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职业紧张对化工工人工作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为了解化工工人的职业紧张水平及工作能力状况 ,探讨影响工作能力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应用工作能力指数问卷 (WAI)和职业紧张问卷 (OSQ) ,对某市化工行业10 30名工人 (研究组 4 81名 ,对照组 5 49名 )进行调查和工作能力降低的危险度评价。结果 研究组的WAI和OSQ评分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两组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紧张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P <0 0 1) ,研究组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工作能力随着紧张程度的增高而降低。研究组工人随年龄的增长工作能力逐渐降低。以工作能力降低为结局变量 ,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在研究组中引起工作能力降低的主要紧张危险因素是肌肉骨骼疼痛 (OR =2 884 )、健康状况估计 (OR =2 6 5 1)、疾病的影响 (OR =2 4 98)、情绪情况 (OR =2 4 0 7)、缺乏体育锻炼 (OR =1 95 6 )、体力负荷 (OR =1 2 5 4)等 ,这些紧张因子都与工作能力降低有密切关系。结论 化工工人的职业紧张水平及不同紧张因素对工作能力降低有一定的影响 ,为工人的健康监测和提高工作能力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化工与建筑工人工作能力及职业紧张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不同职业体力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及职业紧张水平 ,探讨工作能力与紧张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工作能力指数 (WAI)表和职业紧张调查问卷 (OSQ) ,对某市 376名化工工人及 2 4 0名建筑工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化工组工人的WAI和OSQ得分显著高于建筑组 (P <0 0 1,P <0 0 5 ) ,以男性、年龄在 35~ 4 5岁年龄段的工人表现尤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变化 ,化工组各组工人的OSQ得分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建筑组各组工人的WAI得分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特别表现在 <35岁和 35~岁的年龄段。随着紧张程度的增加 ,化工组工人的工作能力呈下降趋势 (男性r =- 0 397,P <0 0 1;女性r =- 0 4 2 7,P <0 0 1)。两职业组的工作能力指数评分情况显示 ,化工组工人的工作能力评分为“好”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建筑组工人。结论 化工与建筑工人的工作能力及职业紧张不同 ,应针对不同职业、不同的劳动类型、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 ,采取不同的措施来防止工作能力降低 ,减轻紧张程度 ,从而增强体力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提高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3.
石油作业工人心理健康状态与工作能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石油作业工人心理健康状态与工作能力的关系。方法:抽取122个不同工种石油作业工人1230人,填写职业紧张调查问卷(OSQ)、SCL-90和工作能力指数(WAI)问卷表。结果:心理健康状态与工作能力呈明显负相关,工作满意度与工作能力呈明显正相关。缺勤率有随职业紧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职业紧张所致工人心理状态的变化业已影响到作业工人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石油工人职业紧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研究不同职业紧张水平石油工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 抽取 12 2个不同工种石油作业工人 12 30人 ,填写职业紧张调查问卷 (OSQ)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结果 石油工人心理健康状态随职业紧张水平的增加而下降。高、中紧张强度组躯体化症状 (分别为 1.87± 0 .80、1.72± 0 .70 )、忧郁 (分别为 1.74± 0 .76、1.6 2± 0 .6 7)、恐怖 (分别为 1.48± 0 .6 5、1.39± 0 .5 5 )、偏执(分别为 1.6 0± 0 .6 2、1.5 5± 0 .5 7)、强迫症状 (分别为 1.88± 0 .81、1.79± 0 .6 8)等的得分均明显高于低紧张强度组 (分别为 1.5 5± 0 .6 1、1.43± 0 .5 4、1.2 8± 0 .46、1.35± 0 .47、1.5 9± 0 .5 9)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高、中紧张强度组情绪状态的得分亦明显高于低紧张强度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低工龄组工人的心理健康、情绪状态的变化明显低于高工龄组的工人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职业紧张可影响工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
不同个体特征职工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个体特征职工发生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的变化。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 (OSI R)和工作能力指数法 (WAI)测试 2 2 70例职工的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应对资源和工作能力变化。结果 不同性别 :职业紧张、紧张反应男性高于女性 ,而应对资源女性高于男性 (P <0 0 1) ;而工作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不同年龄 :≥ 5 0岁年龄段紧张程度较<30岁年龄段得分高 (P <0 0 5 ) ,而应对资源低于其他年齿 (P <0 0 5 ) ;工作能力随年龄增高呈下降趋势 (P <0 0 5 ) ,4 0岁年龄段开始下降明显。不同文化程度 :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及工作能力总均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主要紧张源是任务冲突及责任感 (P <0 0 5 )。不同婚姻状况 :职业紧张、应对资源及工作能力总均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已婚、离异职业任务及躯体、心理紧张反应显著高于未婚 (P <0 0 5 ) ,而应对资源未婚者显著高于已婚、离异 (P <0 0 5 )。工作能力分级为好者 ,紧张反应显著低 (P <0 0 5 ) ,而应对资源显著高 (P <0 0 5 )。工作能力与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1) ,而与应对资源呈正相关 (P <0 0 1) ;职业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休闲、自我保健、社会支持、理性处事、  相似文献   

6.
