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老年腹壁疝急诊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技巧。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老年腹壁疝行急诊手术治疗1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需急诊手术的老年腹壁疝占同期手术治疗的老年腹壁疝(420例)的30%,以腹股沟斜疝及股疝多见,术前多合并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合并其他外科急腹症20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30例,切口裂开5例,阴囊积脓3例,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3例。随访1年,复发12例。结论:基层医院老年腹壁疝需急诊手术者多见,因其术前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甚至合并外科急腹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对老年腹壁疝急诊患者的诊治要掌握技巧。  相似文献   

2.
腹式输卵管绝育术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小切口指板法的手术方法开展甚广,在南阳地区几乎达到100%.我院从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接收绝育术后感染的病例12例,其中6例住院治疗,另6例在门诊治疗,12例全部采用腹部小切口指板法.本文结合12例临床资料给予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共收治因绝育术后不同部位并发症 12例 ,现就不同部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特殊情况各异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年龄均在 2 9~ 3 8岁之间 ,全部为农民 ,均在本地乡、或县一级医院作输卵管绝育术 ,术后 1~ 8年来就诊 ,其中腹壁下脓肿 3例 ,慢性盆腔炎 5例 ,因卵巢囊肿行剖腹探查术 ,发现大网膜与腹膜不同程度粘连 4例。1 2 临床症状 :① 3例腹壁下脓肿 ,分别绝育术后 1~ 5年来就诊 ,腹壁切口为纵切口 ,术后拆线时即发现刀口处红、肿 ,经静脉应用消炎药物后 ,局部红、肿好转 ,但反复…  相似文献   

4.
罗毅  周旭坤  李平  李忠 《新疆医学》2008,38(7):7-10
目的:分析腹壁切口疝的发病原因.方法:对102例腹壁切口疝患者从年龄、体重指数、切口性质、术后切口感染、术后腹内压增高、其它合并症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腹壁切口疝患者中55岁以上68人(66.67%),体重指数几何均数为25.35(公斤/米2),纵形切口79例(77.45%),38例有术后切口感染病史(37.25%),25例(24.51%)有术后慢性咳嗽病史,12例(11.76%)合并2型糖尿病.结论:切口疝容易发生在老年病人、肥胖、手术纵形切口、术后切口感染、术后腹内压增高、糖尿病等都是术后发生腹壁切口疝的危险因素,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是预防腹壁切口疝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腹壁切口疝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0年4月~1998年6月共收治腹壁切口疝21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统计腹壁切口疝21例,其中男女比例14∶7,年龄25~72岁。发病时间从术后第4天~3a。引发切口疝的手术种类:结肠手术6例,阑尾手术5例,胃手术4例,胆道、妇科手术各2例,脾、胰手术各1例。切口疝原因:曾发生感染11例;术后出现呕吐、咳嗽及便秘等并发症9例;术后曾出现腹水、低蛋白血症等6例;直接原因不明者2例。12 治疗方法 均手术治疗。回纳疝内容物后,剥离疝囊至疝环口。疝环直径小于3cm者以7号丝线作内荷包缝扎,不满意者加一次8字缝扎;大于3cm…  相似文献   

6.
腹壁切口感染一直是手术者未能解决的一大难题。近两年来 ,我院采用在腹壁切口内用碘氟消毒的方法预防切口感染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1 998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间剖宫产手术 51 0例 ,其中年龄最大 4 2岁 ,最小 1 8岁 ,初产妇 4 2 2例 ,经产妇 88例 ,腹壁横切口 4 1 8例 ,纵切口 92例 ,腹膜外 1 2例 ,腹膜内 4 98例。指征为胎儿窘迫 86例 ,胎膜早破 68例 ,臂位 4 7例 ,头盆不称4 3例 ,妊高征 1 2 0例 ,巨大儿 90例 ,其余为妊娠并发前置胎盘、合并心脏病等。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均高于70g L (不…  相似文献   

7.
2002年 ̄2004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腹壁子宫瘘4例,均经手术治疗获痊愈。现结合本组临床资料,就腹壁子宫瘘的诊断治疗谈如下体会。1临床资料年龄23 ̄28岁,分别在基层卫生院接受过剖宫产术,均系临产急诊手术,全部采用局部麻醉。其中子宫体竖切口1例,来我院就诊距剖宫产时间最短10个月,最长2年。2临床表现及诊断本组4例患者均在剖宫产术后出现腹壁切口红肿化脓,且在当地进行过切口撑开换药、清除缝线结等局部处理,并给予全身抗感染治疗,但腹壁切口感染经久不愈,并形成腹壁瘘道。有经血溢出,经期后腹壁瘘道常有黄、白带样分泌物,气味与阴道分泌…  相似文献   

