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7例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分析与临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β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6 7例病人根据临床表现 ,血红蛋白 (Hb)电泳、HbA2 、HbF含量测定为β地中海贫血 ,然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 (PDB)方法作基因分析。结果   6 7例 β地贫共检出了 8种基因突变类型 ,1 5种基因组合形式。结论  不同的基因类型致临床表现不同 ,β°纯合子 1 6例 ,β°/ β°双重杂合子 36例 ,临床表现均严重 ,发病早 ( 2个月~ 6个月 ) ,肝、脾肿大明显 ,重度贫血 ,靠输血维持生命 ,幼儿期夭折。β+/ β°双重杂合子 1 5例 ,发病年龄较晚 ,贫血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型与益髓生血颗粒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β-地中海贫血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3~15岁。其中重型β-地中海贫血34例,中间型13例。均检查血液学指标及行血红蛋白电泳,基因分析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治疗采用益髓生血颗粒10g/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7例β-地中海贫血中有7种β基因突变类型。其中复合血红蛋白E(HbE)占18例;中药治疗后43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Hb、RBC、网织红细胞(Ret)及胎儿血红蛋白(HbF)值均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a<0.01)。其中β0-纯合子21例中17例有效,β0与β 双重杂合子7例、β-地中海贫血与HbE杂合子18例、1例β 纯合子均有效。结论益髓生血灵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方法,检测广西地区95例临床诊断为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190条染色体DNA。结果表明,有10种β地中海贫血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和28种β珠蛋白突变基因的组合形式。其中有2例患儿分别为密码子(Codons)14-15(+G)/-29(A→G)双重杂合子和密码子41-42(-TTCT)/IVS-IL-5(G→C)双重杂合子,均属首次报道的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新类型。这一研究结果对该地区β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β~°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6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530021)黄有文,王荣新,查丹玉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杨克恭,陈松森我们在研究B地中海贫血过程中,通过临床观察和β珠蛋白基因突变点的分析发现6例β°与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在...  相似文献   

5.
应用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β-地中海贫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高效可同时检测β-地中海贫血多基因位点突变的基因诊断技术。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结果486例疑诊患者共检测出175例为β-地中海贫血,检出9种基因突变类型22种组合形式,包括纯合子、杂合子以及双重杂合子。结论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多样,基因组合形式复杂,多聚酶链反应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PCR/RDB)简便、高效、准确可靠,适于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和实验研究,可作为常规方法推广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6.
我们分析49例无亲缘关系的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或纯合子的基因突变类型和临床表现。检出10种突变类型,发现5例复合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6例复合Gy启动予-158nt(C→T)突变。根据这些患者的血红蛋白量,可将他们分成轻、中、重度贫血。2例β+纯合子表现为轻度贫血;5例复合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6例复合Gy启动子-158nt(C→T)的患者均表现为中度贫血。这三种类型临床上表现为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大多数单纯的B1与B0双重杂合子和β0纯合子表现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  相似文献   

7.
21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临床和基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临床和基因类型的关系。用反向点杂交法(RDB)诊断患儿的基因突变点,临床按表现和血生化分为重,中间,轻3型。16例重型患儿中,3例基因表型为β^0纯合子,β^0或β^0/β^+双重杂合子13例。5例中间型者中,4例基因表型为β^0/β^+双重杂合子,1例为非典型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类型与基因突变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验泸州地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贫)患儿及其父母地贫基因,寻找泸州地区引起该病的主要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并探讨其与临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集40例β-地贫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分为重型组(14例)和非重型组(26例),提取DNA,采用PCR和DNA反向点杂交法进行β-地贫基因突变位点分析.结果 40例β-地贫患儿共检测出7种基因突变类型,有14种基因组合形式.其中以CD17(A→T)、CD41/42(- TTCT)和IVS-Ⅱ-654(C→T)最多见.14例重型β-地贫患儿中,突变纯合子8例,双重杂合子6例,其父母均为杂合子.结论 β-地贫患儿基因突变符合遗传规律;重型β-地贫患儿基因型为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其发病年龄早,输血间隔时间短,输血量大.  相似文献   

