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在建立工作通道时上关节突磨削程度对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共396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下同)患者。随访时间2年2个月~2年6个月,平均2年3个月,剔除67例失访者。分别于术前、术后行术区关节突关节三维CT+重建,根据上关节突磨削程度分为微量磨削组(磨削程度25%)、少量磨削组(磨削程度25%~33%)、中量磨削组(磨削程度33%~50%)、大量磨削组(磨削程度50%)共4组;采用VAS评分、JOA腰痛评分、临床改善率、腰椎不稳发生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术后即刻VAS评分分别为(1.33±0.57),(1.69±0.51),(1.81±0.67),(2.12±1.05),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VAS评分分别为(1.26±0.35),(1.65±0.16),(3.72±0.65),(4.79±1.43),其中中量、大量磨削组VAS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术后两年JOA评分分别为(24.37±1.78),(24.81±1.88),(18.62±3.71),(19.57±4.16);术后2年临床有效率分别为微量磨削组93.42%,少量磨削组95.89%,中量磨削组77.78%,大量磨削组50.00%,中量、大量磨削组有效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腰椎不稳发生率:术后2年微量磨削组3.29%,少量磨削组4.79%,中量磨削组44.44%,大量磨削组75.00%,中量、大量磨削组腰椎不稳发生比例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手术中,上关节突磨削程度超过33%时可影响腰椎稳定性,并出现相应症状,应尽量减少对上关节突的磨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TESSYS技术、后路椎间盘镜(PDM)及椎板开窗(FD)三种术式进行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合并腰椎间孔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LDH合并腰椎间孔狭窄患者92例。依照手术方式分为TESSYS组(n=31)、PDM组(n=31)及FD组(n=30),各组患者予以相应术式突出髓核摘除进行治疗,出院后随访1年。而后记录并比较各组手术相关资料,随访时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TESSYS组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出院时及末次随访时治疗优良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 d时TESSYS组的腰部VA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1个月时TESSYS组ODI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而JOA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种术式治疗LDH合并椎间孔狭窄均有较好的短期疗效,但TESSYS技术对患者组织损伤较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骨钻和环锯关节突成形术在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科内镜手术治疗的单节段单侧LDH的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骨钻关节突成形29例,环锯成形25例。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以及MacNab评价标准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价。摄腰椎椎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测量腰椎过屈和过伸位时的水平位移及角位移,评估腰椎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钻组通道建立时间显著长于环锯组[(44.90±3.95) min vs(32.00±3.20) min,P0.05],但镜下处理时间骨钻组少于环锯组[(32.07±4.20 min) vs(42.96±5.10 min),P0.05]。两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钻组有3例成形挤压行走根,环锯组有2例损伤出口根,致一过性感觉障碍,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均未发生椎间盘突出复发。术后3、12个月两组VAS、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改良MacNab评价疗效优良率均相近(P0.05)。影像评估方面,两组患者术后3、12个月水平位移及角位移角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钻成形和环锯成形均为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关节突成形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柱内窥镜下腰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中老年慢性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28例慢性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其中14例采用脊柱内窥镜下腰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手术组),14例采用经皮腰椎关节突关节封闭治疗(非手术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电话、门诊随访,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进行比较,评估2种治疗方案近期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和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JOA评分和ODI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手术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和ODI的改善情况均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脊柱内窥镜下腰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腰椎小关节源性腰痛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预后,近期疗效较好,相比经皮腰椎关节突关节封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74例腰椎术后慢性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37例切断组行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37例行局部封闭保守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腰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腰椎改良MacNab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与术前相比,切断组与封闭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显著降低,而JOA评分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断组术后VAS评分随时间延长继续减少,JOA评分继续增加,不同时间点差异无统计计学意义(P0.05),而封闭组术后VAS随时间延长再次增加,JOA评分再次减少,但不同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切断组的VAS和JOA评分均优于封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切断组腰椎改良MacNab功能评分优良率(94.59%)高于封闭组(45.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对治疗腰椎术后慢性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退变性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6月本院确诊为胸腰椎退变性侧后凸畸形且采用多节段经关节突截骨术(SPO)治疗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超声骨刀组(19例)、高速磨钻组(24例)。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截骨节段、单节段截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侧凸Cobb角、后凸Cobb角、矢状面C7铅垂线与骶骨后上缘间水平距离(SVA)改变情况、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JOA改善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4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单节段截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比较,超声骨刀组均优于高速磨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脊柱序列恢复满意,侧后凸及SVA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术后JOA评分改善率、VAS评分改善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高速磨钻组出现硬膜囊损伤脑脊液漏2例。结论应用超声骨刀可以安全、有效地完成退变性胸腰椎侧后凸畸形的截骨矫形手术。与高速磨钻相比,超声骨刀的应用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LDH患者85例,其中经Wiltse入路43例(A组),传统后正中入路42例(B组)。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等资料;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患者腰痛和下肢痛,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功能状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结果 A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后腰痛VAS评分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肢痛VAS评分、ODI及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2年,A组腰痛VA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Wiltse入路治疗LDH在降低手术创伤、减少住院天数、减少术后腰痛、减少残留神经功能后遗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根阻滞在减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TESSYS术后早期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治疗的130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TESSYS技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对照组仅采用TESSYS技术治疗,术后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VAS、JOA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1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12个月的治疗优良率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TESSYS技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有利于进一步减轻术后早期疼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骶管神经阻滞联合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骶管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治疗。治疗后4、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JOA、ODI、VAS评分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4、12周,两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ODI评分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ODI评分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周与治疗后4周比较,观察组3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JOA评分有所下降,ODI评分与VAS评分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骶管神经阻滞联合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治疗有利于缓解LDH患者疼痛,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增强患者脊柱稳定性及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5):1365-1369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配合早期规律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9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锻炼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锻炼组术后第2 d由医生指导其在床上进行规律的腰背肌功能锻炼。而常规组患者术后卧床休息、常规恢复活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腰椎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年。