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预防是治疗的关键,充分认识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重视足部护理,可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史、住院前空腹血糖、血糖控制的情况、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大、病史越长、入院时空腹血糖越高、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不良和合并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者,越容易发生糖尿病足。因此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临床工作中几点护理本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状,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人足部保健与护理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和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综合因素引起的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或坏死,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我院自2002~2004年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28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综合因素引起的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或坏死,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我院自2002-2004年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28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是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导致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糖尿病病人的身心健康。因此,糖尿病足的护理非常重要,下面将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26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社区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起血管、神经病变导致下肢异常改变及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5%会发生足部病变,是非糖尿病人的17倍。多由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缺乏,忽视足部病变所致。故加强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让病人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及早重视足部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一个主要原因,血糖浓度长期居高不下,下肢血管被斑块、血栓阻塞,血流不畅,神经、组织缺血,就会引发糖尿病足,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感染、破溃,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在国外住院的糖尿病人中,该病占47%,国内可达8%~12%。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避免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是一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外力、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总称.糖尿病足下肢截肢率较高,全球平均每30秒就有1个人因糖尿病足而被截肢.2008年2月~2010年10月,我们对36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健康指导,给予积极合理的足部护理,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是一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外力、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总称.糖尿病足下肢截肢率较高,全球平均每30秒就有1个人因糖尿病足而被截肢.2008年2月~2010年10月,我们对36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健康指导,给予积极合理的足部护理,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有乐 《家庭中医药》2008,15(2):28-28
糖尿病人因下肢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及感染等因素,导致下肢疼痛、麻木、足部溃疡及肢端坏疽,临床上统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而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病人较非糖尿病者下肢坏疽的危险性明显增高(约15倍)。糖尿病伴有足部溃疡患者的病死率大约是无足部溃疡糖尿病患者的2倍。目前,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及截肢率仍较高,主要原因是其发病机理不甚明确,现将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 《光明中医》2009,24(1):145-146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25亿,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糖尿病病人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肢坏疽,称为"糖尿病足",这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对糖尿病人足部护理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是由于神经病变及下肢动脉硬化,小动脉出现血栓、狭窄、闭塞,导致足部血供不足,足部感觉受损的一种严重疾病[1].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局部皮温下降、足部发凉、颜色苍白或发紫、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局部皮肤变薄及萎缩、溃疡、感染、坏疽等,致残率高[2].因此,加强糖尿病足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现将笔者对6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中西医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及依从性。方法:通过健康教育,分析健康教育前后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及依从性。结果:经统计分析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提高到98%,依从性提高到9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有利益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足部自我管理的认知率及依从性,增强了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及自我防护的意识,纠正只注重监测血糖、血压、蛋白尿、保护肾功能,而忽视糖尿病足部管理的偏差。避免或减少了糖尿病足的发生及致残的危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科医护人员应注意糖尿病肾病患者足部自我管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行四肢多普勒肱踝指数(ABI)检测后对足部护理知识的掌握和依从性是否提高,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和方法,将14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人,实验组行ABI检测,对照组不进行ABI检测.都对其进行糖尿病足健康教育.进行ABI检测的患者,要同时告知其下肢病变的严重程度.6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足部情况及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论:通过对140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分析,其结果显示:患者行ABI检测后对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知识的依从性比不进行ABI检测的患者要高,在糖尿病教育中要重视用客观资料、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知识教育,增强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对足部的保护意识,同时ABI检测结果对观察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它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经常对高危人群进行教育,定期进行足部检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控制糖尿病足的进展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DF)又称糖尿病性坏疽或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1],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足部的缺血情况下使得局部神经营养不良或外伤引起的营养不良性皮肤溃疡,其溃疡大多较深且不易愈合。由于足部溃疡的存在,患者行动不便。且易诱发细菌感染,可引起恶性后果。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糖尿病足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以下肢疼痛麻木、足部的溃疡及肢端坏疽为临床表现,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每年非外伤性截肢患者中有50%以上是糖尿病患者,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笔者于2006年2月-2007年6月采用针刺局部穴位的方法治疗本病,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56例(糖尿病足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无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31例(对照组)。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糖尿病足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痛史、空腹血糖、血糖的控制、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糖的控制情况、合并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独立高危因素,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正确的足部护理对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而并发踝关节以下部位的溃疡、感染或坏疽,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足坏死,有下肢截肢的危险。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高度重视对足部的保健,早期预防和护理非常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