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一书,本方在伤寒论中用于治疗脉结代,心动悸之证,有益气复脉,滋阴补血之功效,又称“复脉汤”管者运用此方治疗心律失常,收到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治疗心房纤颤 赵××,男58岁,干部。1993—6—16初诊。 病人于一年前曾在某县医院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2.
增液承气汤是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方,由玄参、生地、麦冬、大黄、芒硝五味药物组成。主治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口干,舌绎,苔黄之病证,具有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之功能。《温病条辨》中焦篇十七条云:“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笔者在廿年临床中,运用此方,辨证治疗属于燥热伤津,腑实内结的胃炎、粘膜干燥症等,收到较好效果,现不揣浅陋,特学验案二则如下,供同道参考,不当之处,敬请不吝指教。例一:表浅性—萎缩性胃炎姜××,女,65岁,农民,1983年11月4日初诊。患者因食欲减退,胃脘疼痛住新乡市××医院治疗,曾经新乡地区医  相似文献   

3.
胃石症验案     
胃石症,属中医积证范畴,系正气不足,痰、食、气、血等邪气积聚而成。笔者遵《内经》“坚者削之”、“结者散之”之旨而组方,用消积导滞、行气祛瘀法治疗数例,收效颇佳,举案如下,以见一斑。乔××,男,52岁,近因家事纠纷,暴怒伤肝  相似文献   

4.
炙甘草汤为仲景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证而设。笔者用炙甘草汤之重剂治频发室性早搏1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刘××,男,70岁,离休干部(二等乙残废军人),住院号:035号,1988年3月29日入院。  相似文献   

5.
昆山为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晚期血吸虫病并发乙状结腸直腸肉芽肿之患者也較多,唯一有效方法为外科截腸手术,但手术治疗不能广泛应用,且常受其病变部位及性质而有所限制。本科在去年六月份有腹痛患者陈××經証实为血吸虫病肉芽肿,照例轉外科手术治疗,适病房中有一例因肉芽肿遍及直腸乙状結腸无法截除,改行造瘻手术(腹部做人造肛门)。陈××見之不愿手术,坚决要求在內科门診治疗,經动員脫服无效,当即配服潤腸止痛及消化等药物。后經本科負責医师提出苦参子可  相似文献   

6.
医文举要     
针灸治疗眼病举例浙江省新昌县中医医院粱德斐家父梁桢名老医师取前人之经验,搜民间之方法,用针灸治疗一些眼病颇效,现举三例于后:1.上睑下垂症泮××男28岁农民1984年3月15日门诊。曾在×院眼科检查,诊为“上睑下垂症”。治疗半年未愈。症见上睑下垂,双眼咪成一条缝,须仰头望人。使用灸风池双穴各七壮,隔日加针丝竹空、睛明、合谷等穴,共五次而愈。2.病毒性角膜炎任××女62岁居民  相似文献   

7.
顿××男45岁农民1979年12月16日初诊。主诉:八个月前发现右侧颈部有一肿物、初如蚕豆大小,后来逐渐增大,经××医院两次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淋巴肉瘤,要求用中药治之、症见右侧颈部足阳明胃经人迎穴处有一肿瘤如鸭蛋样大,按之质地坚硬如石,边缘不齐,推之不移,无红紫疼痛,咽喉部亦无异常发现,舌质暗红、脉数涩。此胃经燥热邪毒壅盛、气血瘀结所致。笔者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坚者削之”的治疗原则、采用活血化瘀、攻坚破积,佐以清热解毒之品,遂拟鳖甲、连翘各15克、半枝莲、蛇舌草、皂角  相似文献   

8.
肾着病治验     
麻××,女,34岁。1984年1在月26日诊。三天前劳动汗出,又坐卧潮湿之地,即发生腰痛,小便不利,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结代。初诊从扭伤治,投活血通络止痛利尿之剂。复诊时诸症不见减轻,而且腰冷肢凉。方知是寒  相似文献   

9.
玉屏风散加味治口眼(口呙)斜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男,51岁。1986年11月3日诊。因口眼(口呙)斜一月,西医曾给予强的松、维生素B_1、B_(1 3)和超短波、针灸等治疗,中医曾服用祛风化痰通络之品,均不奏效。现右眼闭合不  相似文献   

10.
慢性口疮多为虚证。致虚之因有二:一则素体阴虚,阴液不足,虚火上炎;二则阳气不足,络脉失温所致。因此,治疗慢性口疮,当据其阴阳之异而分别治之。兹各举一例如下: 例1.戴××,男,62岁。1978年8月4日诊。口腔下唇溃烂月余。用四环素等西药治疗,效果不显,服上清丸及牛黄解毒丸亦无好转。诊见:溃烂面如黄豆大小,周围粘膜颜色淡红,患处隐痛,心烦失眠,腰酸肢软,大便结,小便赤,舌质红而少津,苔少,脉细数。  相似文献   

