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90例,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DM组为25例单纯糖尿病(UAER<20 μg/min)患者, DN1组为31例早期DN(UAER 20~200 μg/min)患者,DN2组为34例临床DN(UAER>200 μg/min)患者.另选2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Hcy、IL-6、IL-8及TNF-α水平.结果 DN1组、DN2组血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DM组,且随DN的加重而增高;DN2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DN1组(P均<0.05).结论 Hcy、IL-6、IL-8及TNF-α是2型DN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在2型DN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其水平有助于DN病情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正常人、糖尿病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患者共120例的ADPN、PAI-1水平,并分析其与肝功能、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①T2DM患者血浆PAI-1的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DPN的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②血浆PAI-1、ADPN活性在DN患者中升高,且随着DN的加重而呈递增趋势.③DN患者血浆PAI-1活性与尿蛋白排泄率(UAER)、TG、体重指数(BMI)正相关.ADPN水平与UAER、血肌酐水平均呈正相关;而与血糖水平则呈负相关.结论 PAI-1升高、ADPN降低是DN的危险因素.高TG血症、肥胖、高血糖可能是影响ADPN、PAI-1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清胱抑素(cystatin)C水平联合检测在早期筛查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3期DN患者,检测各期患者尿CTGF、血清cystatin 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变化。结果与1期DN组比较:2期DN组患者尿CTGF、血清cystatin C、S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UAE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期DN组患者尿CTGF、血清cystatin C、UAER、S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两组Cc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earson分析示尿CTGF、血清cystatin C与SCr、UAER显著正相关,与Ccr显著负相关,且ROC曲线分析表明二者联合检测诊断价值较高。结论尿CTGF联合血清cystatin C检测对筛查1~3期DN患者肾损害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和脂联素(ADPN)水平的变化及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早期DN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早期DN患者(NA组和MA组)116例和健康体检者(NC)40例进行Cys-C、ADPN水平和生化指标测定.治疗组进行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干预治疗,并检测1个月治疗前后Cys-C、ADPN、UAER水平的变化.结果 NA组与NC组相比,SBP、BUN和C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血糖、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Cys-C、ADPN和UAER有明显差异(P<0.05).MA组与NC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Cys-C水平与BUN、CR、UAER、HBA1c、FPG呈正相关性.血浆ADPN与HBA1c、TG、BUN、CR、UAER呈负相关性.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Cys-C、ADPN和UAE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UAER有显著性差异(P<0.05),Cys-C和ADPN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N患者血清ADPN和Cys-C联合检测能反映DN早期内皮损害及肾功能进展情况.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肾病(T1DN)患者血清护骨素(OPG)水平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98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T1DM组)、尿蛋白组(T1DN组);40例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C组)。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OPG含量。结果与NC组比较,T1DM组和T1DN组血清OPG增高(P0.05);与T1DM组比较,T1DN组血清OPG增高(P0.05)。血清OPG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UAER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是T1DN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1DN患者血清OPG水平明显升高,血清护骨素作为重要的血管条件因子,可能在T1DN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的浓度在老年糖尿病(DM)肾病(DN)初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DM患者258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依照Mogensen分期将DM患者分为单纯DM组、早期DN组、临床DN组;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各组进行Cys C、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DM组Cys C升高不明显(P0.05);与单纯DM组比较,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Cys C明显升高(P0.05);Cys C与UAER、BUN和SCr呈正相关。结论 Cys C可作为老年2型DN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与血浆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测定86例T2DM患者(DM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NC组)血压、血糖、血脂、SCr、ET-1、C-RP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血浆ET-1和C-RP在DM组较NC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且DM组血浆ET-1和C-RP水平随着SCr、UAER的增加而升高(P〈0.05,P〈0.01)。结论血浆ET-1和C-RP可能参与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谭  孙树印  吴玉梅 《山东医药》2012,52(37):78-80
目的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在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46例DN患者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2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26例,另择32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和尿中的IGF-1水平,同时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①EDN组、CDN组较NC组血清IGF-1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EDN组比较,CDN组尿IGF-1水平升高,NC组降低(P均<0.01)。②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组血清IGF-1水平与FPG、PPG呈负相关(P<0.01或<0.01),尿IGF-1水平与FPG、PPG、HbA1c、SCr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血清和尿IGF-1水平的变化说明IGF-1可能参与2型DN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30例正常对照组(NC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T2DN组患者血清内脂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结果 T2DM组血清内脂素和MDA明显高于NC组(均P<0.01),T2DN组血清内脂素和MDA明显高于T2DM组(均P<0.01)。T2DN组血清SOD和CAT明显低于T2DM组(P<0.01),T2DN患者血清内脂素与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HOMA-IR、甘油三酯(TG)和MDA呈明显正相关(r=0.418,r=0.475,r=0.359,r=0.427,r=0.518,r=0.522,均P<0.01),与SOD和CAT呈明显负相关(r=-0.583,r=-0.469,均P<0.01)。结论T2DN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同时存在氧化应激,内脂素与氧化应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参与T2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生成素(Ang)-2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68例,其中糖尿病非肾病(DM1)26例,糖尿病肾病42例,按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微量蛋白尿组(DM2)24例及大量蛋白尿组(DM3)18例,对照组20例,分别测定患者VEGF、Ang-2及糖化皿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各DM组之间HbA1c水平无明显差异,各组患者之间血清VEGF及Ang-2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均高于对照组(P<0.05);DM2较DM1组及DM3较DM2组患者血清VEGF及Ang-2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VEGF及Ang-2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其水平与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VEGF与Ang-2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