9.
,5242,少与p十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6例/黄有文…//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一1995,1。(4)一213 对6例双重杂合子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类型进行了分析,除1例为中间型p地中海贫血外,余5例均为重型p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为少地中海贫血的类型是p41一42、pl7、归IVS-一654和pl7一72,而p一28、即9及Ivs一I一s为犷地中海贫血。患者双倍体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为伊,而另一条染色体为犷基因簇即为罗与犷双重杂合子地中海贫血。(张家栋) ,52430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38例骨髓象分析/高秀茹…//吉林医学一1995,16(3)一165 骨髓像示增生明显活跃2例,增生活跃8例,增生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Gγ(Aγδβ)0-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的基因突变和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Hb分析;应用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方法分析地贫基因突变类型。结果在胎儿血红蛋白(Hb F)增高的病例中检出6例中国型Gγ(Aγδβ)0地中海贫血杂合子,基因分析结果显示3例为中国型Gγ(Aγδβ)0-地贫杂合子,3例为Gγ(Aγδβ)0-地贫复合β-地贫CD41/42,CD71/72和-28基因突变的双重杂合子。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Gγ(Aγδβ)0-地贫杂合子Hb为94.8~128.0 g.L-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为72.0~79.1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为23.00~25.87 pg。Gγ(Aγδβ)0-地贫复合β-地贫双重杂合子的Hb为84.7~88.0 g.L-1,MCV为61.9~66.9 fL,MCH为21.10~23.70 pg。血红蛋白分析结果显示Gγ(Aγδβ)0地贫杂合子HbA2为2.1%~2.6%,HbF为10.0%~18.0%。Gγ(Aγδβ)0-地贫复合β-地贫双重杂合子的HbA2为1.27%~3.70%,HbF为41.6%~98.8%。中国型Gγ(Aγδβ)0-地贫杂合子无贫血或轻度贫血,而复合β-地贫的双重杂合子临床表现为中度贫血,伴肝脾大。未检出其他类型的缺失型(δβ)0地贫。结论首次在广西地区检出中国型Gγ(Aγδβ)0地贫,其杂合子无临床症状或有轻度贫血,MCV、MCH降低,HbF升高。当复合β-地贫时有中度贫血,需依赖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湖南地区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突变频率及类型。 方法 采用反向点杂交法(RDB)对湖南地区 90例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进行基因检测。 结果  90例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中 85例检出基因突变 ,其中 12例 3种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纯合子 ;31例 8种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双重突变子 ;4 2例突变杂合子。包括 4种常见类型和 3种罕见类型 ,即IVS Ⅱ 6 5 4 (C→T)、CD4 1 4 2 ( CTTT)、CD17(A→T)、TATAbox 2 8(A→G)、CD14 15 ( G)、TATAbox 2 9(A→G)及CD2 6 (G→A)。结论 湖南地区是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多发区之一 ,既有常见类型基因突变又有罕见类型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临床和基因类型的关系。方法用反向点杂交法(RDB)诊断患儿的基因突变点。临床按表现和血生化分为重、中间、轻3型。结果16例重型患儿中,3例基因表型为β°纯合子,β°或β°/β+双重杂合子13例。5例中间型者中,4例基因表型为β°/β+双重杂合子,1例为非典型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结论β-地中诲贫血的临床类型与基因突变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β地中海贫血(地贫)合并α珠蛋白基因三联体致中间型地贫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β杂合子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患儿外周血β珠蛋白基因测序及α珠蛋白基因三联体检测结果。结果例1,女,4岁,为β~(CD41-42)杂合子;例2,男,13岁,为β~(CD17)杂合子。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为中重度贫血、肝脾肿大,β珠蛋白基因测序未发现罕见变异点。例1的Gap-PCR特异性引物检测ααα~(anti4.2)片段阳性,例2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检测ααα~(anti3.7)片段阳性。结论β杂合子且未见罕见变异,但临床表现为中重度贫血时,应考虑存在α珠蛋白基因三联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及其分布。 方法 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30 417例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患儿采用单管多重PCR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常见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对2 703例疑似罕见地中海贫血患儿进行跨越断裂点PCR检测和/或基因序列分析。 结果 30 417例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患儿中,确诊地中海贫血23 214例(76.32%),其中α、β及α合并β地中海贫血检出率分别为47.77%、23.75%和4.80%。检出13种α地中海贫血等位基因共计18 480个,以--SEA为主(54.98%),包括7种罕见等位基因:--THAI(0.43%)、HKαα(0.02%)、-α30(0.01%)、-α1.0(0.01%)、-α2.4(0.01%)、-α21.9(0.01%)和HBA2:C272-279 del(0.01%);检出17种β地中海贫血等位基因共计9 168个,主要为CD41-42(47.79%),其次是CD17(25.53%),包括3种罕见等位基因:IVS-Ⅱ-5(0.02%)、IVS-I-2(0.01%)和Gγ(Aγδβ)0(0.01%)。14 531例α地中海贫血患儿中检出37种基因类型,6种主要类型为--SEA/αα(52.20%)、-α3.7/αα(13.24%)、αCSα/αα(7.52%)、-α4.2/αα(6.06%)、--SEA/-α3.7(5.91%)和αWSα/αα(3.41%),共占88.34%。7 223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检出49种基因类型,6种主要类型为CD41-42/βN(45.81%)、CD17/βN(24.30%)、IVS-Ⅱ-654/βN(7.49%)、-28/βN(5.62%)、CD71-72/βN(4.42%)和CD26/βN(3.94%),共占91.13%。1 460例α合并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检出137种基因类型,主要为--SEA/αα合并CD41-42/βN(14.17%)、CD17/βN(8.35%)。HbH病(α0+)2 050例,包括合并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134例;巴氏水肿胎(--SEA/--SEA)12例;β地中海贫双重杂合子355例、纯合子128例,包括合并α地中海贫血93例。 结论 广西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多样,基因类型丰富;以α地中海贫血为主,--SEA/αα是主要基因类型;α合并β地中海贫血比例较高,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和纯合子(中重型)患儿出生较多。  相似文献   

