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HBVHBeAg/HBeAb血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1例HBV血清中HBVDNA进行检测,发现45例HBeAg(+)/HBeAb(-)血清检出88.88%HBVDNA(+),56例HBeAb(-)/HBeAb(+)血清检出46.42%HBVDNA(+),HBeAg/HBeAb与HBVDNA关系显著性检验,差别无显著性(χ2=1.16,P>0.05),HBsAg滴度与HBeAg检出无相关性(r=0,P>0.05)。  相似文献   

2.
李秋香  李冬田 《天津医药》1995,23(11):653-655
对29例慢性乙肝患者用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TFHBV)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对照组、非特异性因子(TFn)治疗组以及TFHBV治疗组,肝功能和HBV感染指标均有改善或阴转,其效果依次为TFHBV〉TFn〉对照,在感染指标阴转率上经x^2检验,HBsAg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HBeAg、抗-HBc、pre-S1以及HBVDNA3组之间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导向药物L-HAS-Ara-AMP的抗HBV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d和28d疗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9例,以Ara-AMP治疗27例为对照。结果:L-HSA-Ara-AMP 5d疗程,10例HBeAg阳性阴转3例,8例HBV-DNA阳性阴转4例。28d疗程HBeAg阴转率31.6%,HBeAg滴度下降率47.4%,有治疗效应者79.0%.;HBV-DNA阴转率31.6%  相似文献   

4.
戴晨阳  戴晨琳 《天津医药》1999,27(9):515-5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乙肝标志物和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信号引物能量转移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93例各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结果:在慢性乙肝患者中,随着临床肝损害程度加重,血清HBV-DNA含量逐渐下降,血清HBeAg阳性组HBV-DNA含量明显高于抗-HBe及抗-HBc阳性组,而后两组中部分病例HBV-DNA水平仍很高,血清HBV-DNA含量  相似文献   

5.
蚁皇口服液是以吕梁山脉盛产的优种蚂蚁-棕褐沙林蚁为君药配制而成的免疫增强剂,经临床350例乙型肝炎和90例HBV携带者治疗观察(设对照组78例),发现该药对乙型肝炎和HBV的清除有显著疗效,乙肝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乙肝病人HBsAg阴转率为60.2%,HBV携带者HBsAg阴转率为61.1%,这个治疗结果明显高于目前临床应用的同类药物。  相似文献   

6.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清乙肝病毒DNA的结果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国亮  张慧慧 《江西医药》1995,30(5):261-263
应用PCR技术和ELISA法同时检测了乙肝患者血清97例。结果显示:HBV-DNA-PCR阳性率67.0%,乙肝五项一项以上阳性率97.9%,HBeAg阳性者HBV-DNA阳性率89.7%,HBeAg阴性仍有51.7%HBV-DNA阳性,抗-HBs阳性者HBV-DNA阳性率25.0%,献血员有4.0%HBV-DNA阳性。结果提示,在乙肝病毒感染检出率方面,乙肝五项高于PCR,HBV-DNA-PCR  相似文献   

7.
赵佳鸣  高斌 《天津药学》1998,10(1):54-55
甘泰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设立对照组。经3个月的治疗,74例慢性乙型肝为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4.5%、52.7%和43.24%。与对照组比较P〉0.25、P〈0.005、P〈0.005。提示甘泰与抗忆肝iRNA联合抗乙肝病毒有效率为43.24%。  相似文献   

8.
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可耐)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56例,其中29例应用膦甲酸钠2.4g静滴,bid,共用28d,另27例同时合用干扰互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d和治疗28d检测患者肝功能及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HBV-DNA),同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变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56例慢性乙型肝炎中,29例单用磷甲酸钠组HBeAg,HBV-DNA分别阴转8例(27.6%)和16例(55.2%);27例合用干扰素组HBeAg,HBV-DNA分别阴转6例(22.2%)和14例(51.9%)。56例患者在治疗结束时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恶心、头痛、腰痛等,均不影响治疗。结论:膦甲酸钠抗乙肝病毒疗效肯定,疗程短,病毒指标阴转快,同时具有护肝、降酶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同一时期内的119例慢性乙型肝炎以干扰素、单磷酸阿糖腺苷并卡介苗、胸腺因子D并乙肝疫苗进行治疗,3个月1疗程。3组药物均有较好的降ALT,SB和改善白球比的作用。此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3组药物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9.1%、53.6%、30%、HBeAg阴转率分别为57.7%、56.2%32%、而HBeAg、HBV-DNA、抗HBCIgM三项全部阴转率分别24.1%  相似文献   

10.
阎惠平  黄德庄 《天津医药》1997,25(6):355-357
为观察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双重感染的尸体肝组织中两种病毒核酸及抗原的分布,对15例HBV与HCV双重感染的尸检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sAg、HBcAg和HCAg,Digoxigenin标记的探针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HBV DNA和HCV RNA。结果:HBsAg、HBcAg、HBV DNA、HCAg和HCV RNA的阳性数分别为12/15(80.0%)、10/15(66.7%)、9/15(60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单纯HBsAg阳性而无症状并且肝功能化验正常者的传染状况,我们于1997-10~1999-10间对就诊的HBsAg携带者家庭其他成员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如下。1对象 在检查出的 167例HBsAg携带者中,筛选出其家庭成员中首例HBsAg携带者101例(男75例,女26例)分别于3d后对其家庭成员血清进行肝系列检测、共计280例;男154例,女126例,年龄8~60岁。2方法 采用洛阳华美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血清中HBsAg,抗-HBs, HBsAg,抗-HBe,抗-HBc进行检测。3…  相似文献   

