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在眼科门诊经常遇到病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医生,我有没有黄斑呀?因此我想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黄斑”。黄斑区是正常眼球内视网膜的一部分,黄斑的内层是视网膜,它是由视觉细胞(分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等共10层组织构成。视锥细胞主要密集区域叫黄斑区,其直径平均为1.5毫米,厚度约为0.35毫米。黄斑区位于眼球后极部,中央为中心凹,其厚度仅为0.13毫米。由于该处视锥细胞多,所以视觉最敏锐。平常我  相似文献   

2.
<正>黄斑区是视网膜的一个重要区域,也是视网膜最薄的区域。视网膜一般有十层组织,而黄斑区会少几层。黄斑中央的凹陷称为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的地方。我们平时查视力,就是检查黄斑的功能。一人人都有黄斑经常有人会问:"黄斑是不是指我眼睛里长斑了?"其实,黄斑每个人都有,只是有些人的黄斑可能出现了病变。黄斑病变的特点是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低级动物是没有黄斑的,如苍蝇的眼是复眼,它就没有黄斑;犬的眼是色盲眼,它也没有黄斑。  相似文献   

3.
北京蔡何我今年50岁,4月份以来感觉自己左眼视力下降得厉害,看书、看东西模糊,有时候看东西感觉形状发生了改变。医院检查说是老年性的视网膜黄斑变性,如果不好好治疗有可能致盲。请问,老年黄斑变性是怎样发生的?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小英 《现代保健》2009,(36):94-95
目的分析不同原因黄斑前膜患者视力与中心凹厚度的关系,探讨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定55例黄斑前膜患者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进行两样木均数T检验。结果特发性黄斑前膜病例34例(57.6%).51—70岁黄斑前膜病例33例(60.0%)。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视力均大于0.1,其他原因的黄斑前膜视力低于0.1者超过一半,特发性黄斑前膜组中视力低于0.2的患者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明显高于视力优于0.3的患者(P〈0.01,t=3.09),结论黄斑前膜牵拉导致的中心凹水肿增厚是影响特发性黄班前膜患者视力的重要因素。而由其他病因造成的黄斑前膜,原发病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光学相关断层扫描能直接客观地显示黄斑前膜横断面特征及其与玻璃体视网膜的关系并能提供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患者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黄斑"是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异常现象。经常有患者问:"大夫,我是不是有老黄斑了?"其实"黄斑"是眼部视网膜上的正常结构,处在视网膜的中央,是视觉最敏感和最主要的位置,是一些感光细胞特别密集所形成的结构,由于有黄色素沉积,所以叫作黄斑,黄斑的作用是精密视觉、辨认色彩。患者口中的"老黄斑",实为"老年性黄斑变性",是黄斑病变的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健康必读》2009,(6):33-33
视网膜是眼球壁的内膜,在眼球壁的最内层。人眼的视网膜面积虽然还不到5平方厘米,但上面却有1.37亿个感光细胞,其中1.3亿个是杆状的视杆细胞,用以感觉弱光和黑白视像;700万个是锥体状的视锥细胞,用以感觉强光和彩色视像。视网膜后面有圆形隆起,称作视神经乳头,在其外侧约3.5毫米处有一黄斑,黄斑有一个中央凹,是眼睛感光最敏锐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我今年70岁,最近看东西总有变形的情况,甚至把直线看成曲线,去医院就诊后,医生说我患了老年黄斑变性.请问,老年黄斑变性该怎么治疗? 福建厦门范景坤 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上升,并导致视力明显下降的疾病.它是发生在眼底视网膜黄斑部的一种病变,常一眼先发病,最终双眼受累.视网膜就像一张纸,黄斑就像纸下的沙粒,有了这个沙粒,纸就不平整了,这时视网膜成像就不再是正常的线条了.老年人把直线看成曲线,是该病常见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李高亮  韩丽英 《中国保健》2009,(16):717-718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4mg,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扫描获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记录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3.0&#177;0.6)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平均值分别为(397&#177;102)μm和(204&#177;9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能较准确定量测算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可对比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前后视网膜厚度变化,进而判断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065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与老年性黄斑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的主要致盲眼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近年来提出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两种对视网膜有重要作用的黄斑色素.本文阐述了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关系以及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囊样水肿患者86例,将所有患者依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雷珠单抗组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曲安奈德组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12、24周时眼压、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两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雷珠单抗组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曲安奈德组眼压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各时间点比较,两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两组视力均提高、黄斑中心凹厚度均减少(均P0.05),但两组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囊样水肿操作简单易行,能明显改善黄斑水肿,快速有效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1.
