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罗小宁  张羽  涂福平 《中国肿瘤》2020,29(12):976-984
摘 要:[目的] 了解外审专家对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中审稿专家和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情况,完善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机制。[方法] 以《预防医学》杂志外审专家为调查对象,基于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推送和回收问卷,调查6类及其中常见的6种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7类及其中常见的7种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情况。[结果] 调查外审专家共225人,回收问卷185份,有效问卷182份,问卷有效率为98.38%。其中男性129人,女性53人;年龄以30~60岁为主,占96.63%;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为主,其中正高93人,占51.10%;副高75人,占41.21%;以硕士学历为主,73人,占40.11%;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110人,占60.44%;5年内人均发表论文9篇,最多发表30篇;最近1年审稿少于6篇96人,占52.75%,6~11篇46人,占25.27%,12篇及以上40人,占21.98%。6类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93.68%,6种常见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83.61%;7类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92.31%,7种常见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86.73%。[结论] 外审专家对于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的审稿专家和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的认知率较高,但对于具体学术不端行为的辨识能力尚需提高;编辑部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外审专家辨识学术不端行为的能力,完善同行评议机制。  相似文献   

2.
吴瑕  戴丽琼 《中国肿瘤》2023,32(12):965-970
摘 要:当前肿瘤学期刊出版过程中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且表现形式多样,青年编辑往往难以甄别,给初审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全文结合文献和编辑实例,总结了肿瘤学期刊初审阶段包括不实作者信息、不当署名、不实基金标注、跨语种抄袭、伪造内容与数据等方面隐性学术不端的特征和表现类型,提出应当从提升青年编辑自身编辑专业素养和加强编辑部支持与制度建设两方面来实现初审阶段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甄别与防范,提高出版质量,帮助青年编辑快速成长;同时提醒作者注重学术诚信,端正学术态度,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3.
为弘杨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本刊坚决贯彻执行"五不准"规定,加强对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和处罚措施。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读者和作者,以及本刊的编委专家、审稿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都应加强学术道德  相似文献   

4.
为弘杨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本刊坚决贯彻执行“五不准”规定,加强对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和处罚措施。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读者和作者,以及本刊的编委专家、审稿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都应加强学术道德自律,共同努力,捍卫学术尊严,维护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5.
《中国肿瘤临床》坚持"引导创新、关注前沿、突出临床、讲求实用"的办刊宗旨,笃守专家办刊与同行评议制度,对稿件严格把关。现本刊诚聘审稿专家。要求:具有肿瘤学相关领域副高及以上职称;熟悉本专业学术发展前沿与动态,近3年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研究论著不少于3篇;具有优秀科研能力,主持过院级以上的科研课题;对审稿工作感兴趣;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治学严谨。本刊将由编委会遴选后聘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严谨求实、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代表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主流。然而,近年来少数科技人员出现了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篡改数据、虚假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影响了科技期刊的正常出版工作,给作者及其所在单位甚至我们国家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是中国肿瘤生物治疗领域惟一的高级学术刊物,一贯坚持"学术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努力维护学术纯洁性。为  相似文献   

7.
常鹄  田古  黄慧瑶 《中国肿瘤》2020,29(6):401-410
摘 要:[目的] 分析亚太经合组织7个经济体肺癌防控的形势,为各个经济体更好地开展肺癌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亚太经合组织7个经济体的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参与者自行填写问卷。[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94份,回收有效问卷92份。89名(96.74%)调查对象认为肺癌是其经济体中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对于各经济体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名(97.83%)调查对象回答吸烟是主要危险因素;85名(92.39%)调查对象表示癌症防控在其经济体中被高度重视;70名(76.09%)调查对象表示其经济体有癌症登记和监测平台;71名(77.17%)调查对象表示其经济体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40名(43.48%)调查对象称其经济体实施国家肺癌筛查项目;83名(90.22%)调查对象表示其经济体在肺癌诊疗中遵循指南。[结论] 各经济体要做好肺癌防控,建立全面的肺癌防控体系和网络,加强烟草控制,广泛开展肺癌筛查,加强肺癌规范化诊疗,健全医保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弘杨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重申和明确科技人员在发表学术论文过程中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本刊坚决贯彻执行“五不准”规定,加强对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和处罚措施。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读者和作者,以及本刊的编委专家、审稿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都应加强学术道德自律,共同努力,捍卫学术尊严,维护良好学风。现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摘录如下:1.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科技工作者应自己完成论文撰写,坚决抵制“第三方”提供论文代写服务。  相似文献   

9.
冯萍  代敏 《中国肿瘤》2019,28(3):185-190
摘 要:[目的] 总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出国人员的国际交流合作的现状及归国后的发展成果,分析影响出国人员发展成果的因素。[方法]以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职职工,曾有出国学习/进修/工作1个月以上者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问卷星”微信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从人员类型、出访类型、出访国家、归国后文章课题成果及后续交流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本研究中共99人完成问卷调查。临床及临床相关科室人员85人(85.86%);行政管理人员14人。目前,副高及以上职称76人,占总人数的76.77%(76/99)。首次出国时,中青年骨干为主要出国对象(博士学位者占70.71%、工作年限≤10年者占76.76%、 中级及以下职称占66.67%)。身份为访问学者及博士后研究为主,派出地点以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地区为主。从出国期限看,以超过6个月的学习研究为主(64.6%),平均11.85个月。资助类别中,以外方资助(51.79%)及本院经费资助(15.18%)为主。归国后,共有89名人员(89.90%)发表154篇文章,其中98篇SCI文章(63.64%),影响因子>5分的SCI文章30篇(30.61%,30/98);共有73名(73.74%)人员累计申请课题123项,其中国际课题5项(4.07%),国家级27项(21.95%),省部级课题25项(20.33%)。综合自我评估后,分别有76.76%、65.66%、62.63%、22.22%和58.59%的出国人员认为出国提高了自身英语能力、科研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医院的医疗水平。[结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出国学习交流人员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出国学习有助于提高人员的自身临床、科研能力,促进学科建设及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曹毛毛  雷林  曾红梅 《中国肿瘤》2021,30(4):280-285
摘 要:[目的] 探讨常见肝病在肝癌高危人群中的流行特点和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2008—2011年间,男性年龄在35~64岁,女性在45~64岁且参加安徽省、江苏省、河南省以及山东省肝癌早诊早治项目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和肝脏B超检查。[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1 571人,男性和女性分别占52.88%和47.12%。当B超联合甲胎蛋白进行筛查时,共检出肝癌104例,检出率为0.33%。研究共发现肝脏异常6376例,脂肪肝是最常见的肝脏病变,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占总体病变的55.09%和61.28%。在全人群和HBsAg阳性人群中,肝癌、肝大、肝硬化、肝占位在男性人群中占比均高于女性。且在HBsAg阳性人群中,这四种病变的占比均高于HBsAg阴性人群。[结论] 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硬化以及肝占位是研究地区较常见的肝脏病变,男性和HBsAg阳性者为常见肝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