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本文以不同剂量的海貝散片溶于咖啡因試验食中采取胃液,发现試验各組与对照試验之胃酸分泌曲綫不同,試验各組皆显示了不同程度的制酸作用。二、6.0克試验組制酸作用較长,約为105分钟左右,2.0克試验組制酸作用较短,仅15分左右。4.0克試验組在前二者之間,約为60分左右。三、海貝散的制酸机制可能与其主要成分海螵蛸中的磷酸鈣等有关,这些弱酸盐首先将游离盐酸化为弱酸,从而发揮了制酸作用。象貝母是否亦参与了制酸机制,尚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张子和先生(1893~1972),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六十载,学验丰富,其运用四妙汤得心应手,凡治一切痈疽,皆赖此方取效。四妙汤出自《疡医大全》。其常用量为黄芪30克,当归15克,金银花30克,甘草6克;  相似文献   

3.
先师段英廉,博取历代医家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法,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创立了平调阴阳、清热达郁之方—清热达郁汤,验之临床,对多种沉滞痼疾疗效颇著。其方由大生地35克公丁香10克干姜10克知母20克生远志10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蒲公英10克 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笔者以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2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川芎15克,桃仁12克,红花6克,丹参15克,炒枳壳10克,川牛膝10克,甘草6克)为主治疗多种脑病,疗效显著,特举案数则,以见其异病同治之验。病例1眩晕黄某,男,45岁,干部。患者颜面晦暗,眩晕反复发作多  相似文献   

5.
张景岳为著名医学大家,其所制新方,疗效卓著,笔者常喜用之,现举治验三则如下: 一、二阴煎验案沈××,女,44岁。头昏耳鸣,心烦不寐,胸腺、口舌灼热,四肢麻木,小便灼热频数已半年。西医诊为“神经官能症”。近来更出现失志多言,心惊胆怯,坐立不安。舌红苔薄黄,脉滑略数。病由水不制火,心火上扰、下移所致。治当滋阴降火、清心宁神:生地15克、麦冬15克、元参12克、炒川连3克、竹叶10克、炒枣仁15克、朱茯神12克、百合30克、滑石15  相似文献   

6.
<正> 已故王药雨老中医,临证五十多年,学验俱丰、平生不仅对内伤杂证擅长,对皮肤病亦颇多研究。诸如牛皮癣,红斑狼疮,湿疹等症,多有治验,现介绍湿疹验案两则如下: 宋××,男,三岁。患水疱型湿疹已两月,曾在医院肌注抗生素并外敷各种皮肤药膏,缠绵未愈。延余诊治。查舌苔呈地图形,舌中心有红线。此乃食积血热之候。嘱患儿家长用“青蛤散”外敷。内服汤剂以消积清热解毒利湿。处方:佩兰6克葛根6克银花9克连翘6克大青叶6克紫草根6克丹皮6克莱菔子5克车前子8克白茅根15克五剂,一周后晤患儿,病已愈。  相似文献   

7.
治疗荨麻疹的单方较多,用之有验有不验。本方由祖传验方基础是进行辨证分型化裁,笔者应用于临床20余年,效果满意。一、基本方药:苍术12克,麻黄6克,白芷6克,荆芥9克,蝉蜕6克,独活6克,赤芍6克,藏红花6克(冲服,也可用南红花12克代替),天麻6克,桃仁6克。当归尾9克,白僵蚕9克,丹参15克,丹皮9克,天花粉9克,粉甘草6克。二、分型加减:风寒型,上方加桂枝6克,姜皮3克,红枣5克,水煎趁热服。风热型,上方去麻黄、  相似文献   

8.
麻杏苏茶汤由麻黄5~9克,杏仁10克、苏子10克、茶叶6~9克、桔梗6克、干姜3~5克、诃子3~6克、炙甘草3克组成,此方是焦树德教授治喘常用的方剂之一。本方剂承之于家传,又经多年临床实践验证,治愈了多例喘证,余每叹该方之奇效,今择数例治验病例,冀略窥其治喘经验之一斑。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验二则150040黑龙江中医学院沈桂香,张茂昌哈尔滨市监狱医院李海虹例一:王XX,女,1991年5月10日就诊,其患主诉:在91年2月份,因受凉外感风寒,某医用麻黄汤,二剂,其君药麻黄30克,辅以桂枝15克,佐以杏仁10克,甘草5克。服后外感风...  相似文献   

10.
先父李先余曾有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验方——加味破故纸汤,多年来在临床中收到良好效果。方药组成破故纸12克,肉桂6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川  相似文献   

11.
笔者应用补肾固涩法,以自拟基本方,治疗周期性麻痹12例,均收满意疗效。基本方组验:川断15克生地15克女贞子50克杜仲15克芡实15克桑缥峭30克金樱子15克山黄肉15克构祀15克  相似文献   

