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婕  邵株燕 《中国肿瘤》2008,17(2):162-163
[目的]探讨宫颈电刀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浸润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宫颈病变患者的术后病灶残留、手术前后诊断符合情况及再次治疗情况。[结果]锥切前宫颈活检诊断的准确率为84.21%(112/133)。4例(4/133)患者锥切标本切缘阳性.包括2例原位癌与2例浸润癌,再行子宫切除的标本中,除了1例原位癌以外,其余3例都有残留病灶。锥切术后标本中切缘阴性的129例病例中,9例(包括3例宫颈原位癌、5例Ⅰa1期与1例Ⅰa,期宫颈癌)再行子宫切除术,有1例原位癌和2例Ⅰa,期宫颈早期浸润癌有残留病灶。[结论]宫颈锥切可明确宫颈病变的诊断,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尽管宫颈锥切已达到CIN与Ⅰa1期宫颈癌的治疗范同,但部分患者宜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2.
小儿颈部淋巴管瘤43例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合理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临床资料。[结果]43例中肿瘤全切32例(75.5%),部分切除11例(255%)。手术加平阳霉素瘤内注射肿瘤全消37例(86%)。[结论]肿瘤切除加平阳霉素庙内注射是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231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术式选择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荟萃分析中国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术式。方法:以“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为检索词,电脑检索2000~2006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统一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得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男137例(59.3%),女94例(40.7%),男:女=1.46:1。有明确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史者占51.2%,平均发病年龄27.8岁,腺瘤癌变率为47.5%,腺瘤癌变者平均年龄35.9岁。术式选择全结肠直肠切除+末端回肠腹壁造口术(TPA)60例(26.0%),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IRA)63例(27.3%),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IAA)12例(5.2%),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19例(8.2%),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残留直肠黏膜剥脱+经直肠肌鞘回肠肛管吻合术22例(9.5%),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残留直肠黏膜剥脱+经直肠肌鞘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47例(20.3%),部分结肠或直肠切除术8例(3.5%)。结论:FAP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生于结直肠的遗传性疾病,但文献报道不多,病例数较少;腺瘤发病早,癌变比率高;症状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诊断主要靠下消化道造影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式选择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手术方式;良性者预后较好,已癌变者预后也较原发结直肠癌为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和输卵管腺瘤样瘤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对33例腺瘤样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33例腺瘤样瘤,31例发生于子宫,2例发生于输卵管,肿瘤多位于浆膜下及近浆膜的肌壁间。其中1例妊娠患者肿瘤弥漫性生长伴梗死,32例呈结节状生长,结节直径1-5cm不等。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本组33例子宫腺瘤样瘤中合并子宫平滑肌瘤19例(57.6%),腺肌症6例(18.2%),既有平滑肌瘤又有腺肌症2例(6.1%),合并子宫平滑肌瘤和卵巢畸胎瘤2例(6.1%),卵巢畸胎瘤2例(6.1%),只有3例仅表现为腺瘤样瘤(9%)。2例输卵管腺瘤样瘤中分别合并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宫颈大细胞癌合并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镜下,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腔样结构组成,周围可见增生的平滑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在33例腺瘤样瘤中,所有病例腺腔样成分均呈现CK(100%)及Calretinin(100%)阳性,CD34阴性(0%),其中20例同时进行EMA染色,仅10例呈阳性表达(50.0%)。其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平滑肌瘤或腺肌瘤、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血管平滑肌瘤及淋巴管瘤。结论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为间皮起源,子宫为最常见部位。