11.
柏××,26岁,农民,1991年3月23日诊,门诊号0902048。妊娠8个半月,鼻衄14天。1日出血1次有之,2~3次有之,最多5次。血色鲜红,稍有血块。曾用止血敏、维生素K、安络血、中药十灰散等治疗,服药即止,药停复作,今  相似文献   

12.
1 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痛经李××,女,32岁。1976年3月12日诊。痛经5载,进行性加重。月经量少包紫暗,平素腹痛绵绵不断,经至痛剧,左侧少腹痛甚。舌暗紫,脉弦细。超声波检查:左侧卵巢见一3.0×5.5cm之囊性包块,诊为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迭经解痉止痛之中西药物治疗乏效。常年疼痛不休,行经期痛增则病休卧床。此系经血瘀滞,留著不去,积之成形,遂成症积。治拟理气活血、化瘀破结以调理冲任。方用八物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药用: 丹参15克,赤芍10克,川楝、玄胡各15克,三棱、莪术、桃仁、丹皮、蒲黄各10克,石  相似文献   

13.
结胸治验     
笔者临床曾治愈1例结胸,西医诊为“慢性食道炎”,提示《伤寒论》之“小结胸”,与现代医学的“食道炎”病机相同。兹介绍如下,供参考。娄××,男,42岁。7天前因头痛、鼻塞、咳嗽、胸闷在单位医务室诊为“感冒”,当晚遵医嘱服APC  相似文献   

14.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具有峻下热结之功,笔者运用此方,或随证加味,治疗神昏谵语、晕厥、喘促、腹痛等急重证,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选临床验案四则,介绍如下。例一神昏谵语案茅××、女、32岁、农民,1986年4月18日就诊。神昏谵语,阵作两日,便秘已旬,烦躁不  相似文献   

15.
《新中医》1994,(2)
增液承气汤新用刘振湖增液承气汤出自《温病条辨》,原治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口干,舌绛苔黄等症,笔者临床用此方治疗其他疾病,亦疗效满意,兹举例如下。1口疮郭××,女,50岁,农民,1988年4月16日就诊。患口疮,时愈时发数年,多方求治,仍...  相似文献   

16.
大柴胡汤载于《伤寒论》,是治疗少阳,阳明并病的主方。方中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炒积实、生大黄、生姜、大枣8味药组成,既能和解少阳,又能内泻热结。汪(?)庵谓:“此表里交治,下剂之缓者也”。笔者在临床中,用之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症等均获良效。现择验案3则,以证其效验。胆囊炎:孙××,女,42岁,工人。1984年5月11日初诊。3日来,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牵及胸肋并向肩背放射。超声检查:胆囊液平面4  相似文献   

17.
郭××女,43岁,1991-2-10初诊。该患于1988年9月起,无明显原因自觉吞咽梗涩,胸膈时痛、恶心呕吐。而于佳木斯医学院附院确诊为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给以安定、B 族维生素等治疗,病情尚稳定。近半年来,病复加重,固体食物难以下咽,饮汤水亦有梗塞感,胸膈疼痛,频呕。而来院就诊。刻诊:形瘦、面色无华,吞咽梗阻,胸脘疼痛,口干、恶心呕吐,舌暗、苔薄少津,脉沉细涩。证属痰淤内结、阴亏血虚之噎膈,痰淤互结,  相似文献   

18.
田××,女,29岁,护士。住院号:000685。病史摘要患者于1973年11月起,每因劳累自觉心慌、气短、胸闷、乏力。心电图显示持续性房室结性心动过速(见图1)。1975年4月21日因上述症状加重而入我院。经用阿托品、心得安、能量合剂等,病人症状不能缓解,心电图亦未恢复正常。于5月28日改用电针治疗,而痊愈出院,经5年观察一直未复发。治疗方法取三组穴位交替应用 1组:心俞、间使;  相似文献   

19.
奇经学说在祖国医学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尤以调补冲、任、督、带四脉在妇科临床治疗中更显奇特之功。近年来,笔者运用奇经学说治疗胎盘早期剥离和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科杂证,屡验屡效,试举二例说明之,以供同道参考。1 胎盘早剥 武××,28岁,工人,1986年4月起患阴道不规则出血,其时妊娠5月余,经省市  相似文献   

20.
脱肛     
<正> ①处方:五倍子、煅龙骨各等分。用法:上药研极细末,瓶装备用。先以2%硼酸水或温开水洗净患处,用棉球蘸药粉轻扑肛之周围,轻轻按上,令睡1小时。疗效:治疗2例,均治愈。病例:马××,男,4岁。因慢性腹泻至长期脱旺。经上药治疗1周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