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ODI评分均显著减少,JOA评分均显著增加;而锻炼组患者VAS评分随时间延长显著减少,但常规组患者术后1年与术后3个月相比,VAS评分不减反增,不同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锻炼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 d,两组间ODI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锻炼组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术配合早期主动规律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腰椎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TESSYS术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2018年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6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手术方式分为两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术的为TESSYS组,共34例,采用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的为开放组,共30例,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VAS评分、ODI评分和改良MacN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TESSYS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低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YS组早期并发症1例,开放组早期并发症3例。两组患者随访6~18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间VAS和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术后3个月,TESSYS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12个月,两组间VAS和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评价标准,TESSYS组优良率94.12%;而开放组优良率83.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术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均能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TESSYS术在术后短期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有效性。[方法]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科采用腰椎小关节突封闭确诊并收治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52例。所有病例分为2组:A组30例采用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内侧支消融术治疗;B组22例接受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15个月,平均12个月,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3、6及12个月时两组患者腰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下腰痛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痛均有所缓解,A组术后各时间点VAS和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3个月后各时间点VAS和JOA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间VAS和JOA评分比较A组疗效优于B组(P<0.05)。此外,B组治疗后8 d有2例出现胃部不适,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内侧支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联合小关节封闭对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术式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动态的远期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3月-2016年1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其中60例行椎间孔镜TESSYS技术行髓核摘除,作为TESSYS组; 60例行开放性髓核摘除术,作为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VAS评分、ODI指数;采用ELISA检测手术前后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病变腰椎动态变化。结果 TESSYS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血清中CRP、IL-6和TNF-α水平等数据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随访均未出现复发,病变椎间隙均显著变窄(P0.05)、邻近节段出现退变,而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两种技术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对腰椎动态的远期影响相差不大,但TESSYS技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臭氧注射与经皮旋切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两种术式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4-09-2016-09,共纳入103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A组41例,予以经皮旋切术治疗;B组30例,予以臭氧注射治疗;C组32例,予以臭氧注射联合经皮旋切术治疗。对三组患者术后相关疗效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术后7 d、1年时的VA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提高(P0.05);术后7 d、1年时,C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B两组,JOA评分显著高于A、B两组(P0.05)。C组术后1年时的优良率达到93.1%,显著高于A组的82.1%和B组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注射与经皮髓核旋切术治疗LDH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降低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后侧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iolateral fusion, PLF)治疗创伤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4月~2018年3月,本科收治的22例创伤性腰椎滑脱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13例采用PLIF术,9例采用PLF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LIF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PLF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VAS、ODI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前两组间VAS、ODI和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PLIF组VAS、ODI和JOA评分均显著优于PLF组(P0.05)。影像方面,术后PLIF组的复位率为100%,PLF组的复位率为95.12%。术后1年PLIF组均骨性融合,而PLF组骨性融合率为93.72%。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已骨性融合,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等不良事件。[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创伤性腰椎滑脱。相比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临床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规措施联合温针灸和中药熏洗与常规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遗留腰腿痛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01—2019-10间范县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68例LDH术后遗留腰腿痛患者。依据治疗措施分为常规措施治疗组(常规组,33例)和常规措施联合温针灸与中药熏洗组(联合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前后的腰腿疼痛VAS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以及治疗后4周时的总有效率。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治疗前的VAS评分、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及4周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联合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疗效评判标准,治疗后4周时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措施联合温针灸和中药熏洗治疗LDH术后遗留腰腿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改善腰部功能。但尚需更大样本量和长期随访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后侧入路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11月,本院采用经皮脊柱内镜后侧入路治疗23例胸椎O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OLF病变部位分3组:单侧OLF 7例、双侧OLF 10例、融合OLF 6例。比较三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硬脊膜撕裂及血管损伤、切口感染、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依次为单侧组双侧组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血量及住院天数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三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同时间点,VAS评分依次为单侧组双侧组融合组;JOA评分依次单侧组双侧组融合组。影像方面,三组患者术后OLF占比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术后关节突关节缺损均50%。[结论]经皮脊柱内镜下依据病变部位,主要经椎板行同侧或双侧减压,安全可靠,关节突关节缺损均50%,不影响胸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与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比较,探讨TESSY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老年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显微内镜下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术,研究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和手术疗效。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均P0.01);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VRS、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评分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1);研究组术后优良率为88.89%,与对照组的80.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行TESSYS术可有效减轻老年LDH患者的创伤,缓解术后疼痛等不适感,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37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对照组)和同期接受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的41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等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d、7d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较对照组患者(18.9%)降低(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分别为24.2±2.5、26.4±1.8)均较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9.6±2.4、22.7±1.5)高(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0.3%,较对照组患者的73.0%高(P0.05)。结论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汽化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20例LDH患者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行经皮激光汽化疗法,观察组行经皮激光汽化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结果 (1)术前与术后第3天,2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周、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1周,2组的JOA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JOA评分和治疗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皮激光汽化术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LDH,可促进腰椎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