15.
13例来自不同家庭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应用PCR技术扩增了其β珠蛋白基因,以中国人最常见的八种β地中海贫血突变探针进行杂交,得到CD41一42(一TTCT)、CD17(A→T)、-28(A→G)、IVS-Ⅱ—654(C→T)、IVS—I—1(G→T)五种突变,八种组合类型。CD41—42、CD17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临床表现明显,贫血程度重,当与-28复合形成双重杂合子时则减轻。  相似文献   

16.
我们分析49例无亲缘关系的β-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或纯合子的基因突变类型和临床表现。检出10种突变类型,发现5例复合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6例复合Gy启动予-158nt(C→T)突变。根据这些患者的血红蛋白量,可将他们分成轻、中、重度贫血。2例β^+纯合子表现为轻度贫血;5例复合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6例复合Gy启动子-158nt(C→T)的患者均表现为中度贫血。这三种类型临床上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3月 ,我们以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相合的血缘相关供者非清除性造血干细胞移植 (Nonmyeloablativestemcelltrasplantation ,NSCT)联合供者单个核细胞输注 (DLI)成功治疗了一例 β地中海贫血 (简称 β地贫 )患儿 ,报告如下。对象患儿男 ,6岁半 ,确诊为“β地贫”5年半。体重 :1 9kg。血红蛋白A2 (HbA2 ) 0 0 32 ,胎儿血红蛋白 (HbF) 0 435 ;β地贫基因为 β41 42 ( TCTT) /β654(C T)双重杂合子 ,父母分别为β41 42或 β654杂合子。平素不规则输全血或红细胞 ,…  相似文献   

18.
13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观察和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希平  苏承武 《中国小儿血液》1996,1(5):200-201,207
13例来自不同家庭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应用PCR技术扩增了其β珠蛋白基因,以中国人最常见的八种β地中海贫血突变探针进行杂交,得到CD41-42(-TTCT)、CD17(A→T)、-28(A→G)、IVS-Ⅱ-654(C→T)、IVS-I-1(G→T)五种突变,八种组合类型。CD41-42、CD17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临床表现明显,贫血程度重,当与-28复合形成双重杂合子时则减轻。  相似文献   

19.
基因芯片诊断地中海贫血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Ou XB  Zhang L  Yu YP  Li MA  He YM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1):31-34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用于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62例初筛诊断为α地贫;93例初筛诊断为β地贫(轻型60例,重型33例)的患儿血样标本进行d及B珠蛋白的基因分析。结果(1)成功检测出中国人中常见的3种缺失型α地贫(-^SEA,-α^3.7,-α^4.2),2种非缺失型α地贫(HbCS,HbQS)的杂合子、纯合子及双重杂合子。(2)在60例轻型β地贫,33例重型β地贫126条染色体中共检测到8种突变类型,其中CD41-42占33.5%,IVS-Ⅱ-654占23.9%,TATAbox-28占15.0%,CD17占15.0%,CD71-CD72( A)占4.8%,βE^26占2.4%,CD27-CD28( C)占2.4%,CD71-CD72( T)占1.5%。(3)在60例β地贫杂合子中检测到8例(13.3%),在33例重型β地贫中检测到2例(6%)同时复合有α地贫基因。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具有简便、省时等特点,其无需接触放射性同位素,可同时检测α与β地贫,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多聚合酶链反应(PCR)产前基因诊断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B超监视下对21名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20ml,常规酚-氯仿法提取DNA,应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PCR检测其羊水的细胞的β-珠蛋白的5种基因突变类型(CD17,CD41-42,IVS-Ⅱ654,ht-28,nt-29)。结果 检测的21例中,4例双重杂合子及1例纯合子,均选择流产。16例为正常或单个突变的杂合子,胎儿出生后取脐验证并随访观察,现小儿9个月-3.2岁,均健康。结论 多重等位基因特异PCR可用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高风险胎儿的产前基因诊断,在指导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阳性家系的选择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