免疫组化染色对于腺瘤样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帮助。其生物学行为为良性,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对小细胞肺癌的适应症,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845例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573例广泛期病变采用化疗或(和)放疗;局限期病变272例:单纯化(放)疗50例:先手术后化疗48例;先化疗后手术再化或(和)放疗174例;比较分析、评价不同方法的疗效。结果:广泛期病变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3.0%、6.8%、0;局限期病变:化疗组和手术后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2%、31.2%、4-3%和75%、46、6%、31.9%.二组间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5年的生存率差异显著(P〈0.05);而先化疗、后手术、术后化(放)疗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4%、58.9%、46、5%、11.5%,明显优于前两组(P〈0.05);术前所用化疗方案与周期对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术式包括肺叶切除、全肺切除、支气管(肺动脉)袖式切除重建,肺叶和全肺切除的5、10年生存率明显优于袖式切除.肺叶切除优于全肺及袖式切除。颅内、肝脏或骨髓转移仍为影响本组小细胞肺癌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结论: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放疗均敏感,广泛期病变无手术适应症,应采用以化(放)疗为主的保守治疗。而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则应积极选用以手术为主、辅助术前、术后化(放)疗的综合方法,可获得较为满意、甚至长期生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椎管内脊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7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脊膜瘤是椎管内的常见良性肿瘤,随着影像学、显微外科学、神经电生理学等的发展.手术治愈率逐年提高,本研究旨在总结脊膜瘤的临床特点,显微外科治疗手术技巧,以期对提高其临床疗效起到一些作用。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0—2005年收治的70例经病理证实的脊膜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诱发电位检查,采取显微手术治疗,术中辅以电生理监测。肿瘤位于颈段21例(30%),胸段45例(64_3%),胸腰交界2例(2.9%),腰骶段2例(2.9%)。全切63例.近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症状均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随访3-6个月.无影像学上复发。结论:脊膜瘤是椎管内的良性肿瘤,胸段好发,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操作及合理的手术入路.可尽量避免脊髓及神经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如能全切除肿瘤及受累硬脊膜,可降低肿瘤复发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173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随着神经影像技术,显微外科技术和术中监测手段的发展,大多数脊髓髓内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成为现实。本研究旨在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室管膜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组从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髓内室管膜瘤173例,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肿瘤全切除163例(94.2%),近全切除8例(4.6%),大部分切除2例(1.2%),出院3-6个月门诊随访好转142例(76.3%),余随访不全。结论:积极的显微外科治疗,争取全切是髓内室管膜瘤治疗的最佳选择,术前神经功能状况、肿瘤的性质与部位、手术技巧与切除程度等都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神经外科肿瘤的疗效和体会。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用显微手术进行切除治疗的肿瘤患者74例,分析手术方法,总结手术效果。结果74例患者共切除肿瘤79枚,平均误差(1.5±0.2)mm;全切68例73枚,次全切6例6枚;手术时间(306.4±25.4)min。神经纤维瘤16枚、脑膜瘤11枚,髓母细胞瘤7枚、侵袭性垂体腺瘤9枚、神经鞘瘤6枚,血管母细胞瘤4枚、血管网状细胞瘤5枚、室管膜瘤5枚、星形细胞瘤2枚、海绵状血管瘤1枚,胆脂瘤3枚、畸胎瘤2枚、脉络丛乳头状瘤5枚、蛛网膜囊肿3枚。术后66例患者症状改善;8例有并发症,其中6例经治疗后好转,2例死亡。结论通过显微技术对神经外科肿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不被破坏,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1988年10月至1996年2月,我院共收治卵巢颗粒细胞瘤11例,占同期收治卵巢恶性肿瘤182例的6.04%,均为病理证实,与文献报告一致。临床资料:年龄26—68岁,平均47岁。已婚10例,未婚1例。月经失调3例,腹痛、腹部肿物6例,停经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1例。