劳动卫生     
03 0 0 0 1 教师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相关分析 /王治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 0 0 1 ,1 4( 4 ) 2 0 0~ 2 0 2探索教师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相关性。利用职业紧张量表 (OSI R)和工作能力指数法 (WAI) ,测试 1692例中小学教师和 5 78例非教育工作的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强度和工作能力变化 ,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教师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紧张呈负相关 (P <0 0 1 ) ,而与应对资源呈正相关 (P <0 0 1 ) ;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教师 ,其工作能力、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均增强 ;教师组工作能力随年龄增高呈下降趋势 (P <0 0 1 ) ,40岁年…  相似文献   

7.
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应对资源与工作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应对资源与工作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 (OSI R)和工作能力指数法 (WAI)测试 2 2 70例不同职业类型者的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应对资源和工作能力变化。结果  ( 1)不同性别间工作能力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职业紧张男性高于女性 (P <0 0 1) ,而应对资源女性高于男性 (P <0 0 5 )。≥ 5 0岁年龄段紧张程度较 <3 0岁年龄段得分高 ,而应对资源 <3 0岁年龄段均高于其他年龄段 (P <0 0 5 )。工作能力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且随年龄增高呈下降趋势 (P <0 0 5 ) ,40~岁年龄段开始下降。 ( 2 )工作能力分级为好者 ,职业任务总均分及紧张反应得分显著降低 (P <0 0 5 ) ,而应对资源得分显著升高 (P <0 0 5 )。 ( 3 )工作能力与职业紧张、紧张反应总均分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1) ,而与应对资源呈正相关 (P <0 0 1) ;职业任务与紧张反应总均分呈正相关 ,二者与应对资源总均分呈负相关 (P <0 0 1)。 ( 4 )职业任务各子项与紧张反应各子项 (除工作环境子项与业务紧张反应外 )呈正相关 ;任务不适、任务模糊、任务冲突与应对资源各子项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5或P <0 0 1)。紧张反应各子项之间互为正相关 ,并与应对资源 (除人际关系与休闲外 )呈明显负  相似文献   

8.
