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管切开术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喉梗阻及喉癌手术病人,通过手术达到恢复呼吸,维持患者生命的目的。我院自1986~1990年共行气管切开术36例,现将气管切开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喉切除术后气管造口复发(postlaryngectomy peristomalrecurrence,PSR)是指气管断端与皮肤相连接处的肿瘤复发,是喉癌术后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发,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国内报告不多。我科1980~1996年共收治PSR患者1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我科1980~1996年共收治喉癌患者659例,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者281例,其中男216例,女65例。病理诊断均为喉鳞癌。术式为全喉切除77例,部分喉切除204例。术后随访发现PSR患者16例,原发部位、T分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喉癌病人行不做气管切开的喉部分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喉癌病人行不做气管切开的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例病人术后第2天出现呼吸困难而行气管切开,其余病人术后呼吸功能良好;术后随访2个月至2.5年,死亡1例.[结论]加强喉癌病人行不做气管切开的喉部分切除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5例全喉切除术后气管呼吸综合征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呼吸综合征为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由于造设永久性气管瘘,终身只能进行气管呼吸而出现一系列症候群.我科2001年以来对全喉切除术后出现气管呼吸综合征的5例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护理防治,现就护理对策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气管呼吸综合征的护理对策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钟玲,莫莉气管呼吸综合征为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由于造设永久性气管瘘,终身只能进行气管呼吸而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我科1993年以来对全喉切除术后出现了气管呼吸综合征的20例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针...  相似文献   

6.
王力红  林代诚 《华西医学》1995,10(2):213-214
喉癌部分喉切除术,喉腔创面的修复方法很多。本文对1990~1991年,49例喉癌患者经部分喉切除术后,用甲状舌骨肌,胸骨舌骨肌筋膜,甲状软骨外软骨修复喉创面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的优,缺点,术后病员的拔管和三年存活率等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复合局部麻醉在喉癌切除术前气管造口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将要施行全喉切除或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的40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局部麻醉对照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局部麻醉组(研究组),每组20例。观察两组气管切开术前、术中及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血氧饱和度(Sp O2),术中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患者镇静情况,以评分在2~4分为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中研究组较患者MAP、心率稳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 O2均无明显波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呛咳、屏气、挣扎发生率明显降低,麻醉效果更满意(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局部麻醉较单纯局部麻醉能更好地满足喉癌切除术前气管造口术的要求,增加患者舒适度,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改良气道灌洗加拍背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气管切开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4例喉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操作前后2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后戴管时间和戴管时间内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操作前及操作后2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自身前后对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戴管时间及戴管时间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气道灌洗加拍背能有效帮助喉癌喉部分切除气管切开患者排痰,降低术后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戴管时间.  相似文献   

