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建立恶性肿瘤中医辨治理论体系角度,系统探讨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病证诊断、施治原则、治疗大法等。其病因包括外邪、七情、饮食、脏腑失调、年老体虚等。基本病机:初期酿生癌毒,搏结痰瘀;中期邪阻气机,脏腑失调;晚期走注伤正,步入损途。病名诊断可根据中医病名与恶性肿瘤的对应关系而进行。证候诊断一般包括癌毒、痰瘀、失调、虚损、侵袭走注等。治疗涉及抗癌解毒与扶正培本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程海波教授团队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说为基础,创建了中医肿瘤癌毒病机理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胃癌的主要病理因素是“虚、痰、瘀、郁、毒”;核心病机为“痰瘀郁毒、脾胃亏虚”;临证应以“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治疗以抗癌解毒为核心,化痰祛湿、祛瘀散结为关键,理气解郁为要点,健脾益胃为根本。本文基于癌毒病机理论,阐释胃癌的核心病机及其演变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为中医药辨治胃癌开拓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周仲瑛教授运用抗癌解毒法治疗胆囊癌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根据其“癌毒”理论,认为正气亏虚是癌毒生发的基础,肝胆瘀滞、痰瘀毒结是癌毒形成的关键;治疗上以抗癌解毒为基本原则,综合运用疏肝利胆、化痰消瘀、调理脾胃、养阴扶正等治法;在组方用药上,重视药效与归经,活用虫类药与通腑药,运用复法大方对疾病进行综合辨治,临床每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胃癌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认为癌毒留滞胃腑,易于搏结痰瘀,阻遏气机,耗伤正气,治疗宜抗癌解毒、化痰软坚、调理脏腑、扶正补虚。  相似文献   

5.
程海波教授团队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学说基础上提出中医癌毒病机理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甲状腺癌是由水土失宜、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因素致气滞、痰凝、血瘀、癌毒聚于颈部而发病。甲状腺癌的主要病理因素为“气、痰、瘀、毒”;病位在颈前,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肝气郁滞、痰瘀蕴毒”为其核心病机;病性多为虚实夹杂,疾病后期多为气阴虚损;临证以“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针对癌毒盛衰及疾病不同分期特点灵活运用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祛瘀解毒、益气养阴等治法。本文以癌毒病机理论为基础探讨甲状腺癌病机演变及相应治法,以期为甲状腺癌辨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周仲瑛教授的"癌毒"学术思想。周老认为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是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毒邪。癌毒与痰、瘀、湿等病理因素胶结存在、互为因果、兼夹转化、共同为病,构成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从"癌毒"辨治恶性肿瘤的治疗大法为"消癌解毒、扶正祛邪",据癌毒与痰、瘀、湿等病理因素兼夹主次情况,配合化痰、祛瘀、利湿、清热等治法。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的中医病因涉及外邪、饮食、精神等因素,并与脏腑亏虚及年龄相关;其基本病机过程包括癌毒滋生、搏结痰瘀、猖狂伤体、步入损途等四个阶段;其主要病机要素为癌毒、痰瘀、失调与虚损;其治疗以抗癌解毒为基本大法,并结合化痰逐瘀以消其肿块,培益机体以复其体虚,调理脏腑以顾其兼症等。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的中医病因涉及邪毒、体质、精神、饮食、年龄等因素。基本病机过程包括正气亏损、癌毒滋生、搏结痰瘀、猖狂伤体。治疗以抗癌解毒为基本大法,并结合化痰软坚消肿、培益补虚、调理脏腑等。  相似文献   

9.
癌毒病机理论提出癌毒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癌毒常与痰、瘀、热、湿、风、寒等病邪兼夹,毒因邪而异性,邪因毒而鸱张,共同构成肿瘤的复合病机病证。按癌毒兼夹的病邪不同可将其分为痰毒、瘀毒、热毒、湿毒、风毒、寒毒,具体论治在抗癌解毒、扶正祛邪的基础上,痰毒证治以化痰散结,常用二陈汤、消瘰丸加减;瘀毒证治以活血化瘀,常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加减;热毒证治以清热凉血,常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加减;湿毒证治以祛湿泄浊,常用胃苓汤、四妙丸加减;风毒证治以平肝熄风,常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加减,寒毒证治以温阳散寒,常用五积散、阳和汤加减。同时不同恶性肿瘤的主要病理因素及具体癌毒的类型各有区别,临证可根据不同病位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抗癌解毒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周仲瑛教授认为,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胰腺癌多为湿热瘀毒互结而致癌毒,搏结痰瘀,癌瘤形成,脏腑失调,耗气伤津,癌毒走注,机体步入损途的致病过程。治疗以抗癌解毒为基本大法,辅以软坚散结,扶正祛邪,调理脏腑。  相似文献   