视屏作业人员职业紧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视屏作业者的职业紧张程度、紧张反应及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调查表 (OSI)对宁夏某银行 177名视屏作业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视屏作业者的紧张因素总分、工作负荷、人际关系以及家庭 /工作平衡因素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工作满意感及工作本身满意感与工作组织满意感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视屏作业人员的工作满意感与心理卫生的强预测因素均为人际关系 ,躯体不适的强预测因素为工作负荷。视屏作业人员紧张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对工作的影响力。结论 视屏作业者的紧张水平高于对照组 ,主要的职业紧张因素有工作负荷、人际关系与家庭 /工作平衡 ,紧张反应主要为工作满意度的降低 ;其紧张程度与紧张反应除受职业紧张因素与中和缓解因素的影响外 ,也受个人背景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职业紧张对视屏作业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视屏作业者主要的职业紧张因素及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调查表(OSI)对宁夏某银行视屏作业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视屏作业者认知负荷、心理卫生、心理满足、心情平静与竞争性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 (P <0 0 5或P <0 0 1) ,而工作负荷与躯体不适因素的得分明显低于女性 (P <0 0 5或P<0 0 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男性工作满意感、心理卫生及躯体不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对工作的影响力、其它紧张来源与家庭 /工作平衡、工作负荷 ,女性分别为人际关系与对工作的影响力、人际关系与工龄、其它紧张来源与管理角色。结论 不同性别视屏作业者主要的职业紧张因素及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同 ,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沙漠环境下石油工人的职业紧张水平与肌肉骨骼损伤状况,探究影响肌肉骨骼损伤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某石油单位石油工人2 0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935份,问卷有效率为96.75%。石油工人的职业任务总分以及紧张反应总分低于国内常模,国内常模与应对资源总分相比较高(P0.05)。不同紧张组间颈肩部和腰背部肌肉骨骼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石油工人骨骼肌肉损伤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性别、工龄、职业紧张程度3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P0.05)。结论石油工人职业紧张程度较高;男性石油工人患肌肉骨骼损伤高于女性,职业紧张程度高的石油工人患肌肉骨骼损伤高于低职业紧张水平的石油工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新疆某地石油工人职业紧张、睡眠质量现状,检测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浓度,初步探讨职业紧张对睡眠质量、GC浓度的影响。
  方法  使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新疆某地1 620名石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随机选取172人进行GC浓度测定,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石油工人工作环境中存在较多的噪声、粉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男性、井下作业、吸烟、饮酒的石油工人职业紧张发生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种、倒班作业、职业紧张、饮酒是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工种为井下作业、输油、采油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分别是钻井的1.73、2.49、2.41倍,倒班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是不倒班的1.80倍,职业紧张程度高的工人睡眠障碍发生率是职业紧张程度低的工人的1.92倍,饮酒者发生睡眠障碍是不饮酒者的1.29倍。睡眠障碍情况不同人员的G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紧张程度越高,GC浓度也越高(P<0.05)。
  结论  石油工人职业紧张程度较高,睡眠质量不佳,和其工作性质密切相关,需要制定有效措施改善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特征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工作紧张测量量表(Job Stress Survey,JSS)和工作能力指数表(WorkAbility Index,WAI),测量某市1363名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水平和工作能力,并探讨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结果①职业紧张水平:男性高于女性(P〈0.01);工龄〈10a者高于工龄〉10a者(P〈0.01)。②工作能力:工龄〈10a者好于工龄〉10a者(P〈0.01);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者好于本科以下者(P〈0.05)。③汉族与少数民族职工职业紧张水平和工作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同职业紧张分组,工作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紧张指数、工作压力指数、组织支持缺乏指数与工作能力呈负相关(r=-0.14,,=-0.11,,=-0.12;P〈0.01);随着各项紧张指数的增加,工作能力有所下降。结论性别、工龄是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影响因素;工龄、文化程度、职业紧张水平是脑力劳动者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紧张水平增加,工作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相关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教师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工作能力指数法(WAI),测试1692例中小学教师和578例非教育工作的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强度和工作能力变化,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教师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紧张呈负相关(P<0.01),而与应对资源呈正相关(P<0.01);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教师,其工作能力、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均增强;教师组工作能力随年龄增高呈下降趋势(P<0.01),40岁年龄段就下降明显.结论增强教师的应对资源,保护和促进教师尤其是中年教师的工作能力是职业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4.