张尧贞 《保健医苑》2010,(12):18-19
常有人问眼科医生:"我有黄斑吗?"黄斑是我们眼球内视网膜中央约1~2毫米范围视觉锥细胞集中区,是中心视力最敏锐区,该处视网膜较薄,称为黄斑区。正常眼都有黄斑,如黄斑区发育不良或先天性缺失,即中心视力极差,则眼球不能注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经眼底荧光造影确诊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的患者108例(108眼),使用综合疗法治疗.综合疗法即中药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1.5g,tid)及曲安奈德(40mg)球后注射治疗联合激光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视力,眼底荧光造影检查,黄斑OCT(黄斑厚度分析)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视力提高者分别为52眼(48.15%),78眼(72.22%),99眼(91.67%);治疗后眼底荧光造影示治愈的分别为79眼(73.15%),94眼(87.04%),98眼(90.74%),黄斑中心凹厚度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期配对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综合疗法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术结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DR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47眼)和研究组(40例,50眼)。对照组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珠单抗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变化,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结束6个月后,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术结合雷珠单抗治疗可有效降低DR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提高视力水平,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视觉系统之前沿阵地,学名称视网膜,中医学叫神光;它位居眼球壁最内层又称眼底,是眼睛接受光线的屏幕,由感光细胞和传递信息细胞等神经组织构成。在整个屏幕的中央处有个特殊的城池,因为离体检验固定时呈现黄色,科学家为其命名为黄斑区。它的直径只有1~2个毫米,总面积比视乳头稍大。 从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来看,黄斑部属于视网膜之特区,它的位置在眼球后极视网膜中央。视网膜的组织结构共分10层,而黄斑部最薄,黄斑中心凹部是视锥细胞的独家领地,驻扎7000多万视锥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24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4眼),所有患者均确诊。对其实施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治疗后随访4周,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log MAR平均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优于治疗前,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眼部或全身并发症。结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斑区增殖膜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图像特征及临床诊断和术后评估价值。方法对在我院眼底检查拟诊或诊断为黄斑部视网膜患者38例38眼术前及术后行OCT检查。结果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厚薄不一的高反光带,或紧贴于黄斑表面,或与其部分相连。绝大多数黄斑中心凹变浅,厚度增加。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前膜消失,部分病例黄斑区色素上皮损害或黄斑部水肿。结论OCT可以直接客观地显示黄斑前膜及手术后黄斑部各种组织结构的改变,为黄斑前膜的临床诊断、手术效果及治疗评价提供了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自1850年德国人赫尔曼·赫姆霍尔特斯 医师发明第一部粗糙的检眼镜以来,瞳孔里面这个黑暗而神秘的世界变得光明了。检眼镜发出的光线进入瞳孔,所见眼底已放大16倍。看到的是一片淡橘黄色的薄膜,叫视网膜,它是脑的延伸。膜上有一个凹性亮点为黄斑的中心,由视锥细胞组成,是视物最主要的部位且司颜色的鉴别。黄斑周围由视杆细胞组成,主管黑暗时视物。黄斑病变可出现色盲、视力减退,见于视网膜炎等。黄斑鼻侧略上方3毫米处有一个约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和评价重硅油(Densiron-68)填充治疗黄斑白色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8例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眼黄斑白色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手术,剥除前膜,亮蓝染色后行内界膜剥离,注入重硅油,术后6~10周取出重硅油.结果 8只眼中7只眼视网膜复位,黄斑裂孔闭合,6只眼视力提高两行以上,手术后眼压升高3只眼,硅油乳化1只眼,并发白内障2只眼.结论 重硅油填充治疗黄斑白色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有较好的效果,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正眼干眼涩眼疲劳视力模糊看不清……脆弱的眼睛想"吃"啥?蓝莓,主要成分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它与叶黄素一起构成视网膜黄斑的主要色素和抗氧化主要成分,是唯一可以存在眼睛水晶体的成分。许多眼部问题都与花青素和叶黄素的缺乏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三餐不规律,经常犯胃痛,医生一般会开具名称中带有"拉唑"的药物.那么,"拉唑"到底是什么类型的药?在用药期间又需要注意些什么? 认识"拉唑"类药物 "拉唑"类药物都属质子泵抑制剂(PPI),是临床治疗和预防胃酸相关性疾病的首选药物.目前,国内常见的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和艾普拉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