12.
岳美中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中医大家之一,其学验丰厚,尤多心得。兹择其验方数则及笔者验证体会介绍鳞片,聊供同道参考。一、延年半夏汤组成:姜半夏12克,槟榔、前胡各6克,桔梗、枳实各3克,鳖甲9克,人参(可以党参代之)、吴茱萸、生姜各3克。岳老指出:本方源出《古今录验》而载于《外台秘要》,其主要功能为调肝宣肺、温中化饮。故凡肝胃气滞络阻、肺寒痰饮诸证,用之常收卓效。例一罗男53岁1988年10月8日初诊。胃脘疼痛九年,加重一年。白昼隐痛可忍,午后渐剧,痛如刀割而汗出肢冷,约至子时自缓。每天如是,无有间断。久服温中暖下、活血理气诸剂不效。诊其舌小色淡,苔薄白,脉濡软  相似文献   

13.
名老中医王渭川先生,临证五十余载,擅长益气活血化瘀,重视虫类药物,治验极多。笔者师其法,拟了一方名为“通经活络汤”,以此加减,治疗顽痹(坐骨神经痛)9例,均获痊愈。方药组成:黄芪、鸡血藤各30克,当归、川芎各10克,川木瓜、川牛膝各24克,全蝎6克,穿山甲、香附各9克,制马前子末0.5  相似文献   

14.
温胆汤出自《千金要方》,为二陈汤加竹茹、枳实组成。此方用途广泛,只要临床运用得当,其效甚验。兹举例如下: 验案举例 (一) 不寐 (混合型神经官能症) 江某,男,26岁。未婚。工人。1984年6月24日就诊。主诉:头昏心烦失眠3月。患者自1984年3月起感头昏,失眠,心慌如失物,坐立不安。某医院诊为“混合型神经官能症”。曾用养血安神等方予治,疗效甚微。一周来诸症加剧,彻夜难眠,头昏心烦,便稀溺黄,纳少胸闷,恶心嘈杂,遂来院就诊。诊察:慢性病容,声音低沉,脉滑数,舌体胖、质红、苔黄而滑。证属痰浊湿热阻滞,蒙扰清阳所致。治宜清热化痰,降逆和胃。用温胆汤加味:法夏12克茯苓12克陈皮6克竹茹10克枳实8克黄芩8克莲子芯10克炒酸枣仁10克石菖蒲6免柴胡6克郁金10克甘草6克,服6剂。  相似文献   

15.
地锦草治乳糜尿效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锦草治乳糜尿效佳363900福建省长泰县中医院陈水山据笔者多年临床观察,草药地锦草治疗乳糜尿有较好疗效。其法取鲜地锦草全草洗净,湿热重者每次40—50克,轻者30克,加红糖15克,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2次。同时配合验方:党参、淮山药、...  相似文献   

16.
吾父李树藩,是当地老中医,学验俱丰,擅长中医内、妇、儿科。在五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阴阳散”治疗婴幼儿腹泻,得心应手,疗效显著。一、药物组成红参10克,白茯苓20克,焦白术20克,莲肉20克,薏苡仁25克,白扁豆20克,煨山药25克,缩砂仁20克,桔梗15克,陈皮20克,干姜10克,滑石120克,炙甘草20克。二、制法及服用剂量制法:诸药其研细面,过100目筛,混合均匀。服法:1岁内婴儿,每次口服0.3~1克,每日3~4次;1~2岁,每次口服1~2克;2~5岁,  相似文献   

17.
俞慎初教授临证五十余载,学验宏富。兹就其治疗头痛的临床经验整理介绍于下。一、疏风祛邪法疏风祛邪法适用于外感头痛,方用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6克,薄荷5克,白芷6克,荆芥5克,防风6克,羌活6克,细辛  相似文献   

18.
药物组成;防风3克,钩藤3克,蝉蜕3克,陈皮5克,炒麦芽9克,焦山楂9克,炒神曲10克,连翘6克。功用:祛风,止痛,镇静,止痉,消食,止泻。验案举例:施童,男,7岁,本院家属。患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脉濡,苔白,经治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个验方,治疗组织深部脓肿和慢性下肢溃疡,屡验屡效。方药组成:杏仁7个,大枣(去核)120克,黄连、黑地榆、轻粉各30克,黄蜡60克,  相似文献   

20.
附子治恶阻     
丙寅仲夏日,余治一少妇。因旬日渐感呕吐恶心,进油腻物尤甚,纳谷不香,时有汗出恶风,大便溏薄,小便尚调,嗜睡,不耐劳作,身孕3月。观其精神疲乏,面色苍白,时作欲呕状。验其大便无异常。脉迟略滑,舌淡苔薄白,求余施治。据证诊为妊娠恶阻,辨为脾胃气虚,运化失司。予香砂六君出入: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3克木香8克砂仁4克(后下) 陈皮6克法夏6克神曲15克,日1剂。服3剂效微。复予上方加生姜、苏叶又进3剂,药后是疾依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