11.
总结王希胜基于对恶性肿瘤"虚、瘀、结、毒"病机的认识,以"扶、化、固、调"为治则辨治恶性肿瘤的经验。"扶"即扶助正气,培益本源;"化"涵盖活血化瘀、化痰祛湿、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固"即养胃气、助胃用;"调"即调和气血、平秘阴阳、调理脏腑及调畅情志。临证以健脾补肾、扶正抗癌为根本,常选用自拟方健脾补肾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2.
癌毒病机理论是近年来中医肿瘤病机理论的重要创新之一。基于癌毒病机理论初步构建的中医肿瘤临床辨治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因为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正气亏虚,酿生癌毒;核心病机为痰瘀郁毒;辨证要点为辨癌毒的致病特性、病理属性、所在病位、兼挟病邪、邪正消长;基本治疗原则为抗癌祛毒、扶正祛邪,临床常用抗癌祛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理气解郁、扶正培本等治法。该体系可为进一步推广应用癌毒病机理论防治肿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程海波 《中医杂志》2014,(20):1711-1715
周仲瑛教授提出的癌毒病机理论是中医肿瘤病机的创新理论。从癌毒的概念,癌毒的产生,癌毒的病理属性,癌毒的致病特性与机制,癌毒与正虚、气郁、痰瘀的关系及从癌毒辨治肿瘤的原则等方面,阐明癌毒病机理论的核心内容,为运用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中医药辨治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慢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机经历了从阳虚寒凝、痰瘀痹阻到瘀毒互结等的发展及演变。本文从慢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基础出发,认为慢性冠脉综合征阻塞性冠心病、非阻塞性冠心病可统一对应中医“心脉癥瘕”,基于癥瘕的病因病机特点,同时结合慢性冠脉综合征现代证候学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虚为心脉癥瘕之本,痰为心脉癥瘕之始,瘀为心脉癥瘕之基础,毒致心脉癥瘕之变。因虚可致痰、瘀内生,痰瘀互结日久酿毒,虚、痰、瘀、毒的互结互化构成了本病的发生及演变基础。在治疗方面,则应参考治疗癥瘕的温通之法,首辨气血之虚实,后辨痰、瘀、毒之偏重深浅,从补虚扶正、化痰降浊、活血化瘀、解毒稳脉四方面,结合病机特点,随证侧重用药治之。  相似文献   

15.
<正>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后简称周老)根据60余年临床经验提出癌毒病机理论[1-2],吴勉华教授等自80年代起,在推动癌毒病机理论临床应用的同时,围绕癌毒病机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如梳理和总结了消癌解毒法辨治恶性肿瘤药效特点和作用机制等[3-5]……为更好推动癌毒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尤其是在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中,如何将癌毒病机理论与中医经典理论、如阴阳理论、补虚扶正理论相结合?笔者长期深入学习、应用和思考周老“癌毒”病机理论,根据恶性肿瘤的难治性、顽固性和凶险性等特点,在“癌毒”病机理论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周仲瑛教授从癌毒辨治恶性肿瘤的临床有效案例,探讨各常见恶性肿瘤病机要素及病机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数据挖掘(data minimg)的技术手段,采用频数法探讨恶性肿瘤总体及各常见恶性肿瘤病机要素;采用因子分析法,以总体病机要素及各病种中病机要素作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总体及各类恶性肿瘤中病机要素的常见组合。结果:病机要素有虚、实两个方面,常见的实性病机要素主要是癌毒与瘀、痰、热、湿、风等互结所形成的复合病邪,其中以癌毒与瘀互结致病最为常见;各类恶性肿瘤均是多个病机要素复合致病。结论:癌毒在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病中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癌毒病机理论探讨癌症恶病质的辨治.根据该理论,癌症恶病质的病因是癌毒,为本虚标实之证.从脏腑论以脾胃虚弱为主,从气血言是气血亏虚,阴阳亏损的程度与患者体质、癌症恶病质的病程有关."毒、痰、湿、瘀"是其邪实因素,气机阻滞为其继发病机.治疗需结合不同瘤种癌症恶病质,参考具体瘤种的病机特点,详辨癌症恶病质的不同病期,灵...  相似文献   

18.
周仲瑛认为晚期胃癌病机多为湿热浊瘀、和降失司、癌毒蕴结,治疗应正确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当标本兼顾。消癌解毒、扶正祛邪为治疗关键,尤其应重视顾护胃气,以调和胃气为先,再投清热解毒抗癌、化痰祛瘀之品,以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期。  相似文献   

19.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精准分层、靶向治疗是淋巴瘤新药时代主要治疗模式;耐药复发、并发症、不良反应管理是真实世界的主要挑战;减毒增效是中西整合的优势和目标。癌毒病机学说是周仲瑛国医大师倡导的肿瘤辨治体系;“态靶理论”是仝小林院士提出的现代中医辨治新模式,即“以病为参,以态为基,以症为靶,以因为先,以果为据”。通过中医辨证“宏观调态”,借助现代医学“微观打靶”,最终实现更高层次的中西整合。导师倪海雯教授以癌毒病机理论指导淋巴瘤临床实践,结合态靶理论的核心理念,创新提出“癌毒-态靶”结合的淋巴瘤中西整合临床辨治新模式,紧扣“正虚癌毒”的核心病机,以“消癌解毒方”作为核心靶方,扶正抗癌,贯穿全程;癌毒易损正,把握正邪交争,邪正消长的规律,区分不同阶段;癌毒多夹杂,多因复合,辨析“痰、热、瘀、虚”之夹杂,谨守病机,分别投以化痰、清热、化瘀、益气、养阴以调偏态;针对淋巴瘤常见症状施以对症靶药,结合分子机制进展,针对关键靶点投以相应“标靶”药以精准打靶。构建新药时代“癌毒-态靶”辨治模式,“态靶同调,病证结合”,优化中西整合淋巴瘤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中医药凭借其可靠疗效正逐步受到重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癌毒病机理论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运用该理论辨治获得了较好疗效。癌毒病机理论认为正气亏虚是乳腺癌发病的基础,癌毒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癌毒与痰瘀等相互胶结形成了乳腺癌复杂的复合病机。乳腺癌治疗应以扶正祛邪、消癌解毒为根本大法,并根据兼夹病邪属性,灵活配合其他治法,方能取得较好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