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玉成  邢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155+3158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网球肘的疗效。[方法]应用国产ESWO冲击波骨科治疗机治疗网球肘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以痛点为中心,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行按摩、药物、功能锻炼治疗。[结果]治疗后第4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8周和第12周,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SWT对网球肘所致的疼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多元化康复模式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元化康复模式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VA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ADL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VA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Lysholm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康复模式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冯兵  王泽野  殷悦 《医疗装备》2023,(22):11-14
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引导下5 ml注射器针头松解治疗腕关节融合术术后肌腱粘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六医院行腕关节融合术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5 ml注射器针头松解,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肌腱粘连情况,治疗前后手部灵活度[采用明尼苏达手灵巧度评定量表(MMDT)评估]、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及手部握力、捏力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粘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放置、翻转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放置、翻转时间均短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TAM及手部握力、捏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TAM及手部握力、捏力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AM及手部握力、捏力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团队技能训练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有效性,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团队生活技能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生活技能训练(SST)评估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训练疗效评定。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训练前ADL得分和SST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训练1、2、3、4周后ADL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SST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训练时间的推进,ADL得分逐渐下降,SST得分逐渐上升,干预组得分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团队技能训练模式能明显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康复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肢体功能训练护理,治疗6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ADL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Barthe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80%,高于对照组的6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作用明显,能有效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723-1724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八段锦功法锻炼,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12周后,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MMSE和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两组的MMSE和ADL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的MMSE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泉州市某医院收治的12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封闭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封闭组患者采用局部封闭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ESWT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周及2个月时肘部疼痛程度,采用Das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患者疗程结束半年内的重复就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和2个月时肘部VAS评分低于封闭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封闭组患者,治疗结束半年后重复就诊率低于封闭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监测指标(出血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手术不良结局;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并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并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DL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疗效非常理想,可改善手术监测指标和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单志欣 《医疗装备》2021,(3):102-103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肩关节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试验组复发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运用小针刀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肩关节的疼痛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用调周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按调周法分4期治疗;对照组按传统辨证论治,经期痛经汤加减,非经期口服桂枝茯苓胶囊。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痛经程度评分(VAS)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停药后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33.33%和65.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周法相较于传统辨证分期论治止痛效果更好,且调周法治愈率较高,远期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因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共300例,根据康复方式分为早期康复训练(早期组)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于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评估其神经功能康复情况,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估其运动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估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NIHSS、ESS和MMSE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NIHSS、ESS和MMSE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早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ESS和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入院时FMA和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均显著提高,早期组的FMA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显著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同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李凤艳 《医疗装备》2021,(4):138-13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应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94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腰腿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在LD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利于缓解腰腿疼痛程度,提高腰椎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单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 d,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15.26±2.25)分和(7.26±1.74)分、ADL评分分别为(12.23±8.64)和(65.26±5.75)分,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14.95±2.40)分和(9.63±1.58)分,ADL评分分别为(12.08±8.81)和(45.17±6.35)分;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876、30.658,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09、18.282,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50、14.071,均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临床疗效较佳,能有效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能得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奥拉西坦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疗效及对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9月-2019年10月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认知训练,观察组予以奥拉西坦联合认知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MMSE评分。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5.35%vs 74.42%)(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升高更明显。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更明显,ADL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奥拉西坦与认知训练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水平,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对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配合现代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现代康复训练,设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在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患者家用针灸、中药、推拿等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并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肢体的运动功能变化(STREAM)、日常生活活动(ADL)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相应的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TREAM/AD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STREAM/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治疗配合现代康复治疗对于高梗塞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6,(8):1152-1154
目的比较分析传统方法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传统方法治疗急性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NIHSS评分、ADL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5.72%)高于对照组(62.86%),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脑水肿体积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NIHSS评分与ADL评分方面,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AD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传统方法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脑水肿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谢格红  张博 《医疗装备》2022,(18):70-73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针刺疗法在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在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血流阻力(RI)、收缩峰值血流速(VP)及舒张末期血流速(MFV)]、脑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及生命质量[采用改良Bathel指数(MBI)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VP、MF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P、MFV均高于治疗前,RI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VP、MFV均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庇护式职业康复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出院后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其中脱落2例)和对照组45例(无脱落)。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1年的家庭康复,研究组进行1年的庇护式职业康复,在康复干预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康复状态量表(MRSS)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同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ADL、PANSS和MRSS评分分别为22.25±3.12,50.38±8.10和51.48±18.15,明显优于对照组24.69±3.79,56.35±9.08和59.47±1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6.98%低于对照组22.22%。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经庇护式职业康复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和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联合维生素治疗与血管性痴呆(VD)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3例VD合并高Hcy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采用智力低下状态检查(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进行痴呆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维生素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减轻痴呆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7,(9):1245-1246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远隔部位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行急性颅脑手术后发生远隔部位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ADL评分以及GC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延期愈合率和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评分>60分及GCS评分>5分患者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远隔部位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其血肿清除效果与传统开颅手术相当,并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