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调查分析121例消化性溃疡病例,对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为43.8%,单因素分析发现10个因素与复发有关(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饮食不当、睡眠不足、未遵医嘱连续用药、精神紧张、防治知识缺乏为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7.518、19.084、12.974、17.815、13.815。结论加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指导、生活方式教育、用药指导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43例,治疗时给予对症护理,治疗后随访1年,根据复发状况分为两组,未复发患者119例为对照组,复发患者24例为观察组,分析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占比例、胃酸分泌过高所占比例、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所占比例、不良生活习惯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年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高、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不良生活习惯均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高、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不良生活习惯均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几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率及复发率高,护理工作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主要强调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消毒以防止幽门螺杆菌传播;心理护理;饮食调护;药物观察与服药指导;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目标旨在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病的护理现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王翠玉 《现代护理》2003,9(12):980-981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率及复发率高,护理工作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主要强调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消毒以防止幽门螺杆菌传播;心理护理;饮食调护;药物观察与服药指导;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目标旨在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入住我院60岁及以上的全部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住院的60岁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123例作为对照组1,遵循同性别、同民族、同发病月份及同胃镜结果的条件,选择同期住院的60岁以下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8例作为对照组2。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 s)、吸烟、饮酒及患抑郁症对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预后有意义,其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服用NSAID s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吸烟、饮酒、患抑郁症是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服用NSAID s是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在评价上述相关危险因素后可早期评估老年人消化性溃疡预后,早期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对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治疗价值及护理。方法对37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止血,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合理的饮食护理。结果37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病人,36例即时止血成功,且无复发出血及穿孔。结论尼龙圈套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方法,高质量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是防止复发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7.
郑福芹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3):1205-1206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溃疡病常规治疗及用药、饮食、健康指导,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支持疗法,两组进行同步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对医嘱用药的依从性及依从者在同一治疗时期的疗效、一年后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心理支持疗法能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消化性溃疡病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王翠玉 《护理研究》2003,17(17):1003-1004
消化性溃疡 (PU )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文献统计约有 10 %的成人患有本病。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 ,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附近及憩室[1] 。因其复发率高而迁延不愈 ,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 ,影响其生活质量。现将消化性溃疡病的护理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病因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胃肠粘膜的防御保护因素和损害攻击因素失去平衡的结果。以往认为遗传因素 (血型O型者或家族有易患消化性溃疡倾向者 )、胃酸过高可致溃疡。许多研究结果证实饮食的内容、药物与化学品、吸烟、环境因素与本病有关 ,也有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胃溃疡是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之一,常因腹疼影响饮食、睡眠和工作,易出现并发症且溃疡愈合较慢。导致反复溃疡发作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1],胃酸分泌过多、药物等因素也是引起胃溃疡发生的主要环节。根除HP可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防止复发,最常用的根除HP疗法为质子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512-2513
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66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28例作为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组,其余作为烧伤未导致应激性溃疡组,收集此2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同时对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及观察,分析防治方案。结果发生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发病率为10.5%,分析发生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应用抗酸剂、吸氧、止痛等综合性预防,积极液体复苏,积极防治感染和创面处理,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组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比例高于烧伤未导致应激性溃疡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对高危患者应当密切观察病情,规范化管理运用于预防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88例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及复发原因数据。结果:复发诱因包括:季节因素复发90例,占49.2%,饮食因素复发61例,占33.3%,精神因素复发18例,占9.8%,药物因素复发14例,占7.7%。结论:季节、饮食、精神、药物为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原因。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季节性的预防指导,合理的饮食搭配,院外用药指导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采用饮食干预法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观察饮食干预法在治疗中的作用,使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显著下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同期共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男 72例,女28例;年龄 18~82岁,平均43.7岁.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871-3873
观察分析胃乐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疗效。入院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患者5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禁饮食、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血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胃乐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溃疡愈合疗效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6.4%、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疗效分别92.8%、71.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患者进行胃乐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临床止血率及消化溃疡治愈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检查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 250例,观察其临床症状、溃疡发生部位、面积、并发症、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等项目,分析其特点.结果 老年消化性溃疡症状不典型,以胃溃疡为主,溃疡面积大于2.0 cm者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并发症多见.Hp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腹痛症状不规律,合并并发症多见,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郭茂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9):2487-2488
目的了解巴南地区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特点,以便有效预防其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和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资料。结果 13 518例患者中共检出消化性溃疡1 72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1 129例,胃溃疡(GU)473例,复合性溃疡(CU)3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男女比例为1.96∶1,平均年龄为(43.5±6.4)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50岁以下居多;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以50岁以上居多。检出率以秋冬季和春季最高,夏季最低。结论巴南地区消化性溃疡病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多,胃溃疡次之,复合性溃疡最少,男性高于女性,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男性患者仍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患病人群,与不良嗜好、生活无规律及精神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内2012~2014年公开发表关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及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查找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研究吸烟、饮酒、使用非甾体类药物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危险因素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其中吸烟、饮酒和非甾体类药物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相关,其OR(95%可信区间)分别为1.75(1.39~2.20)、1.6(1.33~1.93)及5.19(4.26~6.32)。结论吸烟、饮酒及非甾体类药物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相关,是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818-3819
选取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出现骨折,为骨折组,另外50例未出现骨折,为非骨折组。询问记录患者的病史及生活习惯等各项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条件回归分析总结导致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回归分析显示,饮食、年龄、性别、跌倒、骨折史是骨质疏松老年患者诱发骨折的因素,跌倒是导致骨折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和直接致病因素。骨密度为保护因素。多种因素可诱发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从饮食、生活习惯及锻炼等方面采取护理干预,同时使骨质疏松患者自身有意识地增加有效防范措施,减少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18.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同时患有这两种溃疡,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有不少差异.为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本文收集我院2006~2007年经胃镜证实的老年消化性溃疡共计5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前置胎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分为观察组,并择取同期正常孕产妇50例,分为对照组,对前置胎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结果经对比两组相关危险因素发生率得出年龄≥35岁、文化程度低、分娩史、流产史、盆腔炎史及剖宫产史均为前置胎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结局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导致前置胎盘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根据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预防处理,以改善产妇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远程管理联合个案管理对消化性溃疡青年患者复发情况的控制效果,为临床降低消化性溃疡青年患者复发率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青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等分为A组和B组。所有患者符合出院指征后进入研究方案。两组患者均行远程管理对患者实施出院后护理,B组患者在远程管理的基础上再结合个案管理模式对患者行出院后护理。两组患者出院后第3,6,9,12个月回院随访,随访内容:临床症状、复发危险因素调查。统计患者在12个月观察期内第3,6,9,12个月因出现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且符合住院治疗指征者再住院率、患者对出院后护理的满意度、患者复诊率、患者复发率并比较。结果 B组患者入组后第3,6,9,12个月消化性溃疡复发危险因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入组后第3,6,9,12个月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率、复发率、再住院治疗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患者按照医嘱复诊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入组后第3,6,9,12个月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远程管理结合个案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复发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复诊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再住院治疗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