9.
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辉有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2):1316-1316
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ILMA)是一种专门为引导盲探气管插管而特殊设计的改良型喉罩通气道。本院自2000年,应用ILMA于困难气管插管40例,取得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涂晓慧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4):2297-2298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通常喉癌行半喉切除术,预防性气管切开需用带气囊的气管套管,均使用囊管一体化的硅胶气管套管,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及防止分泌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的并发症。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半喉切除手术治疗喉癌患者159例,术中均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有患者出现硅胶气管套管和气囊脱垂及破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伤残接受度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喉癌患者,采用伤残接受度量表(AODS)评估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的伤残接受度,并收集相关资料,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的AODS评分,分析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伤残接受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AODS评分为(67.51±6.75)分,处于中等接受水平。不同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度的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AO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心理弹性低下、社会支持度低下是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伤残接受度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伤残接受度处于中等水平,可能受患者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度等因素影响。临床根据以上相关影响因素应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患者伤残接受度,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喉切除术后造瘘口复发的原因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7例喉癌、下咽癌全喉切除术后气管造瘘口复发癌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及非手术组,对比两组生存时间.结果:手术组11例术后生存时间为6 ~ 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7个月;非手术组6例生存时间3~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5个月.手术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造瘘口复发癌原因与首次手术的处理恰当与否有关.其预后差,积极、适当的挽救性手术可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对不同孕周正常单胎胎儿咽、喉、气管的显像能力,确定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咽、喉、气管的最佳时期。方法对401例孕16~36“周正常单胎胎儿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将胎儿按孕周的不同分为A、B、C、D4组。其中,A组为16~20周^+6,共93例;B组为21~25周”,共104例;C组为26~30周^+6,共108例;D组为31—36周^+6,共96例。记录并统计每组超声清晰显示胎儿咽、喉、气管的例数。结果401例正常单胎胎儿,超声清晰显示胎儿咽、喉、气管的例数分别为241例(60.1%)、314例(78.3%)、329例(82.0%),超声对喉、气管的显示率高于咽(P〈0.05)。超声清晰显示胎儿咽,A组44.1%,B组76.9%,C 70.4%,D组45.8%;超声清晰显示胎儿喉,A组58.1%,B组95.2%,C组94.4%,D组61.5%;超声清晰显示胎儿气管,A组65.6%,B组97.1%,c组95.4%,D组66.7%。超声清晰显示胎儿咽、喉、气管B、C两组明显高于A、D两组(P〈0.05)。结论超声可清晰显示胎JL"N、喉、气管,其中喉、气管的显示率高于咽,超声观察胎儿咽、喉、气管的最佳时期为21~30周^+6。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中单侧杓状软骨切除的残喉修复的手术方式。方法 总结2002~2006年17例行单侧杓状软骨切除的喉癌(声门型12例,声门上型5例),术中利用局部组织修复、双蒂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自体游离甲状软骨、舌骨肌瓣等方法修复残喉,重建喉功能。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7~52 天内恢复正常饮食,全部病例恢复了发音功能,1例患者行显微喉镜下CO2激光切除,未行气管切开,14例患者拔除气管套管,1例声门上型喉癌行舌骨肌瓣修复的患者能长期耐受堵管,但未拔管,1例声门型喉癌因喉狭窄未拔管。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中单侧杓状软骨切除的残喉修复可根据术中情况采用不同方法修复,对于声门型喉癌行喉垂直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局部组织修复、双蒂胸骨舌骨肌筋膜瓣的方法,术后吞咽功能恢复均较为满意,对于声门型喉癌行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CHEP)的患者或声门上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加高杓区的修复残喉的方法可减少误咽,自体游离甲状软骨修复是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抢救喉梗阻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一般需要行气管切开术,以维持气道畅通。传统的护理方法以双层盐水纱布覆盖切口处,并将氧管置入气管导管内,当患者咳嗽或变换体位时,常造成纱布脱落或氧管移位,影响治疗效果,也易引起感染。我们为有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喉癌及喉阻塞患者设计一种气管切开多功能罩,以满足患者氧气吸入、气管湿化及吸痰等多项需求,而且不受患者体位影响,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具体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全喉切除术是治疗喉癌的常用手术之一,其手术步骤数十年来几无改进。从1994~1998年我们对全喉切除术的气管造口操作技术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改良组:59例,男57例,女2例,年龄52~80岁,平均63-2岁,按UICC(1987)标准,T3N0M029例,T3N1M07例,T4N0M014例,T4N1M09例。声门上型17例,声门型34例,声门下型2例,跨声门型6例。对照组:取1990~1994年有完整随访资料,在我院行全喉切除术按标准术式行气管造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喉癌手术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27例70岁以上喉癌患者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术中死亡病例,全喉切除术12例,喉部分切除15例,术后并发症10例(37%)。结论: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手术仍可以是治疗高龄喉癌患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宋津辉  王玎  孙兴和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2):2119-2120
目的:总结喉癌气管切开术发生并发症的类型以及如何预防其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627例喉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7例喉癌气管切开患者中有316例发生各种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0.4%,其中围手术期发生22例,发生率最高的是皮下气肿,气管切开后期发生294例,发生率最高的是肺内感染。病死率为0。结论:喉癌气管切开术在临床是安全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相似文献   

19.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治疗喉癌主要是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愿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1].为了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在院外对气管造瘘口的自我护理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在院外的自理能力,帮助提高其生活质量,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入住本科并进行全喉切除术的16例喉癌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月~2008年7月,我们对40例喉癌患者给予术后分期饮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喉癌40例,男38例,女2例;年龄43~71岁。均为喉癌患者。行喉裂开术3例,全喉切除术21例,垂直半喉切除术7例,水平垂直半喉切除术4例,环状软骨上部分喉切除术5例。吞咽能力分级:7级:正常吞咽、摄食咽下无困难;6级:轻度吞咽障碍,有必要改变食物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