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浓度(2.5%)且是商品化的构橼酸钠局部抗凝(RCA)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WH)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8例高危出血需行CBP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RCA组与对照组(无肝素组)。RCA组16侧共CBP治疗62例次,2.5%构掉竣钠170~230mL·h^-1(18-25mmol·h^-1)经输液泵由血路管动脉端输入.外周静脉补钙;对照组12例共CBP治疗48例次,用生理盐水100~200mL·h^-1冲洗管路和滤器。王换液采用改良Port配方(RCA组为不含钙)。4000±2000·h^-1以前稀释法输入。观察滤器使用时间、滤器凝血分级、静脉壹凝丘情况及患者不良反应。检测治疗前、治疗后2h、4h、6h及结束时滤器前、后的血气分析、活化凝血时问(ACT)、血清钠离子(Na^+)、舒离子(iCa^2+)水平。结果RCA组每人平均治疗(52.6±18.7)h,滤器使用时间平均(38.3±12.2)h,2例次出现口唇发麻,经10%葡萄糖酸钙静脉推注10-20mL症状缓解。对照组每人平均治疗(22.5±6.4)h。滤器使用时间平均(6.6±2.2)h。RCA组每人平均治疗时间、滤器使用时间平均时间明显优与对照组.P〈0.05。RCA组滤器凝血分圾、静脉壶凝血情况明显优与对照组,P〈0.01。RCA组滤器后ACT与滤器前相比明显延长。P〈0.05。而治疗中滤器前ACT与滤器前相比则无明显变化P〉O.05。两组在CBP治疗过程中体内酸中毒在2h后均逐渐被纠正,无碱中毒发生;血清Na^+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RCA组血清iCa^2+在治疗2h后滤器后较滤器前明显下降,P〈0.01;但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均无1例次诱发或加重出血。结论采用低浓度构搏酸钠(2.5%)局部抗凝可解决高危出血患者行CBP抗凝难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局部枸橼酸盐抗凝新技术,作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42例肾衰病人,22例(A组)在滤器前连续注入4%枸橼酸钠170ml/h,外周静脉输入钙剂4mEq/h,透析液无钙、无碱基、低钠,流率1000ml/h;20例(B组)用肝素抗凝,常规CVVHDF程序。A组滤器中试管法凝血时间(PT)及活化凝血时间(ACT)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延长(P<0.01),而体内无明显变化(P>0.05),B组滤器中和体内PT和ACT均明显延长(P<0.01)。两组尿素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Ca2+、K+及血气分析等均无异常变化。提示该新技术为安全有效的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含枸橼酸钠的置换液在血液滤过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以及其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健康犬12只分为2组:枸橼酸钠组:使用含1.5mmol/L枸橼酸钠的置换液,在血滤管路静脉端持续补钙;肝素组:使用低分子肝素(20U/kg·h)持续泵入;记录血液滤过前、血液滤过后每2小时的血肌酐、尿素、血气分析、凝血功能(PT、PT%、PT/R、PTINR、APTT、AT3%及Fbg等)的变化。结果两组血浆的肌酐、尿素、血气分析等结果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滤滤治疗过程中均未有管路和血滤器堵塞现象;枸橼酸钠组的实验犬体内的PT、PT%、PT/R、PTINR、APTT、AT3%均不延长,纤维蛋白原浓度(Fbg)没有明显下降;与之比较,肝素组体内的PT、PTINR、APTT均有延长(P〈0.01)。结论枸橼酸盐置换液应用血液滤过治疗时,不会对体内凝血功能及内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抗凝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比较枸橼酸和肝素局部抗凝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滤过中抗凝作用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为临床血液滤过抗凝提供依据。方法: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72例按入院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6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血液滤过中分别应用肝素钠和枸橼酸进行抗凝。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d。记录两组血滤管路及滤器寿命,评估滤器凝血分级,检测两组治疗前后SCr、BUN、pH、血钠(Na+)、碳酸氢根浓度(HCO3-),检测血液滤过前、滤过后8 h、24 h后体外全血活化凝血时间 (ACT),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滤器凝血0~1级比例高于对照组,滤器凝血2~3级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滤管路及滤器寿命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滤过后8 h、24 h ACT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滤过后BUN和Scr均低于滤过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滤过前后血pH、HCO3-、Na+和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枸橼酸局部抗凝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滤过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能够延长滤管路及滤器寿命,且应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作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门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2)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17%(1/24),明艟低于对照组21.74%(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枸橼酸钠和阿加曲班在危重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优化危重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抗凝方案。方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危重患者共134例,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枸橼酸钠组59例、阿加曲班组75例,记录并对比两组的一般情况、CVVH治疗时间、凝血功能、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等项目。结果阿加曲班用量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阿加曲班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纤维蛋白原( F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T、APTT和INR与枸橼酸钠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均未并发出血不良事件。两组治疗前、后 pH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阿加曲班组治疗后 pH 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红细胞压积(HCT)、血肌酐、血钠和血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钠组CVVH治疗开始时、结束前滤器后血钙与体内血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加曲班组与枸橼酸钠组相同时点滤器后血钙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枸橼酸钠和阿加曲班在危重症患者CVVH治疗中的应用均安全有效。