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许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142-14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1次10粒,3次/d口服,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40例,用芦丁片,潘生丁片,维生素C治疗,疗程为3个月.通过检查视力、视野、散瞳查眼底,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视力、视野、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及出血点数目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1例(9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Ⅲ期)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51眼)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及复方丹参滴丸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眼底、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眼底改善较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血脂明显下降。结论:胰激肽原酶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明显,且能改善血脂,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片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55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轻中度)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眼)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及复方丹参滴丸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眼底、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眼底改善较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血脂,血压明显下降。结论胰激肽原酶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明显,且能改善血脂、血压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方法收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Ⅲ期的患者68例(119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原有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不变,治疗组服用羟笨磺酸钙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组服用羟苯磺酸钙,连续用药3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及血流变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视力及眼底病变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患者视网膜微循环,促进视网膜血管瘤的吸收,防止视力下降和失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单纯型搪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微动脉瘤及小出血点、出血斑好转率为39.5%、37.8%,对照组分别为20.9%、30.6%,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组黄白色渗出、黄斑水肿好转率为0、20.0%,对照组分别为0、0,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有提高视力及改善眼底状况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林 《海峡药学》2016,(9):186-187
目的:探讨和分析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的临床疗效和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的2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31例)和对照组(131例),其中实验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为主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以复方丹参滴丸,两组同时给予控制血糖的治疗,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80.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使患者视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视网膜出血、渗出均有较好的吸收,其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65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及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270 mg,tid);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270 mg+羟苯磺酸钙胶囊每次500 mg,tid),均连服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底的变化、血流变、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 眼底病变的改善,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增多,恶化者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降低血液粘稠度的疗效更加明显;联合治疗更能减少尿蛋白的排出、降低血肌酐与尿素氮水平,减轻肾损害,保护肾功能.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及肾病疗效优于单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视网病变疗效。方法:通过筛选23例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原有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不变,服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3个月后复查眼底。结果: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改善患者视网膜微循环,促进视网膜血管瘤的吸收,防止视力的下降和失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血压正常的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5粒,3次/d,均治疗12周。完成治疗后观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肝功能、血尿常规等指标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药物使用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赵继英 《北方药学》2018,(7):100-10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帕司他对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将9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临床常规治疗+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其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例和40例。治疗组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用甘油三酯片,疗程均为60天,于治疗前后分别做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等的连续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60.0%。心电图疗效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和52.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显示,治疗组在改善全血黏度的高切和低切,毛细管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TNF-α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6例2011年2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在行PCI后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丹参滴丸治疗,连续服药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BNP、TNF-α的水平及心功能。结果治疗组的BNP、TNF-α水平及心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TNF-α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我国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标准的患者66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疗程15周,治疗前后分剐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E/A比值、左室舒张朱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耐量试验(6MWT)以及24 h动态血压检测等指标.结果 66例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和运动耐量、动态血压实验检测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各参数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中西结合方案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上能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等数据库,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为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结果共纳入14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 032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能显著减少DN的UAER[MD=-15.76,95%CI(-17.44,-14.08),P0.01]、24 h尿蛋白定量[MD=-0.11,95%CI(-0.12,-0.10)]、TC[MD=-0.80,95%CI(-1.42,-0.18),P=0.01]和TG[MD=-0.80,95%CI(-1.42,-0.18),P=0.01]水平。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减少DN的尿蛋白和血脂水平;但本研究纳入的研究数量偏少,且方法学上存在缺陷,证据强度不高,因此复方丹参滴丸治疗DN的疗效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50 mg/次,先将2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10 m L,3 min内静脉推注完毕,然后3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90 m L,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和左心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6%、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83.33%;治疗组血管再通率为93.33%,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左心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左心功能,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起始剂量为50mg/次,2次/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可逐步调整至200mg/次维持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磷脂酶A2(Lp-PLA2)和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38%vs73.08%,P<0.05)。治疗后,两组6MWT、LVEF及血清Vaspi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两组血清NT-proBNP、hs-CRP及Lp-PLA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的6MWT、LVEF及血清Vaspin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血清NT-proBNP、hs-CRP和Lp-PLA2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8 m L/次,稀释于10%的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 m L中,1次/d,滴注的速度为100 m L/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心脏指数(CI)、心排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I、CO、LVEF均显著升高,LESV、LEDV、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7月苏州科技城医院门诊收治的11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硫辛酸胶囊,0.2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20丸/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面色晦暗、视物昏花的消失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眼底改变指标(微血管瘤和出血灶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相关指标[臂-视网膜循环时间(A-Rct)和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A)面积、血管渗漏(VL)面积]及黄斑水肿相关指标[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视网膜体积(TMV)]。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1.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9%(P<0.05)。治疗后,治疗组面色晦暗消失率62.07%和视物昏花消失率5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10%、31.0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ogMAR、微血管瘤数和出血灶数均显著减少(P<0.05);且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盐酸普萘洛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普萘洛尔片,1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肌酶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95.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89.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肌酶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盐酸普萘洛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心肌功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密云区果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8月—2015年8月就诊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80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对照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40丸/次,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血压指标、血脂指标、血压节律昼夜变化有效率、肱动脉血管内径及扩张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0%、92.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舒张压、24 h收缩压、白昼血压负荷以及夜间血压负荷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C、LDL-C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血压节律昼夜变化有效率分别为30.00%、35.00%,治疗组的分别为80.00%、87.50%,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的血压节律昼夜变化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扩张百分比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个观察指标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具有较好临床症状,能够提高血压节律昼夜变化有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