8.
近 3年来在我院门诊病人中确诊的 7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一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在本院门诊病人中确诊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共 7例。 1例为粘膜下子宫肌瘤行子宫切开肌瘤剜出术 ,余 6例均为剖宫产术后。年龄2 1~ 36岁 ,平均 2 8岁。临床表现为腹壁肿块。7例均可在切口疤痕处发现肿块 ,于月经期或 /经期前后肿块增大 ,伴局部胀痛或刺痛 ,经后肿块缩小 ,疼痛逐渐减轻至消失。异位病灶出现时间 :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潜伏期最早 1例为剖宫产术后 3个月 ,最迟 1例为术后 5年 ,平均 2 .7年。体征 :在腹壁切口疤痕的不…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1985年以来,先后对5例腹部开放性损伤并发空腔脏器或实质脏器破裂的病人,在其术后应用持续腹腔灌洗治疗腹腔感染,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16~42岁。损伤原因:刀伤4例,弹片伤1例。损伤部位:5例均有小肠破裂:其他合并伤:肝脏破裂、胃破裂、乙状结肠破裂。伤后就诊时间最长26h,最短3h,平均12.4h,就诊时有2例休克。手术方式:小肠部分切除术,小肠修补术,乙状结肠造口术,肝修补术,胃修补术。术中细菌培养:4例生长大肠杆菌,1例生长白色葡萄球菌。 2 灌洗方法手术结束冲洗腹腔后,在上腹部戳小切口或在  相似文献   

10.
切口愈合不良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 ,为更好地预防其发生 ,作者对本院 1998年 6月~ 2 0 0 3年 5月妇产科手术引起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3例 ,占近 5年妇产科开腹手术总数的 0 .76 % (5 3/712 6 )。患者年龄 2 4~ 70岁 ,平均 37.5岁。妇科手术 30例 ,其中肿瘤切除 2 6例 ,宫外孕 2例 ,妊娠合并阑尾炎 2例。剖宫产 2 3例 ,其中产后大出血行子宫切除 1例 ,术前胎膜早破 14例 ,妊高症3例 ,糖尿病 1例 ,其他 4例。术中均使用电刀。1.2 切口愈合不良的类型  5 3例中切口感染 10例 …  相似文献   

11.
腹壁皮肤切口的愈合很重要 ,我院从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间应用美国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德胜 ( Dexon) 4/0可吸收编织缝线行腹壁皮内缝合 75例 ,现比较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5例 ,年龄 2 2~ 44岁 ,平均年龄 2 9.3岁 ,妇科手术 2 0例 ,剖腹产 5 5例 ,并随机抽取同期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传统丝线缝合 70例作对照组。手术指征、病人年龄营养状态等均无差异。2 手术方法皆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术前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腹部丝线缝合者按常规方法进行。腹部皮肤皮内缝合手术方法 :常规手术缝合腹膜、腹直肌前鞘及皮…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切开法重睑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睑术的方法较多 ,传统的重睑术术式主要有切开法和埋线法。一般认为传统的切开法为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但术后肿胀恢复时间较长。自 1997年以来 ,对 12 3例患者采用小切口法行重睑术 ,术后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12 3例 ,女性 118例 ,男性 5例。双侧单睑 10 9例 ,隐双 14例。年龄 18~ 3 5岁。其中 1例为院外埋线法失败者。手术采用局麻进行 ,术后 5d拆线 ,肿胀较轻。随访半个月~ 2年时间 ,重睑外形流畅 ,自然 ,切口瘢痕不明显。2 手术方法2 .1 定点划线 患者轻闭双眼 ,使双睑处于自然状态 ,用4.5号小针头横向点压上睑中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 ,由此引来的术后并发症也日趋增加 ,所以对剖宫产我们不仅要考虑其近期并发症 ,尚应想到其远期影响。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 ,多发生于术后 1~ 5年 ,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本院 1 999年 5月至 2 0 0 2年 6月收住的 1 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1 6例患者年龄 2 8~ 34岁 ,平均 31岁。腹壁纵切口 9例 ,横切口 7例 ;急诊剖宫产 6例 ,择期剖宫产 1 0例 ;其中本院手术2例 ,外院手术 1 4例 (市级以上医院 4例 ,市级以下医…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1979年以来作女扎横切口指板法千余例。1987年6月对横切口指板法女扎术后504例作了调查并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1)年龄:504例中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47岁,平均年龄31.47岁。(2)绝育年限:最长时间8年,最短时间1年,(3)手术时间:504例中正常的有495人,最短时间5分钟,最长时间22分钟,平均时间10.08分钟;术中有卵巢囊肿摘除的9人,最短时间22分钟,最长时间38分钟,平均时间29.6分钟。(4)术后并发症:504例中有6例伤口感染,感染率1.19%。其中5例为近期感染(术后3至5天),1例为不溶线头(术后1月),经治疗都已痊愈。  相似文献   

