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意义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就诊的20例行乳腺钼靶检查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超声检查,试验组患者用乳腺X线钼靶检查。比较评估2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钼靶X线检验的准确率与灵敏度低于超声检验,但钼靶X线检验的特异性高于超声检验且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能更好地显示乳腺癌肿块但钼靶X射线能更好地检测乳腺癌钙化且两种方法检测质量、钙化情况及检测质量+钙化检出率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钼靶X线检验的准确率与灵敏度低于超声检验,但钼靶X线检验的特异性高于超声检验,故临床上应该结合二者的特点进行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征象及与乳腺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的60例以肿块为主要表现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Z,选同期的60例以钙化为主要表现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G;对三组患者均实施钼靶X线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 试验结果显示,单纯肿块、肿块合并钙化、单纯钙化、钙化合并结果扭曲为研究组患者钼靶X线摄影的主要征象,占比最多的为肿块,共计54例,占总数的90.00%;通过观察患者的径线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病变边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钼靶X线摄影征象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边缘毛刺、分叶的患者最多,且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Z(P< 0.05);另一方面,研究组中泥沙、针尖、短棒样钙化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G(P< 0.05),圆点、蛋壳、小片样钙化患者所占比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G(P< 0.05).结论 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征象主要包括钙化和肿块,应用钼靶X线摄影能够准确的鉴别诊断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影和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82例乳腺癌患者,均采用乳腺钼靶X线摄影、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符合率为75.61%,彩超确诊符合率为74.39%,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5.12%,明显高于单纯诊断符合率,差异明显(P <0.05)。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联合诊断乳腺癌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微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乳腺体检者的参考标准定性诊断结果、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判定结果以及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图像。结果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微小乳腺癌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8.66%、97.02%、95.68%、92.18%、93.46%。阴性或良性病灶组微小钙化簇、肿块不规则形、肿块影、结构扭曲的百分率显著高于阴性或良性病灶组,阴性或良性病灶组边界清楚、分叶状的百分率显著低于阴性或良性病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可客观的评价微小乳腺病灶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数字钼靶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检查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患者的钼靶X线及高频超声诊断资料,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82例患者82个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28例患者阴性乳腺病灶为癌性病灶,均为单发。钼靶X线检查25例阳性,57例阴性,高频超声检查显示22例阳性,60例阴性。钼靶X线检查的敏感性高于超声检查,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虽高于超声检查,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与高频超声诊断28个触诊阴性乳腺癌病灶的阳性率分别为82.14%(23/28)和64.29%(18/28),两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阳性的病灶占35.71%(10/28),仅钼靶X线显示阳性的病灶占46.43%(13/28),仅高频超声诊断显示阳性的病灶占28.57%(8/28)。钼靶X线检查乳腺癌病灶主要表现为恶性钙化,占诊断阳性病灶的69.57%(16/23)。高频超声检查乳腺癌病灶的超声特点主要为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占位,占55.56%(10/18)。结论数字钼靶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检查诊断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钼靶X线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对微小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就诊的83例采取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微小乳腺肿瘤患者资料,其中微小乳腺癌患者为39例,判断钼靶X线对微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39例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图像显示:肿块型占66.67%(26/39),恶性钙化簇状分布占20.51%(8/39),结构紊乱10.26%(4/39),病灶性不对称致密2.56%(1/39)。钼靶X线诊断出恶性47例,病理性结果为恶性39例,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钼靶X线准确度高。结论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能准确诊断出微小乳腺癌,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以及导管内癌钙化灶在钼靶X线中的特点。方法对2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和35例导管内癌患者(乳腺导管内癌组)在钼靶X线的图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中有145例(51.8%)患者的钼靶X线中可观察到钙化,其中出现钙化的患者有127例(45.4%)出现肿块,出现钙化但是没有出现肿块的有18例(6.4%);乳腺导管内癌组中有29例(82.9%)患者的钼靶X线中可观察到钙化,其中有6例(17.1%)出现钙化肿块,23例(65.7%)出现钙化但没有出现肿块。乳腺导管内癌组出现钙化及钙化无肿块的发生率高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中钙化伴肿块的发生率高于乳腺导管内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导管内癌在钼靶X线中的特点分析,能够提高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导管内癌的诊断,对提高各医院的医疗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钼靶X线联合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因乳腺肿块就诊于我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并比较钼靶X线、超声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等。结果对于乳腺癌的诊断,钼靶X线与超声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1.3%和83.8%,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与超声两者联合的总符合率为93.8%,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钼靶X线和超声的方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与超声联合诊断乳腺癌可提高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并对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9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对纳入研究的患者分别进行钼靶X线检查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性质的诊断结果以及钙化病灶的检出率。结果:钼靶X线的良性和恶性病灶确诊率分别为69.69%和83.33%,超声检查的良性和恶性病灶确诊率分别为90.91%和73.33%。前者的恶性病灶确诊率高于后者,良性病灶确诊率低于后者,比较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的钙化病灶检出率分别为53.12%和23.96%,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对于乳腺微小病灶和恶性肿块比超声检查更具高度敏感性,而后者的良性病灶准确率明显高于前者,故临床上可将两者结合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钙化型乳腺癌的乳腺钼靶X线征象。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40例,患者均在术前1周内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且X线图像内未见钙化影。对比分析X线征象与病理结果。结果:浸润性导管癌主要表现为肿块直径〉2cm者9例,肿块型17例,有毛刺10例,边缘清晰11例,分叶征18例;小叶癌肿块〉2cm者8例,表现为致密影7例,有毛刺10例,边缘模糊9例,无分叶8例,黏液腺癌肿块〉2cm者4例,未见毛刺征象,边缘清晰者5例,有分叶4例。除肿块最大径线外,肿瘤形态、毛刺、边界和分叶的表现在不同病理类型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钼靶X线在诊断非钙化型乳腺癌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