体力劳动者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现状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体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现状,探讨其紧张水平与工作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能力指数(WAI)量表和职业紧张(OSI-R)量表,对不同职业体力劳动者1 309人(调查组)和732名非体力劳动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组的工作能力及应对资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经性别分层后的职业任务紧张程度及个体紧张反应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偏相关分析,两组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均与职业任务紧张及个体紧张反应呈负相关关系(r为-0.270~-0.493,P<0.01),而与个体应对资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为0.286~0.349,P<0.01)。经列联表卡方检验,调查组年龄与工作能力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χ2=29.406,P<0.01),而对照组年龄与工作能力间无明显相关(2χ=15.617,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调查组工作能力评价的主要因素是心理紧张反应及任务不适因素,躯体紧张反应、理性处事、工龄、业务紧张反应、民族、工作变动及经济收入因素对工作能力的评价有一定影响。结论体力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普遍低于脑力及脑体混合工作者,通过增进劳动者的应对资源,调整职业心理紧张反应因素及改善工作适应状态可提高其工作能力,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化工工人疲劳与工作能力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化工系统工人疲劳和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有效预防疲劳发生、提高工作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疲劳量表和工作能力指数法(WAI)对976名化工工人的疲劳度和工作能力进行测试,同时采用统一自制量表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不良工作环境因素、劳动负荷、工作因子等。结果未婚工人的疲劳度比已婚工人和其他婚姻状况工人低,其工作能力得分比已婚工人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力劳动型工人的疲劳度比体脑混合型工人比低,其工作能力得分比体力劳动和体脑混合型工人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疲劳组的工人比较,低、中、高度疲劳工人的工作能力均较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疲劳与工作能力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99(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在控制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后,疲劳是工作能力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4005(95%CI=259~620)。结论在化工系统中,疲劳是影响化工工人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工人的疲劳度越高,其工作能力越低。  相似文献   

16.
外来工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来工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和工作能力指数法(WAI),对深圳市来自不同行业的644名外来工的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测试。结果随着职业紧张程度的增加,外来工紧张反应水平增加,而随着应对能力的降低,外来工职业紧张程度增加;职业紧张程度越强,工作能力越低。应对资源与工作能力呈正相关(P<0.01),并在低度紧张组职业任务与工作能力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职业紧张可导致外来工工作能力的降低,保护和促进外来工的工作能力是职业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e Work Ability Index (WAI) is a validated and widely used research tool. Reference data for Chinese workers by age, gender and work content are poorly documented or lacking.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data for work ability among workers in western China. METHODS: A random sample of 10 218 workers (including manual,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semi-skilled workers) in western China, aged 16-69 years, was taken from several studies and the WAI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RESULTS: All the WAI scores were distributed continuously and nearly normally. The WAI for female worke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or males (P < 0.01) and the 'poor' WAI category only accounted for 3% of females, against 6% of males. WAI scores declined with age and changed variably among workers according to work content and age. Mean WAI scores of manual workers declined rapidly beyond the age of 35 years, and beyond age 45 years for professional and clerical workers. WAI scores were distributed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work content and age group (P < 0.01). WAI categories differed by work content and age group both for male and female workers. CONCLUSION: WAI is validated in Chinese occupational practices. Some reference data are different from Finnish data. This study provides gender, age and work-content-specific WAI reference values that will help enable comparison and intervention evaluation in further studies.  相似文献   

18.
护士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 (OSI R)对某市三级、二级、一级医院护士 (护士组 ) 2 4 8例和工厂、机关、服务和商业职工 (对照组 ) 319例 ,共计 5 6 7例进行研究。结果 护士组应对资源 (131.2 6 6± 17.176 )及工作能力 (32 .5 81± 3.15 8)明显高于对照组(12 6 .931± 19.10 8、31.84 0± 4 .0 6 9)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护士职业的主要紧张源为任务不适(RI)、责任感 (R) ,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护士组人际关系紧张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护士组的个体应对资源子项 (休闲、自我保健、社会支持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紧张反应与职业任务呈明显正相关 (r =0 .5 12 ,P <0 .0 1) ,与应对资源呈明显负相关 (r=- 0 .4 75 ,P <0 .0 1)。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休闲、社会支持、理性处事、任务冲突、责任感、工作环境差。结论 对护士增强社会支持、改善工作条件 ,以降低护士的职业紧张程度 ,保护和促进工作能力是职业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