枸橼酸钠更适合应用于有出血风险的危重症患者;阿加曲班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仍能安全使用,且代谢迅速、易于监测,亦为危重患者CVVH治疗中抗凝药物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枸橼酸局部抗凝(RCA)与无肝素抗凝(NH)在血液滤过治疗中抗凝作用,来证实枸橼酸局部抗凝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例有高危出血风险行血液滤过治疗(CVVH)病例,治疗46例次,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枸橼酸局部抗凝,即RCA组(n=24),一组采用无肝素生理盐水冲管抗凝,即NH组(n=22)。观察并比较RCA组治疗开始时、2h、4h、8h、治疗结束时体内血和管路血iCa2+、PT、APTT的变化;监测RCA组治疗开始时、2h、4h、8h、治疗结束时病人体内血pH、HCO3-、Na+;比较两组管路滤器寿命。结果 RCA组治疗开始时、2h、4h、8h、治疗结束时管路血iCa2+均较病人体内血iCa2+明显降低(P〈0.05),管路血PT、APTT均较病人体内血PT、APTT明显延长(P〈0.05),病人体内血iCa2+、PT、APTT无变化(P〉0.05);病人体内血pH、HCO3-、Na+无显著变化(P〉0.05);RCA组管路滤器寿命明显长于NH组,为18.5±6.2h对4.9±1.9h(P〈0.01)。结论枸橼酸局部抗凝通过降低管路血iCa2+延长管路血PT、APTT,从而达到延长管路滤器寿命的目的 ;枸橼酸局部抗凝对病人体内血PT、APTT、pH、HCO3-、Na+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燕琳  辛包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50-235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血磷、血钙、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皮肤瘙痒及肌无力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PTH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磷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血钙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iPTH及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皮肤瘙痒、肌无力等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血液透析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和患者的转归。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渗透压、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二氧化碳结合力、渗透压、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改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肌酐、尿素氮的水平表达,但是对患者的致死率没有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血脂、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40例患者入选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80例患者进入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14d。治疗前后均检测血脂、凝血功能。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I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下降(P〈0.05),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高,且有调脂、抗凝、促纤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局部枸椽酸钠抗凝法与肝素抗凝法在CR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行CRRT治疗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肝素抗凝组患者采用常规肝素抗凝方式治疗,局部枸椽酸钠抗凝组患者采用局部枸椽酸钠抗凝方式治疗。结果治疗后局部枸椽酸钠抗凝组患者未出现高钠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情况;治疗后肝素抗凝组患者的体内钙离子浓度明显下降,局部枸椽酸钠抗凝组明显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在CRRT治疗中,局部枸椽酸钠抗凝比常规肝素抗凝更有效、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脱氧核苷酸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目的评价脱氧核苷酸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共入选14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n=72煸人给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活血化瘀等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n=72)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脱氧核苷酸注射液(200mg/d),连续21d,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并检测血清蛋白含量,记录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cal function,NIHSS)均显著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评分(Baa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NIHSS评分下降以及Barthel指数提高更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基本痊愈率(26.0%vs10.3%)、总有效率(91.3%vs73.5%)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蛋白检测显示,两组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TP、ALB水平下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1d后,治疗组CD^3+、CD^4+、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除发生低热、皮疹、头痛、轻微恶心呕吐外,均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脱氧核苷酸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增加血清蛋白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治疗过程基本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吴刚  王芳  潘淼 《中国当代医药》2014,(16):25-26,29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在尿毒症患者毒素清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13年1~12月接诊的尿毒症患者中选取57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HD+HP组),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磷、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脂蛋白酯酶(LP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改善(P〈0.05),且HD+HP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可快速排除患者体内的毒素,对改善循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涛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33-35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及应用。