治疗:1.以手术为主,本组病例均首选手术治疗。根据年龄,对生育功能的要求决定术式。单纯性附件切除3例,单侧附件加大网膜切除1例,全子宫加单侧附件切除2例,全子宫加双附件及大网膜切除5例。2.化疗,11例患者术后均予化疗一6疗程,平均2疗程。全身化疗5例,全身化疗加腹腔化疗6例(…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生长激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一,疗效一直不尽如人意。本文回顾性总结和分析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临床诊疗经验,探讨现代诊断标准的制定意义和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病例共95例,其中Ⅰ级29例,Ⅱ级36例,Ⅲ级30例,侵袭性腺瘤11例。除1例接受额下入路手术外,其余94例均接受经鼻蝶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手术(手术组)62例,术前结合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手术+药物组)33例。采用目前国际标准方法来评估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结果:全部病例中,手术全切除81例(85.3%),次全切除14例(14.7%),其中11例侵袭性腺瘤均为次全切除。IGF-1恢复至与性别和年龄组相匹配正常范围者64例(67.4%)。除外侵袭性腺瘤,手术组全切除率为94.7%,IGF-1恢复正常者39例(68.4%),手术+药物治疗组的全切除率为100%,IGF-1恢复正常25例(92.6%)。结论:经鼻蝶手术是目前治疗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首选方法,术前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可以缓解术前高血糖、心肺功能不全等症状,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前用药可以明显改善术后IGF-1的水平,正常的IGF-1水平预示患者生存时间接近正常人群。制定和实施国际统一的生长激素腺瘤诊断标准对于疗效评估、术后随访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依靠病理活检诊断前列腺癌一直是人们公认的有效和准确的方法,活检所得前列腺标本的来源主要有三个:(1)手术切除;(2)经尿道电切;(3)细针穿刺。本文作者对1345例前列腺活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统计了上述三种不同病理活检方法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果发现,在三种活检标本中,癌检出率分别为:摘除标本3.5%(22/635),电切标本2.6%(8/310),穿刺标本33.8%(135/400)。由此可见,细针穿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最高,也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肺孤立性结节1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朝晖  许林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13(11):1018-1021
目的:探讨肺孤立性结节(SPN)的诊断及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3月-2008年8月经手术治疗的117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特点、病程、病变部位、病灶大小、术前诊断、手术方法以及术后病理等,探讨SPN的诊治策略。结果:117例SPN患者中,恶性病变86例,良性病变31例,术前临床诊断符合率68.4%(80/117)。恶性SPN患者的平均年龄较良性SPN患者年龄大[(62.0±11.4)岁帆(52.3±14.9)岁,P=0.0020];恶性SPN患者较良性SPN患者更易合并临床症状(P=0.0001);直径2~3cm的SPN病灶检出恶性的概率约为直径〈2cm的2.6倍(95%CI:1.0555—6.5010)。86例恶性结节随病灶增大,患者N分期增高(X^2。=15.9979,P〈0.0001)。117例患者行肺楔形切除17例,肺叶切除49例,全肺切除3例,胸腔镜楔形切除局部病变+肺叶切除47例,因广泛胸内、淋巴结转移单纯探查1例。结论:肺孤立性结节病情特点复杂,术前诊断符合率不高,其恶性发生率并不低,对于临床诊断不明的SPN的患者,经短期正规抗炎、抗结核治疗(≤1个月)病灶未见明显缩小者即应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良性病变比较多见,尤其多见的是甲状腺癌和腺癌伴给节性甲状腺肿。1990年~1994年我们有选择地对19例这类病人作甲状腺腺叶切除,少数病入附加对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常规探查对测腺体,术后颈部X线、CT等检查无1例复发。治疗效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13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3岁。病变类型:单纯性甲状腺瘤7例,甲状腺瘤伴继发性甲亢3例,甲状腺瘤伴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病变部位:右侧13例,左侧4例,双侧2例。手术方式:18例行单例甲状腺全切除.l例行病变侧甲状腺全切、附加陕部、对侧甲状腺次全切…  相似文献   

14.
28例Ⅰ期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富元 《癌症》1993,12(4):328-330
28例1期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13例作瘤侧附件切除,15例作双侧附件全子宫切除,术后均加化疗。全组五年生存率85.71%,瘤侧附件切除为84.6%,双侧附件全子宫切除为86.67%(P>0.05)。作瘤侧附件切除的13例中,2例复发死亡,2例复发后再次切除子宫卵巢加化疗后健在,9例成功地保留了正常卵巢及子宫。3例已结婚,并均正常分娩1次。本文着重讨论保留生育功能问题。  相似文献   

15.
