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protein 2,sST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 sCD40L)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6个月及以上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随访至2020年6月。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n=29)和非心血管事件组(n=51)。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sST2、FGF-23、sCD40L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分析sST2、FGF-23、sCD40L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sST2、FGF-23、sCD40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事件组年龄、透析龄、sST2、FGF-23、sCD40L水平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透析龄≥38个月、高水平sST2、FGF-23及sCD40L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ROC曲线可知,血清sST2、FGF-23、sCD40L三者联合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AUC为0.901,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的0.769、0.752、0.728(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血清sST2、FGF-23、sCD40L水平有升高趋势,三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酸磷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T(cTnT)、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并探讨其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期间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另选取60例无肾功能损害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两组肌酸磷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T(cTnT)、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每6个月测定1次,随访2年,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其与心肌酶水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维持性血液透析组CK-MB水平无统计学差异,cTnT、cTnI的水平均升高(P 0. 01),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cTnT阳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3. 8%,cTnT阴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0. 6%(P 0. 01); cTnI阳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75. 0%,cTnI阴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1. 5%(P 0. 01); cTnT及cTnI均升高5例,5例均发生心血管事件。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TnT及cTnI水平均升高,联合测试cTnT及cTnI可以更精确地找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而动脉顺应性被认为是ESRD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病的独立预测因子,但导致动脉顺应性改变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综述了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动脉顺应性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12月于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8例,透析时间≥3月。根据不良心血管事件确认标准分为有心血管疾病组28例,无心血管事件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同时记录血生化指标:血尿酸、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25-(OH)D3、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肌酐水平。结果:有心血管事件组年龄、透析龄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1);有心血管事件组患者血尿酸、血钙水平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5),而血25-(OH)D3水平在有心血管事件组明显低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透析龄、低密度脂蛋白、钙磷乘积、25-(OH)D3、血尿酸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年龄、透析龄、低密度脂蛋白、钙磷乘积、25-(OH)D3、血尿酸是血透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它提高了患者存活率.但是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损害普遍,病死率仍比一般人群高10~20倍[1].微炎性反应状态、高血清半胱氨酸(Hcy)和高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是目前已知的导致血透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樊佳  黄坚 《浙江创伤外科》2010,15(2):239-24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加,透析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尤其心血管并发症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以上患有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高出一般人群10~20倍。本文拟对26例患者透析时的心律失常情况进行研究,为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发生心律失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特点.方法 对2001年8月至2007年8月间因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心血管并发症、营养不良、感染、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8例患者透析前后心血管并发症35例,营养不良32例,感染40例,死亡8例.结论 老年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感染、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早期充分透析.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研究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80%存在不同程度及类型的心血管并发症[1].本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来寻找反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衰竭的发生率逐年升高,透析是维持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1,2])。但在其临床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3,4])。50%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心血管事件死亡,而脑血管事件引起的死亡率仅次于感染以及心血管事件,占引起透析病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急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可合并多种并发症,其中急性心血管并发症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救治可致死亡。现将我院自2005年~2009年5年间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合并心血管并发症109例的资料进行分析原因,评估危险因素,及时提出防范措施,从而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氧化应激,氧化应激的增加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一个主要因素。氧化应激与肾性贫血程度呈正相关,提示我们尽可能地纠正贫血对于降低氧化应激,减少心血管发病率有帮助。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实行预防性抗氧化治疗,以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和透析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长期存在的微炎症状态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而心血管事件是尿毒症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如何有效控制 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已成为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 HFHD)联合左卡尼汀(L-carnitine)的疗法,观察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氧化应激,氧化应激的增加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一个主要因素。氧化应激与肾性贫血程度呈正相关,提示我们尽可能地纠正贫血对于降低氧化应激,减少心血管发病率有帮助。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实行预防性抗氧化治疗,以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和透析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锻炼情况评估及测量、运动频率及时间、运动强度及运动方式、运动锻炼效果进行综述。运动锻炼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功能,调节钙磷代谢,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减轻患者疲乏状况等。建议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结合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最佳的运动处方,并鼓励和指导患者积极参与规律性运动锻炼。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尿毒症肺的可靠方法之一,但对于合并症较多、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病重患者采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显著提高血液净化效果。笔者对2004年12月至2010年10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尿毒症肺的53例患者运用联机HDF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氯沙坦是临床常用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但国内少有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报道,我们综述了国外近期文献,认为氯沙坦可以从心血管保护方面使上述患者获益(如降压达标、减少血压变异、逆转动脉血管硬化、逆转左心室肥厚及减少心血管事件等).所面临的风险可能有膜过敏反应、高钾血症、药物蓄积、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等,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氯沙坦仍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保护药物的有益选择,风险处于次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水平对2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纳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肾病学科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45例, 收集基线临床资料、BNP等生化指标。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两组, 比较组间基线临床资料差异, 分析BNP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最佳截断值, 寻找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345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 BNP中位数为209.22 pg/ml(88.48 pg/ml, 662.48 pg/ml)。在随访的2年间, 有54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 占15.65%。与无心血管事件组相比, 有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年龄、基线BNP水平更高(P<0.05)。425 pg/ml为BNP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最佳截断值, 对应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756, 灵敏度为66.41%, 特异度为74.06%。以该截断值为分组依据, 分为BNP升高组(BNP>425 pg/ml)和BNP不高组(BNP≤425 pg/ml), 通过生存曲线发现BNP升高组2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的变异性与患者住院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我院肾脏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稳定的维持性透析患者150例。进行为期1年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观察,通过分析住院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对临床疾病进展的影响。结果:排除年龄、性别、透析时间、BMI、spKt/v、iPTH、血白蛋白及基础血红蛋白,铁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量的影响,无波动组住院率26.1%,小波动组住院率47.5%,大波动组住院率50.0%,三组相比,小波动组及大波动组均与无波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波动组与小波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波动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5.8%,大波动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0.0%,三组相比,小波动组及大波动组均与无波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波动组与小波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与临床住院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血液透析与微炎症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透析远期并发症目前仍是威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致死率及最高的发病率是心血管疾病,而又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首,动脉粥样硬化的本质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尿毒症患者存在着微炎症状态,主要表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变化和细胞因子的活化。本文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及与血液透析心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