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及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试剂盒,对2013年1-11月3 420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属检测,同时对阳性标本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420份送检标本中支原体属培养阳性1 152份,阳性率为33.7%;检出1 152例支原体属阳性患者中,解脲脲支原体阳性有999例占86.7%,人支原体阳性有29例占2.5%,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阳性有124例占10.8%;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对多西环素、交沙霉素、普那霉素敏感率较高,均>95.0%;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均>75.0%。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以解脲脲支原体为主,交沙霉素是治疗支原体属感染的首选药物,不宜使用耐药率较高的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及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试剂盒,对2013年1-11月3 420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属检测,同时对阳性标本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420份送检标本中支原体属培养阳性1 152份,阳性率为33.7%;检出1 152例支原体属阳性患者中,解脲脲支原体阳性有999例占86.7%,人支原体阳性有29例占2.5%,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阳性有124例占10.8%;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对多西环素、交沙霉素、普那霉素敏感率较高,均>95.0%;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均>75.0%。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以解脲脲支原体为主,交沙霉素是治疗支原体属感染的首选药物,不宜使用耐药率较高的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及解脲脲支原体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选择有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取男性尿道口或女性宫颈口棉拭子进行支原体属培养及9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2 664例患者生殖道标本中,培养阳性的支原体属1 697株,阳性率63.7%;检出单一感染解脲脲支原体(Uu)896例占52.8%,单一人支原体(Mh)感染167例占9.8%,Uu+Mh混合感染634例占37.4%,混合型感染的耐药性最为严重;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耐药率均>70.0%,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对近6年来的检测结果划分为3个阶段进行比较,Mh的检出率有上升的趋势;2012年度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均比2008年度上升了10.0%;而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却在逐年下降。结论 Uu、Mh及其混合感染的耐药性高,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因此,提高支原体属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送检率,根据不同患者各自的药敏数据,针对性用药控制支原体属感染,对于延缓支原体属耐药性产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粤东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人群中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及其型别分布。方法用液体选择培养基进行临床标本的初筛,再用PCR法进行分群和分型。结果1 790例临床标本中解脲脲支原体阳性670例(37.43%),对392例阳性培养物进行分群,生物1群阳性率为71.94%;生物2群阳性率为29.85%;对264例单纯生物1群阳性标本进行PCR分型结果血清型1有20例(7.58%),血清型3或14有139例(52.65%),血清型6有51例(19.32%)并有大量混合感染;对99例单纯生物2群感染标本的PCR分型结果,基因型3(血清型7、11)最低,基因型1和2感染率较高。结论粤东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人群中,解脲脲支原体以生物1群中的血清型3和血清型6单纯感染为主,但不同血清型或基因型在该地区的分布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5.
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感染状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间送检的1890份女性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890例标本中,支原体培养阳性756例,阳性率40.0%,其中21~40岁年龄段女性患者培养阳性率最高;11种常用抗菌药物中,四环素类敏感性最高,大环内酯类敏感性次之;4种喹诺酮类药物均呈现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相当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无菌手法采集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送检,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ycoplasma LST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属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97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支原体属培养阳性395例,阳性率为40.6%,其中Uu阳性350例,占88.6%;Uu对普那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交沙霉素敏感率在84.0%~95.0%,对大环内酯类敏感率在25.0%~37.0%,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约90.0%.结论 支原体属培养和药敏试验对临床正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支原体属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解脲脲支原体(UU)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明确其致病性遗传背景。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解脲脲支原体感染人群的样本2661份,筛选分离201株高致病力解脲脲支原体临床菌株,分别来源于女性不孕症、胎膜早破、先兆流产和泌尿系统疾病,本研究设计4个较为保守的解脲脲支原体管家基因(ftsH,rpL22,valS,thrS)及2个可变毒力基因(ureG and mbanp1)上下游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个基因并测序。结果 201株高致病解脲脲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经PCR扩增,产物测序均为目的基因,两个毒力基因(ureG and mbanp1)阳性率分别为93.1%,90.6%;药敏试验显示,201株高致病力解脲脲支原体耐药性高于总体人群,其中氧氟沙星、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最高,分别为21.2%vs15.2%、12.5%vs6.9%与10.9%vs3.5%;2012-2016年本院UU检测患者感染阳性率趋于一致,近两年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201株解脲脲支原体大多携带ureG、mbanp1基因,可见高致病性临床分离株存在的共同致病基因,本地区近年来解脲脲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未见明显上升迹象,而201株高致病株耐药性明显高于普通菌株,临床医师需加强对于致病性解脲脲支原体的鉴别,并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防止临床解脲脲支原体耐药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型支原体合并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检出率和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泌尿外科、不孕不育科、皮肤科以及妇科中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一步法对其生殖泌尿道标本中的人型支原体进行检测,研究其检出率与耐药情况.结果:解脲脲原体的检出率为30.33%,人型支原体的检出率为8.33%;两组对这六种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人型支原体对交沙霉素的敏感性要高于人型支原体合并解脲脲原体.结论:人型支原体单纯感染或者混合感染检出率较低,并且女性感染率较高,两者的耐药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感染状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送检的1890份女性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890例标本中,支原体培养阳性756例,阳性率40.0%;其中21~40岁年龄段女性患者培养阳性率最高;12种常用抗菌药物中,四环素类敏感率最高;大环内酯类敏感率占第2位;4种喹诺酮类药物均呈现较高的耐药率,敏感率均<50.0%.结论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状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供抗感染治疗的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2008年12月送检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解脲脲支原体培养的阳性结果。结果Uu检测总阳性率49.9%,其中女性阳性率60.5%,男性阳性率24.9%;Uu的耐药性特点为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率最低,对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15.0%和20.2%;对普那霉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四环素敏感率最高,分别为99.8%、98.6%、92.8%、91.9%。结论Uu对常用抗菌药物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泌尿生殖道Uu感染必须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对2002年及2004年就诊的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并对药物敏感性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2002年117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中,解脲支原体 (Uu)占82.9%,人型支原体(Mh)占2.6%,Uu与Mh混合感染占14.5%;2004年126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中,Uu占83.3%, Mh占4.0%,Uu与Mh混合感染占12.7%。2004年组与2002年组相比,支原体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的耐药率明显增高,对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林霉素、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左旋沙星无明显改变。敏感率较高的依次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结论支原体的耐药率高,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其耐药性也在发生变化。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尽量根据药敏结果用药。  相似文献   

12.
