系、加强沟通能力、提升心理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减轻儿科护士面临的倦怠感,才能适应目前形势下对儿科护士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肖旭晖 《家庭医学》2007,(22):28-29
都说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做着挽救人类生命的神圣工作。实际上,正是因为这工作关乎人的生命,“白衣天使”们也承受着很多的压力。对于每天和患病的宝宝打交道的儿科护士来讲,面对不谙世事、疼了只知道拼命哭喊的小孩子,面对着家长心疼的样子,儿科护士更是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为此,我们采访了北京儿童医院医护科的李凤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现阶段护士面临的压力来源,最大限度地缓解护士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方法 自制护理人员压力相关因素调查表,针对压力来源采取适当的调适对策。结果 通过对我院200名护士面临的压力调适,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现阶段护士面临的压力来源主要有社会压力、病人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自身压力,通过采取积极的主客观措施进行调适,能使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1.
王小燕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835-4836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心理压力,为减轻压力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观察我院减轻儿科护士心理的方法和效果。结论儿科护士存在较大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帮助儿科护士减轻和消除了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2.
儿科护士是护士中特殊的群体,在工作中除了具有普通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外,还要承受一些人们想不到的心理压力。儿科平常护理工作量大且繁琐,目前大多数宝贝都是独生子女,陪护家长的情绪多不稳定心态偏激,激惹性高加之小儿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这些均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同样治疗工作中儿科护士付出的劳动往往要比其他科室护士多,并且看不到工作量,因此护士不选择或根本不安心于儿科护理工作,造成儿科护理工作更加被动,压力更大。现就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措施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原因及解决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儿科护士压力大小与护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之间无相关关系,但与儿科工作年限呈高度相关。儿科护士压力源4个方面的分值均大于中间值,而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方面的压力是最大的工作压力源。结论目前儿科的护士压力处于中等水平。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加强沟通交流可减轻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护士所存在的社会压力的分析,使她们减轻负担能更好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对普遍存在的护士的现状,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理的、文化的这几个方面说明了护士的压力。针对这些压力我们将采取对工作的环境,加强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及行政方面的干预,共同减轻护士的负担。护士存在多种压力,我们必须积极去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更好地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水平,探讨导致压力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对某市3所医院的78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压力源的5个因子中"病人护理方面"的得分最高,中重度压力的比例为64.78%。结论急诊科的护士压力水平较高,应寻求缓解急诊护士工作压力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儿科的护理对象特殊,不仅与患儿沟通困难,患儿难以配合护理操作,而且小儿病情变化快,这都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护士每天在嘈杂、繁重、繁琐而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工作,陪护(家长)多,目前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情绪多不稳定心态偏激,激惹性高,这些均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以及医院的各项规定,如微笑服务及不与患者发生矛盾等,这些都容易使护士疲劳、紧张、抑郁,由于儿科住院患几病程短、周转快,儿科护士人员相对固定、编制不足,轮班、夜班频繁,三班倒生活无规律,使人体生物钟紊乱,影响护士的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易造成情绪激动及不良心理状态,长期如此易导致心身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儿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进行循证团体心理干预寻找理论支持。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临床科室护士11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82%的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筛查阳性,比中国常模高(χ2=4.36,P<0.05)。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解决问题型的压力应对方式均与SCL-90总分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r值分别为-0.27、-0.38、-0.24、-0.40,均P<0.01);自责型及幻想型的压力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7,P=0.00;r=0.26,P=0.02);解决问题型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三维度均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0.44、0.26,均P<0.01),求助型应对方式与支持利用度显著正相关(r=0.32,P=0.00),而退避型应对方式与主观支持显示负相关(r=-0.28,P=0.02)。结论不同的压力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程度与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相关,尤其是解决问题型应对方式及主观支持水平高的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主观支持程度能显著预测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护士疲劳的现状及其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方法采用疲劳量表-14、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306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疲劳总分为7.17±3.41,躯体疲劳得分为4.84±2.19,脑力疲劳得分为2.33±1.67。疲劳总分、躯体疲劳得分、脑力疲劳得分均与工作压力源的5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疲劳总分、躯体疲劳得分与年龄及护龄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压力总分的OR值是为1.068;与ICU相比,内科、外科、手术室、妇科、儿科的OR值分别是为0.095、0.187、0.187、0.029和0.005。结论工作压力是影响护士疲劳程度的主要因素,管理者应注重护士压力应对能力的培养,关注护士的工作和生活,降低护士整体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9.
小儿科护士心理压力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萍  王纪红 《工企医刊》2006,19(2):66-6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医学领域的巨大变革,对儿科护理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通过对小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了解了造成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有利于调整压力带来的消极因素及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叶晶  何海霞 《现代保健》2011,(18):105-10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提高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方法采取既往研究资料和临床工作经验的方法,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出临床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结果临床护士存在的工作压力主要有工作负荷、社会地位、人际关系、职业压力风险、职业暴露等等。结论要提高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首先要关注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通过各种方式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为护士创造轻松、愉悦、团结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