12.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M阳性血清中HBV D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燕  黄兴华 《天津医药》1997,25(5):288-290
应用聚合链反应对14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HBV M)阳性的慢性肼病患者血清中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HBV DNA总阳性率为72.86%;BHsAg、HBeAg和抗HBc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纺分别为76.56%、96.15%和74.42%;HBsAg阴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33.33%,HBeAg阴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59.09%。2.各HBV感染模式中,H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同一时期内的119例慢性乙型肝炎以干扰素、单磷酸阿糖腺苷并卡介苗、胸腺因子D并乙肝疫苗进行治疗,3个月1疗程。3组药物均有较好的降ALT,SB和改善白球比的作用。此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3组药物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9.1%、53.6%、30%、HBeAg阴转率分别为57.7%、56.2%、32%、而HBeAg、HBV-DNA、抗HBCIgM三项全部阴转率分别为24.1%、30.6%、16.7%。  相似文献   

14.
甲基斑蝥胺抗乙型肝炎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2.2.15细胞株体外抗HBV药物模型,对研制的甲基斑蝥胺药物体外抗HBV流行性进行评价。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药物对2.2.15细胞所分泌的HBsAg、HBeAg的抑制效果,应用Southern转膜杂交法分析药物对HBV-DNA的区带影响,同时以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对病毒复制指标HBsAg、HBeAg的50%抑制浓度(ID50)分别为2.83g/L、4.60g/L,该药对HBV-DNA区带无明显影响,药物对细胞的50%毒性浓度(CD50)10.60g/L。药物对HBsAg、HBeAg的治疗指数(TI)=CD50/ID50分别为3.75、2.30。说明甲基斑蝥胺药物在体外具有一定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一项以上阳性的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活肝),用Abbott,EIA药盒检测抗-HD阳性病例,根据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确定40例用精掉人白细胞α-干扰素配伍以活血化瘀为主中草药治疗,发现其对血清胆红素,ALT下降及HBeAg,HBVDNA阴转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小青  刘亦琪 《江苏医药》1995,21(6):377-378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74例HBVM阳性的孕妇外周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进行了HBVDNA检测。结果显示双抗原(HBsAg和HbeAg)阳性组HBVDNA检出率母血为100%(8/8),脐血为87.5%(7/8)。单抗原(HBsAg)阳性组HBVDNA检出率母血为26.92%(14/52),脐血为19.23%(10/52)。抗体(抗-HBc、抗-HBs、抗-HBe一项至三项)  相似文献   

17.
PCR法检测慢性乙肝患者HBV-DNA的结果分析李卓名聚合酶链反应(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于1985年首见报道。本文应用此技术检测我院住院的HBV-M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并与酶联免疫检测HBsA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HBcAg与其它标志物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共5262例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应用固相放免法(SPRIA)测定了乙肝表面抗原(HBc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原(HBc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六项 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发现 HBcAg与 HBsAg、 HBeAb、 HBcAb同时阳性率为 88.1%,明显高于其与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率(55.3%),并且在HBsAg阳性、而HBeAg/抗-HBe均为阴性的感染者血清中仍有 40.0%检测出 HBcAg。结论:HBV血清学标志物 HBcAg的检测,与其它标志物相结合,在判断 HBV感染者血清中病毒复制活动和传染性的强弱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试用新型免疫调节剂胎盘肽治疗丙型肝炎115例,单一用药每天肌注2~4ml,平均治疗3~4月。临床治愈91例,占79.1%,近期HCV—Ab、HCV—RNA阴转率分别为34.5%和39.O%;急性乙丙混合感染者HBs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1.4%和66.7%;慢性乙丙混合感染者HBsAg转阴率为20.3%、HBV—DNA阴转率为35.O%。随访出院急性病例未见复发,慢性病例出现肝功波动者在11.4%以内;肝组织病理复查均见明显进步,已有假小叶形成者亦示消退。证明急、慢性丙型肝炎在恰当治疗下预后良好,说明新型免疫调节剂胎盘肽对单纯丙型肝炎或乙丙混合型肝炎均能获得较好效  相似文献   

20.
赵勇 《贵州医药》2002,26(1):38-39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 ,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携带者近一亿以上 ,约占全国人口的 10 %~ 2 0 % [1] 。抗结核药物大多数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肺结核患者同时伴无症状HBVM阳性者 (HBsAg、HBeAg、抗 HBC阳性为大三阳 ) (HB sAg、抗 HBe、抗 HBC 阳性为小三阳 )对抗结核药治疗致肝损害的反应如何。现将我院 94例HBVM阳性肺结核患者与 10 0例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的变化情况作回顾性的对照观察。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94例HBVM三项阳性的 (大、小三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