女性生殖道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1965年~1993年共收治20例生殖道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其中子宫20例,宫颈2例,卵巢6例,输卵管1例。占同期妇科住院患者的0.3‰、妇科肿瘤患者的5.9‰;。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阴道流血水(74.4%)、腹痛(27.6%)。在术前诊断中诊断性刮它对有阴道流血水的病例有一定帮助,确诊率为71%,而对拉他病例则意义不大。本病预后较差,29例中2年内死亡者12例。生存时间超过5年者7例。发生在子宫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可能较发生在其他部位的预后好。五年存活率在较广泛的手术切除者比单纯全宫加双附件切除者要高。化疗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尚不肯定,但术后长期用以铂剂为主的联合化疗可得到明显缓解或完全缓解。临床分期与本病预后尚不明显。影响本病预后的可能因素有:1.手术治疗是否彻底。2术后是否加用以铂剂为主的联合化疗。3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6.
自1964年1月至1989年12月我院共收治腮腺恶性混合瘤38例,现作回顾性分析如下:1资料本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ZI~72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按UICC(1987年)诞腺癌TNM分期1期5例,I期8例,皿期24例,if,期1例。全组原发区均经手术治疗,其中行全腮腺切除16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或局部切除22例,原发区行术后放疗8例。全组临床均未及颈淋巴结肿大,其中12例接受颈淋巴清扫术。38例均获SH以上随访,全组总的5年、10年、15年生存率依次为68.4%(26’38)、48.3%(IV29)、37.5%(9/24)。治疗方法与生存率关系:全眼腺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年来收治27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Whipple三联症,误诊率达到81.5%(22/27),平均病程为17个月,术前增强CT扫描诊断率为52.6%(10/19),术中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3.3%(15/18)。单发瘤23N(85.2%),多发瘤4例(14.8%)。27例均手术切除肿瘤。结论典型的Whipple三联症有助于胰岛素瘤的早期诊断,术中超声检查能有效定位,合理手术是治愈胰岛素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象限切除标本的大切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象限切除标本的大切片研究为临床乳腺癌象限切除的病例选择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应用次连续大切片方法对101例乳腺癌象限切除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101例乳腺癌象限切除标本经冰冻活检或常规切取活检后,有41例(40.59%)仍见局部残存癌组织,其中13例(12.87%)象限切除标本断端阳性。5例补加全乳切除或根治术标本中4例发现残存癌组织或多灶性病变。乳头状瘤病癌变、导管内癌、导管癌早期浸润、浸润性导管癌、粘粹腺癌等病变范围较广泛或倾向多原发,而髓样癌、乳头状癌、腺纤维瘤癌变等病变较局限。结论:病理组织学类型是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病例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胸腺瘤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胸腺瘤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6例接受手术或术后放射治疗的胸腺瘤患者做回顾性分析,按Masaoka临床分期,Ⅰ期32例,Ⅱ期30例,Ⅲ期36例,Ⅳ期8例。完全切除66例,次全切除28例,不能切除而行活检探查12例。其中Ⅰ期完全切除12例,Ⅱ期完全切除14例,Ⅲ期完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26例、探查活检4例和Ⅳ期探查活检8例;共66例术后行放射治疗。结果 全组总5年生存率为73.6%,完全切除66例和次全切除28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和53.6%(P=0.025),Ⅰ期单纯手术20例和术后放射治疗12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和91.2%(P=0.876)。Ⅱ、Ⅲ期术后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7.6%、68.8%,与单纯手术的50.0%和25.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为0.042、0.035)。结论 术后放射治疗可以提高Ⅱ、Ⅲ期患者生存率,胸腺瘤Ⅰ期术后行常规放射治疗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76例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占卵巢肿瘤的38.6%,占生殖细胞肿瘤的96%。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为多(占85.4%),平均年龄33.4岁。临床主要症状为下腹痛或下坠感(68%),以单侧生长多见(91.2%),左右无明显差异;并发蒂扭转72例(19.1%),感染18例(4.8%),恶变6例(1.6%),破裂4例(1.1%),复发4例(1.1%)。组织学检查,外、中、内三个胚叶组织分别占100%、74%及38%。结论:对于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应及时手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