王雪松  郭玉金 《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0):1234-1236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感染率和耐药率,以期了解支原体在该人群流行情况和耐药率变化情况,为治疗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科门诊4 266例不孕不育患者培养法检测UU和MH,并对1 557例阳性标本行体外药敏实验,分析其耐药现状。结果不孕不育患者支原体总感染率为36.5%,UU感染率显著高于MH感染率(P0.01)。男性和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31.8%、45.4%,女性支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生殖道支原体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相对较高,对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耐药率较低。2013年支原体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同比多数降低。MH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药物高度敏感。结论不孕不育患者具有较高的UU和MH感染率,支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一定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有选择性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对813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813例患者中检出Uu阳性296例(36.4%),Mh阳性13例(1.6%),Uu+Mh阳性71例(8.7%),总检出率46.7%(380例);药敏结果表明,Uu与Mh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较为敏感,对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结论 女性泌尿生殖道Uu和Mh感染率很高,主要以Uu为主,Uu和Mh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其中以氧氟沙星为最高,单纯Uu、Mh和Uu+Mh的耐药率存在一定差异,治疗支原体感染以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最好。  相似文献   

14.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谱。方法 应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 ,对 5 98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型别鉴定及 10种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结果  5 98例标本中检出支原体 2 33例 (39 0 % ) ,男女性别感染率分别为 39 1%和 38 8% ;解脲脲支原体 (Uu)阳性 15 9例 (6 8 2 % ) ,显著高于人型支原体 (Mh)感染(14例 ,6 0 % )及Uu Mh混合感染 (6 0例 ,2 5 8% ) (P <0 0 1) ;药敏试验显示 95 7%支原体患者有不同程度耐药 ;支原体型别不同、患者性别不同对 10种抗生素的耐药谱均不相同。结论 加强支原体的药敏检测 ,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对防止支原体耐药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闻丽香 《社区卫生保健》2009,8(2):108-109,129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珠海丽珠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对153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153例患者中检出114例支原体,阳性率为74.5%,其中解脲支原体(Uu)占阳性率的74.6%,人型支原体(Mh)占阳性率的2.6%,Uu和Mh混合感染占阳性率的22.8%。药敏结果显示: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的敏感率最高为95.61%,交沙霉素次之为86.84%,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敏感性最低,耐药率最高的是罗红霉素。结论本地区妇科医生可以根据此药敏结果选择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及2010年妇科门诊疑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2005年组702例中,支原体培养阳性265例,解脲脲原体(Uu)180例,人型支原体(Mh)59例,二者混合感染10例。2010年组514例中,支原体培养阳性282例,解脲脲原体(Uu)226例,人型支原体(Mh)10例,二者混合感染14例。10种药敏分析结果显示,大观霉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阿奇霉素、林可霉素、交沙霉素、甲砜霉素、罗红霉素、司帕沙星的中度敏感性较高,对克拉霉素、美满霉素及强力霉素的敏感性较强。结论:支原体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支原体耐药性亦在变迁,临床应重视支原体的感染及其耐药性,加强对支原体的耐药性检测,以便做到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药敏分析。方法入选2008年1月~2009年6月在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Uu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检查Uu的感染及药敏情况,并对受试者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性行为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检测460份标本,213份阳性,Uu感染率为46.3%;Uu分离株对普那霉素和交沙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8.7%和96.8%,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3.8%、51.6%和48.7%;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显示,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Uu感染与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性病知识水平、性行为等因素有关。结论 Uu是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应根据其流行因素和药敏分析,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支原体专用培养试剂盒对358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药敏检测表明解脲支原体对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螺旋霉素、壮观霉素的耐药性大于72%。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治疗时宜首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提示:在进行治疗前做支原体药敏试验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了解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对726例可疑性病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Uu和Mh的感染浓度测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26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387例支原体属培养阳性,阳性率为53.3%,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占72.9%;人支原体(Mh)占3.9%;Uu+Mh占23.3%;女性支原体属发病率较男性高,单纯Uu感染显著高于Mh感染和混合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分析,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敏感率高,而对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差。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主要以Uu发病率最高,应重视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在临床中对支原体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