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质食管镜与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异物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食管异物患者选取不同方式取出食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硬质食管镜下取出食管异物25例,成功25例,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异物22例,食管镜联合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异物1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异物创伤小,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异物体积大,嵌钝较紧时宜采取全麻下硬质食管镜取异物。  相似文献   

2.
食管异物取出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取出方法,麻醉选择。方法经硬质食管镜取异物,经电子纤维食管镜取异物,开胸术取异物。结果19例患者异物取出。结论及时取出异物,根据患者年龄、配合程度、异物性质选择麻醉方式,熟练掌握操作,顺利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0年10月113例食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113例食管异物采用食管镜均顺利取出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诊断明确 ,手术时机选择得当 ,良好的麻醉 ,操作轻柔、熟练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食管义齿异物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义齿异物的临床特点与食管镜下取异物的相关技术因素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义齿异物22例。结果:除1例行开胸手术外,其余21例均经食管镜取出。结论:病人情况许可应迟早行食管镜术;对复杂义齿应采用全麻方式;术者技术的熟练程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如异物嵌顿应开胸取出,不可强行钳取。  相似文献   

5.
食管异物为临床常见急诊之一,患者会因此进食困难,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及时诊治。传统胃镜检查,病人配合差,操作时间长,病人痛苦多,常致食道异物取出困难或失败,甚至少数病人因畏惧胃镜检查而延误诊断及治疗,现收集我院行无痛胃镜下异物取出术的患者3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92例食管镜下异物探取术麻醉体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12)樊凌云原大江白风英我院自1987年以来在食管镜下行异物取出术92例,现将有关麻醉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2例患者中男47例,女45例,发病年龄在8月~80岁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下老年食管异物取出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对68例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实行严密的配合及护理。结果 68例患者中有66例顺利取出,无大出血及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例为大片鱼刺嵌顿于食道下端已刺穿食管左右壁,另1例为尖锐鸡骨刺穿食道中段随主动脉搏动,均转胸外科治疗。结论经电子胃镜下取出老年食道异物方法简便有效,术前全面的准备、术中熟练配合以及术后严密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小儿食管异物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收治的小儿食管异物86例,在表麻或无麻下进行食管镜探查并异物取出术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手术中成功取出异物66例(76.740,6),将异物推入胃内12例(14.28%),术中未发现异物8例(0.93%),但术后经X线检查证实这8例脱落于胃内,20例落入胃内的异物,经口服石蜡油后,在24~72h内全部排出体外。4例并发食管穿孔,经禁食及鼻饲管,积极抗炎及支持疗法而痊愈。结论小儿的食管异物要及时诊断,及早取出,手术操作要轻巧,尽量减少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对难取出的异物可推入胃内让其随大便排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食管尖锐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急诊之一,既往处理方法是用硬质食管镜取出异物,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设备普及,胃镜下食管尖锐异物取出术逐渐成熟,成功地解决了许多患者的痛苦。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6月共为342例急诊患者施行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其中尖锐食管异物48例,现将相关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2年2月~2011年11月45例老年人食管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麻下经硬质食管镜取出异物9例、电子胃镜取出异物8例,全麻下经硬质食管镜取出异物26例,经颈侧切开取异物1例,死亡1例。结论老年人食管异物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手术方法,是成功取出异物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加饮水冲洗法在食管细小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了近几年来误食鱼刺患者178例的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加饮水冲洗法的检查结果。结果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发现异物45例,饮水冲洗后发现异物84例;未见异物的94例未作特殊处理,在回访1~7d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加饮水冲洗法不仅能确定食管有无异物,并能明确食管异物的大小、位置及刺入方向,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是食管细小异物有效、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浅表探头在食管上段异物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经超声浅表探头诊断食管上段异物32例患者超声所见,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并与胃镜、X线检查结果比较。结果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声像图改变,超声诊断正确30例,漏诊1例,误诊1例,准确率为9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浅表探头检查对食管上段(颈段)异物诊断有其特征性,与胃镜及X线检查比较有着同等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而且作应急的辅助诊断方法,超声具有无创伤性,无射线辐射并能实时、动态观察异物并对异物的大小、定位以及异物的摘取治疗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评价 【摘要】 目的 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食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4例丙泊酚静脉麻醉下食管异物取出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普通胃镜下进行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结果 麻醉组24例食管异物全部取出,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对照组6例未能顺利取出,其中5例因患者配合欠佳,麻醉后顺利将异物取出。麻醉组治疗中SBP、HR、R较对照组有所下降,SpO2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组治疗后SBP、HR、R、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安全性好,成功率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关键词】食管异物;丙泊酚;无痛胃镜  相似文献   

14.
43例食管中段异物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食管中段异物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43例食管中段异物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治愈42例,死亡1例。结论食管中段异物应尽可能全麻下经食管镜尽早取出,严格评价手术治疗指征,胸腔镜手术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对120例食道异物患者采用表面麻醉法和气管内插管麻醉法进行手术和对比观察.结果120例异物均顺利取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种麻醉各具优越性,前者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后者适用于小儿、尖锐异物、异物停留时间较长及年老伴心血管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使用异物保护装置经内镜取上消化道特殊异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一种保护装置,形如异物包裹器和异物保护伞,用其成功地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病人43例,年龄10~77岁。异物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或尖锐质硬。异物有:金属类的剪刀、双钩假牙、鞋底桔瓣钉、不规则铁片、6-12cm金属支架、带钩钢钉、锁头、剃须刀片、钢带手表等。动物类有较大的鸡骨鱼等。其它有竹扇骨、折断的折筷、打火机等共51件。异物滞留的位置:胃内32例,食管11例。这种方法使病人免于遭受外科手术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在咽喉部异物诊断和治疗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咽喉部异物6713例,其中传统方式诊断咽喉部异物3331例,并成功治疗2898例,电子喉镜诊断咽喉部异物1475例,并成功治疗1473例。统计异物在咽喉各部位概率及尖锐异物和非尖锐异物的诊断率。比较电子喉镜和传统方式治疗咽喉各部位异物的成功率。结果电子喉镜相比传统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咽喉部尖锐异物的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非尖锐异物诊断率稍有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咽喉部尖锐异物的诊断率均显著高于非尖锐异物(P<0.05)。传统方式下咽喉部异物成功取出比例为87.00%,电子喉镜下咽喉部异物成功取出比例为99.86%。结论电子喉镜诊断和治疗咽喉部异物比传统方式有明显优势,具有照明充分、定位准确、操作精确的特点,是治疗咽喉部异物方便、快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数字X线机在小儿气道透X线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数字胃肠机连续摄片对22例小儿气管支气管透X线异物进行诊断,全部病例经支气管镜检查对照。结果22例患儿中,数字X线机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透X线异物17例,其中气管异物2例,右侧支气管异物11例,左侧支气管异物4例。与支气管镜,诊断符合20例(90.9%),误漏诊2例(9.1%)。结论数字X线机诊断小儿气管透X线异物较普通X线透视和摄片有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A nine-year-old girl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ccidentally swallowed an axle of a toy car and was urgently hospitalized with the diagnosis of left bronchial foreign body. While various monitors were installed and removal of the foreign body by a ventilating rigid bronchoscope was in preparation, the patient suddenly coughed and vomited, with the foreign body found in the vomit. When examining infant cases of air way foreign body, attention tends to be focused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owever, patients are at risk of aggravating difficulty in breathing or suffocation as long as foreign bodies are present in the air way. It is important to monitor carefully for changes in the breathing and to prepare for unexpected ev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