方法:将25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PHVHF组13例、对照组12例。PHVHF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给予PHVHF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BUN、Cr、K^+、Na^+、Cl^-);氧合指数(PaO2/FiO2);机械通气时间、ICU内治疗时间,28d病死率。结果:PHVHF组治疗后HR、BUN、Cr、K^+、PaO2/FiO2、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治疗后BUN、Cr、PaO2/FiO2、APACHEⅡ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VHF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内治疗时间短,28d病死率低,其中,ICU内治疗时间,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VHF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并通过对内环境调节、改善氧合等,对多个器官起到支持作用,可减轻严重脓毒症的病情及改善预后,且操作简便,是严重脓毒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古拉定对糖尿病肾病(DN)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以探讨其在DN治疗中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2型DN(Ⅲ期)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n=34)、厄贝沙坦治疗组(B,n=42)和厄贝沙坦联合古拉定治疗组(C,n=44)。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GB)、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K+)的变化,分光分析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24h尿蛋白定量、FGB、BUN、SCr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TG、K+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BUN、SCr较A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5),C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BUN、SCr较B组治疗后亦显著改善(P〈O.05)。C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表达水平显著减低(P〈0.01),而A和B组未见上述变化(P〉0.05)。A、B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4.1%、61.9%和81.8%,C组显著优于A和B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古拉定提高了DN患者体内SOD活性和降低了MDA的表达,改善了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并可进一步降低24h尿蛋白定量,从而对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胡占升  于学江 《中国药房》2009,(28):2197-2198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不同时期糖尿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2个月组(DM2组)、4个月组(DM4组),糖尿病补硒(Se)2个月组(DM+Se2组)、4个月组(DM+Se4组),同时设正常对照2个月组(CON2组)、4个月组(CON4组)。各组给予不同饲料喂养2或4个月后进行相应处理,计算尿蛋白排泄率(UAER),检测大鼠血肌酐(Scr)、血浆尿素氮(BUN)、尿肌酐(Ucr)含量及肾组织中NF-κB活性。结果:DM+Se2组UAER、NF-κB活性水平高于CON2组(P<0.01)、低于DM2组(P<0.01);DM+Se4组Ucr含量低于CON4组(P<0.01),Scr、BUN、UAER水平及NF-κB活性均高于CON4组(P<0.01);DM+Se4组Ucr含量高于DM4组(P<0.01),Scr、BUN水平及NF-κB活性均低于DM4组(P<0.01)。结论:亚硒酸钠可能通过降低NF-κB活性而发挥保护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7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缬沙坦80mg/次,q.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治疗,10蚓次,q.d.,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d,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24h尿蛋白排泄量Upro、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的改善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Upro、Scr、BU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Upro、Scr、BU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4%(35/39)和56.41%(2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123,P〈O.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肾血管阻力,延缓肾功能恶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张正军  向勇  张力 《中国药房》2014,(35):3341-3343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马蜂蛰伤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疗效。方法:选取病历资料完整的马蜂蜇伤并发MODS且急性肾损伤(AKI)Ⅱ期以上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净化联合大黄组(治疗组)和单独血液净化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肌酸激酶水平,心电图异常者例数,少尿期时间,住院时间,血液净化次数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者例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少尿期时间、住院时间、血液净化次数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马蜂蛰伤并发MODS的疗效优于单独血液净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刘琼  ;陈建斌  ;饶邦复 《中国药房》2009,(33):2570-2572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心肌腺苷酸酶活性及钠、钙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即对照、感染及参附注射液高、低剂量组。在不同时相点分别测定小鼠心肌腺苷酸酶活性和钠/钙含量,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心肌Na+,K+-ATPase及Ca2+-ATPase活性显著减弱,钠、钙含量显著升高(P<0.01),并早于心肌结构变化;与感染组比较,参附注射液高剂量组Na+,K+-ATPase及Ca2+-ATPase活性显著增强,钠、钙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且心肌炎症、坏死程度也显著减轻(P<0.01或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模型小鼠病毒感染后心肌继发性损伤状况,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腺苷酸酶活性下降,阻止反常性钠、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