15.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为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病,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近年来,随着剖宫率的上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所增加,严重影响妇女的日常生活。现将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例患者均为生育期妇女,年龄23~41岁,全部有手术史,其中剖宫产9例,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1例(子宫粉碎器将子宫肌瘤体组织粉碎于腹内,小切口取出体外),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发病时间在术后5个月至5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梦兰 《医学争鸣》2001,22(13):1171-1171
1 一般资料  1990 - 0 1/ 1999- 12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并发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 8例 ,年龄 2 3~ 3 5岁 .其中 ,初产妇 5例 ,经产妇 3例 ,就诊时间为产后 1~ 15 a;纵切口 5例 ,横切口 3例 .患者均于剖宫产术后 1~ 10 a开始 ,腹壁切口疼痛 ,触及硬结 .发病时间为产后月经来潮后 3 m o至产后 10 a.此外 ,剖宫产前有痛经史 3例 .剖宫产不论是纵切口或横切口均有发生 .患者能触摸到腹壁切口瘢痕下有一硬结 ,伴周期性疼痛 ,于经期硬结疼痛且胀大 ,经后疼痛缓解 ,结节缩小 ,常随经期呈进行性加重 .无周期性腹壁切口出血 .行双合诊检查子宫…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6月 ,采用自制螺旋形牵拉器行改良腹式子宫切除术共 12 8例。该术工采用腹部横切口 ,用自制不锈钢螺旋形牵拉器把子宫牵引至腹壁外 ,不缝脏、壁二层腹膜。具有手术步骤简单、创伤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2 8例患者年龄 33~5 6岁 ,平均 43 .6岁。其中子宫肌瘤 97例 ,子宫肌腺症 2 5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 1例 ,宫颈肌瘤 2例 ,阔韧带肌瘤 3例 (1例最大的子宫肌瘤子宫增大达脐上一横指 )。行全子宫切除术 6 7例(其中筋膜内切除术 48例 ) ,次全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ublay法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人腹部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Sublay法治疗的24例老年腹部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Sublay法平均手术时间92±3.57min,术中损伤小肠并给予修补1例(4.76%),术后出现疼痛6例(28.57%),肺部感染1例(4.1%),泌尿系感染1例(4.1%)。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生活质量较好,无1例复发。结论:Sublay法无张力修补术具有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老年人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2月就诊的36例腹壁切口内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无哺乳的患者术后腹壁内异症的发病时间显著短于哺乳的患者(P=0.003);小于30岁患者术后腹壁内异症的发病时间显著短于大于30岁的患者(P=0.002);初次就诊于不同级别的医院,术后发生率也显著不同(P=0.006)。术后采用孕三烯酮与未用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56)。结论腹壁切口内异症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术后哺乳、手术操作有密切关系,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手术操作的规范性并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0.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爱勤 《四川医学》2003,24(12):1291-1291
近年来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屡有报道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 ,该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现将我院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8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 1998年 8月至 2 0 0 3年 6月 ,我院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8例 ,年龄为 2 2~ 33岁 ,平均 2 6岁。其中 7例有足月孕剖宫产手术史 (5例系在外院行剖宫产术 ,2例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 ) ;1例有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手术史。手术切口为腹部横切口或纵切口 ,发病潜伏期为 3个月至 6年 ,病程为 4个月至 6 +年 ,病人自觉症状为腹壁手术疤痕部位或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